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她推动了中国营养事业

2006-03-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陈春明 (本报记者范又整理) 我有话说

与于若木同志相识是在1980年。当时她在中央书记处政策研究室工作。那年秋季,她与我们联系,说想了解中国人营养方面的情况。她没有叫我们去她那里,而是亲自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来找我们。

那时我们刚刚向卫生部提交了一份开展全国营养调查的申请报告。因为自1959年第一次全国营养调查之后,我国

这方面的工作已中断很久。考虑到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营养状况也会发生变化,很需要了解掌握相关的基础数据,这不单是营养问题,也是事关国家社会人力资本的大问题。为此,我们建议在1982年开展一次全国营养调查。但是由于当时国家经济尚不发达,很多人认为不少地方连温饱都还没有解决,讲什么营养呀,我们的申请未得到批准。于若木同志到所里来的时候,我们向她谈起这件事,她对我们的想法很理解,很支持,认为这件事应该做。后来她专门找当时卫生部门的领导谈这件事。经沟通,全国营养调查被列入卫生部研究项目,并于1982年启动。根据那次调查结果,我国首次公布了中国人的食物消费量、营养水平等数据。国家在制订农业计划、1990年食物发展纲要时,都参考了这些数据。那次全国营养调查之后,各省都有了一支专业队伍,为以后的营养工作打下了基础。事实证明,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极大丰富,我国人民的膳食模式有了很大变化,营养不足导致的营养不良人数大大减少,同时出现营养不平衡问题。在1980年的背景下,她能认识到营养调查的重要性,并予以支持,是很难能可贵的,说明她很有远见。

在与于若木同志次数不多的直接交往中,我感到她平易近人,为人谦和,很关心百姓健康。我们有事打电话到她家里,她都亲自接听。每次请她出席营养学方面的会议,她也都是很热情地一口答应,并且索要有关资料,认真准备会议发言。每次开会发言她都备有提纲,上面字迹密密麻麻,看得出不是秘书代写的,而是她在对有关资料学习研究后自己写的,因此有自己的见解。她没有专门学过营养学,但是能感到她对这方面知识的渴求。她经常向我们了解情况,提问题,有意识地收集相关资料,不断学习吸纳新的东西。她这么大年纪还孜孜不倦地学习这些知识,不是要做营养学家,只是想为百姓的健康做些事,她对营养问题的高度关注,令人感动。

于若木同志的去世是我国营养工作的一个很大损失,她对推动中国的营养事业起了很好的作用,作为营养工作者,我们要感谢她并会一直怀念她。悼念她的逝去,我们会以她为榜样,学习她关心百姓生活、真诚为百姓做事的精神。

(本文作者为中国营养学会名誉理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技顾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