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西吉钱币博物馆缘何如此冷清

2006-02-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庄电一 我有话说

号称“华夏钱币收藏第一县”的西吉县,于1996年建成了我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县级钱币博物馆,但博物馆自建成以来长期很少有人参观,有时甚至一个星期都没有游客光顾――

一个博物馆,整天、甚至整周也见不到一个参观者,那是怎样一种寂寞、冷清、尴尬?位于宁夏南部贫困山区的西吉钱币博物馆,就在寂寞、冷清、尴尬中度过了一年又一年。

西吉钱币博物馆馆长张明最近毫不隐讳地告诉记者:博物馆每年的游客尚不足千人。虽然每张门票是10元钱,但全年的门票收入也没有超过1000元,因为有些参观者是相关领导或有关部门组织来的,是不需要买票的,真正的游客并不多。作为我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县级钱币博物馆,怎么会如此缺少吸引力?难道是展品太少、没有特色吗?

别看位于黄土高原的西吉县是个闻名全国的贫困县,那里却有十分丰富的文物古迹和文物珍品。经过当地文物工作者多年的辛勤工作,各类文物的收藏越来越丰富。馆藏古钱币现已超过20万枚(2200多公斤),其他文物也有近万件。其中,历史文物1077件,民族风俗文物256件,革命文物96件,古生物化石18件。经鉴定,上等级文物有561件,内有国家一级文物45件。由于收藏的古钱币数量大、珍品多,被中国钱币学会和钱币专家誉为“华夏钱币收藏第一县”。

1996年10月,自治区拨出100万元专款,在那里修建了建筑面积为1122平方米的西吉钱币博物馆。现在,馆内辟有7个展厅,除展出3357件古钱币外,还展出部分历史文物、革命文物、民族文物、西吉建设成就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有些展品是独一无二、难得一见的。仅选送到日本、马来西亚、克罗地亚、香港、北京、银川等地展出的古钱币就有3000余件(次),其他文物则有260件(次)。

张明馆长向记者分析了博物馆冷清的原因:博物馆地处偏远,交通相对闭塞,影响了参观。许多游客向往的是名山大川、著名景点,不会把博物馆列为首选,就是来钱币馆游览的也多是顺便、捎带的,不会专为参观钱币馆而来。

博物馆投入不足、设施陈旧、服务单调也是令人忧心的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钱币馆的吸引力。张明告诉记者,钱币馆每年的办公经费至少也需要1万元。但由于西吉县是靠补贴度日的贫困县,只能发工资,不拨一分钱办公经费。考虑到文物安全,钱币馆又不能像其他单位那样靠出租门面房来换取办公经费。现在,钱币馆使用的仍然是十几年前的旧展柜。由于缺少货架,许多文物无法展出,库房内的许多文物只好凌乱堆放。直到2004年,才由固原市和西吉县共同出资10万元安装了防盗门窗和报警装置。

钱币馆工作人员的素质也影响到业务的开拓。全馆(钱币馆与县文物管理所两块牌子一套人马)22名工作人员中,没有一个人是科班出身,但学习、进修既缺少机会,又缺少经费,有的人只好在岗自学。最让人揪心的是他们手中没有一点文物征集经费,常常眼睁睁地看着送上门的文物再次流失。张明告诉记者,常常有人把文物送上门。这其中既有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又有一般钱币,还有其他文物,但是,由于没有经费,他们没有征集过一件。

西吉钱币博物馆,是宁夏仅有的几个博物馆之一。对于西吉这样的贫困县来说,拥有这样的专业博物馆,似乎有点“奢侈”了。而要维持它的正常运转,更不是当地政府财力能够胜任的事。张明告诉记者,县上有关领导曾经想把它的管理权限上交,但没有结果。面对种种困难和问题,张明馆长仍然满怀希望。他相信,随着旅游业的升温、随着全社会文化程度和文化品位的提高,这里的参观者会逐渐增多。他希望上级有关部门给他们必要的扶持,让他们度过难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