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难得糊涂”之外

2006-02-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陈先义 我有话说

说起历史名人郑板桥,恐怕很多人对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贡献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而对他的墨宝“难得糊涂”,几乎家喻户晓,无人不知。由这四个字制成的工艺品条幅,居然登堂入室,成为一些人家的时髦装饰。

文人雅士以此作装点,负一定之责的“头头脑脑”以此表示自己的“大彻大悟”和“深沉大度”,就连初涉世事的年轻人也竞相效法。于是,人们渐渐淡忘了作为文化名人的“郑燮”,只记得那个“糊涂混沌”的郑板桥。

其实,崇尚“难得糊涂”者,并非都理解了郑板桥的本意。作为一句哲理名言,郑氏用意在于劝导人们不必计较眼前的蝇头小利,遇事要着眼长远。他所推崇的是一种处事美德,并非为某些人所理解的“识破红尘”的处世哲学。实际生活中的郑板桥,在原则问题上非但不糊涂,而且心明如镜,清醒得很。他晚年的时候,书画日富,诗词盈箱,朋友劝他结集刻板付印,以流传后世,遗财子孙。而郑板桥检视自己的作品时,发现不少非称意之作,欲付之一炬。朋友反过来用“难得糊涂”开导他,郑板桥却以为用良莠相混的作品敷衍读者,费了纸张,误人时光,于社会于读者无补,那无异于害人。他亲手对自己的作品“刳形去皮,搜精抉髓”,经过一番严格筛选,才挑出少量诗作付梓。他还郑重向朋友及家人声明:“死后如有托名翻版,将平日无聊应聊之作改窜拦入,吾必厉鬼以击其脑。”如此较真儿,岂能说郑板桥乃“糊涂”之人!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单说对“出书”的态度,不如郑板桥者大有人在。或受名的诱惑,或受利的驱使,在近几年不断升温的“出书热”中,有的人明知自己的某些“作品”上不得台面,比如,一些毫无价值的应景之作、讲话稿之类,甚至包括早年的“小学生作文”,却也睁只眼闭只眼,一并结集出版。还有的人自知水平不够,就“绑”上几位名家的作品出“丛书”,自己混夹在其中,真是现代版的滥竽充数。如此“糊涂人”多了,图书市场自然出现了令人困惑的现象:有价值的好书越来越少,平庸的东西却日见增多。其实,世上有“糊涂”的作者,却少有“糊涂”的读者,所以在买工具书、名著时,人们往往慷慨解囊,而对那些“凑合之作”、盗世之作,却冷脸相对,更别提掏钱购买了。

珍重名声,对读者负责,历来被视作为文之美德。读史得知,历史上如郑板桥不以作品繁富自炫,认真地而不是“糊涂”地对待自己作品的不乏其人:被称为唐代“小李杜”之一的诗人杜牧,晚年在病中审视自己1000余首诗作时,竟然烧掉800首;现代文坛泰斗茅盾一生只写了一部电影剧本,内容是关于“镇反”运动的,当电影厂要他修改拍摄时,他重阅原稿自觉不满意,遂付之一炬。此类美谈,不胜枚举。做学问如此,做人更应如此,事关人品道德,礼义廉耻,绝非小事,当严肃对待,决不可有丝毫放松。相反,同志朋友之间一点误会,名利待遇方面一时得失,倒不必锱铢必较,能糊涂当糊涂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