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城乡统筹的关节:文化融合与教育一体化

2006-03-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纪大海 我有话说
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高扬凸显社会科学发展的新概念“城乡统筹发展”。如何认识城乡统筹发展呢?

城乡统筹发展,基础在城乡发展平衡,关键在主体适应,核心在文化融合,重点在行为改变。这一切都必须倚重于教育,教育无疑可以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这是因为观念

、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转变离不开教育,视野的开拓和文化品性的改变同样离不开教育。然而,作为推进力量进入统筹发展进程的教育却必须是自身先行被统筹被整合,作为城乡分立的教育不仅不是推进统筹的力量反而恰好是一种撕裂统筹的力量。因此,城乡文化融合应首先实现城乡教育的统筹和整合,而城乡教育统筹本身就是城乡文化融合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应当看到,文化融合也是教育整合发展必须迈过的一道最为艰难的坎。

城乡教育一体化要能切实得到推进并取得实效,就务必从文化层面去关注如下几个关节点:

一、文化尊重

文化融合关键在于社会主体对不同文化的心理认同,社会主体的心理认同越高,文化融合程度就越高。提高心理认同度的关键在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尊重。只有相互尊重才能相互认同,文化歧视只能产生文化抗拒。就教育而言,城市对农村、平坝对山区、重点对非重点、名教师对一般教师、都市学生对农村学生、富裕家庭对贫困家庭等等,都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才能产生良性互动,最终才能从文化情感上达成城乡教育的同化。

二、主体流动

众所周知,资本的增值与资本的流动呈正相关,其实,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程度与城乡教育主体的流动水平同样呈正相关。换句话说,城乡教育者之间流动频率越高,城乡教育的整合发展程度就越高,反之,即使资金投入再多,可能也无法改变城乡教育两张皮的现实。

三、年龄效应

时下流行一句话就是“从娃娃抓起”,这句话在各地各行各业都具有普适性。同样,城乡文化融合也应从青少年抓起,这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份内之事。

四、习惯批判

在城乡文化碰撞中,对习惯的自我批判和社会批判在所难免。习惯批判应将重点放在教育中的习惯批判和习惯倡导上、社区的行为建设上、媒体的舆论讨论上,尤其要重视青少年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五、信息共享

无论是城乡文化融合还是城乡教育整合,都与信息共享的水平程度相关。城乡信息共享程度低,标志城乡信息资源分配失衡,信息资源的不对称供给不仅不能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反而会加大城乡间的差距和对立。信息共享作为一项长远的战略事业应得到制度保障,教育部门和学校都应有一套相应的制度。信息共享应首先保证渠道畅通,全时空多渠道传递信息。这一点对农村教育而言尤为重要。更为要紧的是:教育主体(教师)是否具备主动积极接受信息的心理。不管信息多么畅通和充分,只要接受者不愿接受、无意关注,那么,信息共享最终只能陷落为一句抽象的概念。不过,无信息意识的教育者最终也只能被排斥在教育的主流进程之外。

除上述内容外,制度调剂、氛围营造、社区重构等也是城乡教育一体化应关注的重点。制度规定和制度激励是保持城乡教育长期互动的根本保障,否则,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不是昙花一现就是短命。城乡教育统筹需要形成一种“势”,这种“势”一旦形成,统筹发展的进程就会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发展潮流。为此,领导部门的积极干预、社会舆论的呐喊鼓动、社区生活模式的重构等等就必须列上地方发展的议事日程。

作者系四川教育学会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