English

面对陈永玲离去的背影

2006-02-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艾莉 山峰 我有话说
京剧表演艺术家陈永玲(1929-2006)2月15日在北京病逝。这件事在社会上似乎并无多大反响,但却应当引起京剧界的关注和思考。这不仅因为陈永玲是“四小名旦”之一,也不仅因为陈永玲的离去意味着曾为中国京剧带来
辉煌的“四大名旦”和“四小名旦”已经全部作古,而是因为陈永玲的艺术经历能启发我们探索京剧的出路和文化的繁荣。

陈永玲,男,原名陈志坚,山东惠民人,生于青岛。他8岁学艺,9岁登台演出,10岁进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学艺,为“永”字班学员。学校解散后,拜名旦筱翠花为师,攻习“筱派”花旦艺术。1947年,“四小名旦”中的李世芳因飞机失事遇难后,陈永玲被补选为“四小名旦”之一。同年拜荀慧生为师。1948年又拜梅兰芳、尚小云为师,博采众长,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他曾编演了《祥林嫂》、《白毛女》、《洪湖赤卫队》等现代戏。擅演剧目有《贵妃醉酒》、《小放牛》、《小上坟》、《打樱桃》、《拾玉镯》、《铁弓缘》、《金玉奴》、《红娘》、《昭君出塞》、《十三妹》、《穆桂英》等。

在京剧界,陈永玲的艺术精湛是公认的,笔者于上世纪90年代有幸看过他主演的《贵妃醉酒》。当时,笔者对陈永玲只闻其名而知之甚少,然而当陈永玲扮演的虞姬一出场,并不了解他艺术风格的观众立即被震撼了,随着艺术家的表演层层深入,观众不仅被感染,而且为京剧的博大精深而动容。

作为“梅派”代表作,《贵妃醉酒》是京剧中典型的歌舞剧。作为梅兰芳大师的弟子,陈永玲这出戏得到过梅师亲自指点。但在长期的艺术市场竞争中,靠京剧“吃饭”的陈永玲深谙“学我者生、像我者死”之理,没有简单照搬梅先生路数,而是结合自己的艺术根基和特殊条件,吸收荀慧生、尚小云等前辈的特长,特别是充分展现他最擅长的“筱派”的风格,使表演在华美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一份动人的多彩感和生活化。与前辈和其他艺术竞争者比照,晚年的陈永玲嗓音并不好,但他拥有出众优美的舞姿,丰富动人的面部语言,扬长避短的敏锐意识。他不仅塑造贵妃的“贵”,而且展现贵妃的“醉”与“美”。他描摹雍容华贵的杨玉环等候皇帝的复杂心理,又通过眼神、水袖及醉步来表现醉美人的开怀畅饮。他演《醉酒》,基本是宗“梅派”,但跑圆场和眼神表演却显露出“筱派”的特点,水袖则吸收“程、尚、荀”派的手段。一出《贵妃醉酒》,一般演员演来极易平淡,但他却演得火爆热烈。有观众赞他的表演是一幅工笔画――细节极其微妙、鲜活而传神,整体又浑然一体、一气呵成,可谓意境奇妙。晚年的陈永玲悉心致力于艺术教学,曾收著名演员斯琴高娃为弟子。在去世前的几个月,他还抱病指导北京京剧院青年花旦演员常秋月,向她传授久已失传的舞台跷功。在他的精心指导下,常秋月以一出踩跷演出的《翠屏山》赢得京剧青年演员电视大赛金奖。

据说,陈永玲去世前曾谈起对京剧花旦行当的建议,认为目前花旦演员的表演有千篇一律倾向。而过去仅一出《玉堂春》就能演出好几个版本,各家有各家的风格。他认为,艺术竞争可以培养观众,艺术竞争可以促进演员技艺提高。

面对陈永玲离去的背影,我们应当深入思考艺术竞争的规律和意义,因为鼓励艺术竞争,鼓励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对于京剧艺术的振兴,至关重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