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陈剑平:处理好“I”与“T”的关系

2006-03-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潘剑凯 通讯员 李幼飞 我有话说
采访陈剑平,他建议记者在外面稍等片刻。“办公桌、会客桌、沙发、凳子上摆满了资料,不收拾一下,你们连坐的地方都没有。”

担任了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长一职后,陈剑平依然能在学术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奥秘就

是见缝插针,稍有空闲就投入科研。用他自己的话讲就是要处理好“I”与“T”的关系。

“I”在英语中的意思就是“我”。“对我来说,植物病毒研究里有巨大的快乐,这个领域也体现了我个人的价值”。1985年浙农大毕业来到省农科院,陈剑平便师从阮义明研究员开始了植物病毒基础和应用研究。27岁那年他在英国率先发现禾谷多黏菌体内植物病毒,提供了真菌传播植物病毒第一个直接证据,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植物病毒与其禾谷多黏菌介体内在的关系,解决了国际上三十多年来悬而未决的学术难题,被誉为真菌传植物病毒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进展。

当他在科学道路上高歌猛进时,2002年,组织上任命他为省农科院院长。陈剑平的科学人生也由“I”变成了“T”型。“T”,由一竖一横组成,是英文“团队”(Team)的第一个字母。“除了要写好一竖外,还要用这粗壮的一竖支撑上面的一横,聚集、培养更多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形成一个优良的团队,让他们在自己的基础上发展,并不断地超过自己。”

陈剑平同样在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工作者,他本着“以人为本,系统集成,机制创新,实现跨越”的发展理念,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实施造峰和搬峰工程,着力在职职工的培养和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使全院博士和博士后人数从2000年的9名增加到目前的65名,使农科院有了一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兼备的科技创新团队。陈剑平创新激励机制,实施九级科岗制,体现“重要岗位重点津贴”、“重大贡献重点奖励”,使科技人员的创新效能得到了充分释放,同时也推动了农科院各项事业的发展。

“说实话,到现在,我当院长并不认为自己是个官,而把这个岗位当作人生的一个职业阶段。我现在当了院长就应当多为后来者创造条件,让他们能更快地成长,为国家多作贡献。”谈起他培养的学生陈炯,陈剑平满脸自豪。“我29岁被评为研究员,他27岁就被评为研究员了。”在陈剑平案头上摆着的他与陈炯的专著《植物病毒种类分子鉴定》上,陈炯的名字放在了他的前面。“当年我在英国洛桑实验站发现禾谷多黏菌体内植物病毒后,我的老师亚当斯教授自己出钱让我去参加国际真菌传植物病毒大会,并坚持让我作学术报告,这种甘当人梯的精神我永志不忘。”

努力写好上面这一横,陈剑平自然也忘不了植物病毒研究带给他的巨大快乐。“I”还是要追求的,时间哪里来?2004年一年里,他几乎每晚工作到凌晨两点,终于完成了《真菌传播的植物病毒》这一植物病毒研究的巨著。

1月9日,由陈剑平主持的、浙江省农科院与江苏省农科院、江苏省植物保护站等单位联合申报的“禾谷多黏菌及其传播的小麦病毒种类、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应用”又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成果针对禾谷多黏菌传小麦病毒这一类世界性重要病害进行了系统研究,搞清了该菌生态学、传毒特性、侵染潜力和各发育阶段超微结构特征,完善了该菌与其传播的植物病毒内在关系;探明了世界范围内由该菌传播的小麦病毒有小麦黄花叶病毒、小麦梭条斑花

叶病毒、土传小麦花叶病毒、中国小麦花叶病毒和土传禾谷类花叶病毒5种,其中后两种病毒为该项目鉴定的新种。

加上这次,以陈剑平为第一完成人取得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已经有4次!他开展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863和欧盟等项目28个,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SCI收录69篇),在1991年至2001年的十年间,全世界共发表真菌传麦类病毒论文285篇,其中53篇为陈剑平所著,占总数的18.6%。1992年以来,陈剑平及其合作者的科研成果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从“I”到“T”,人生的“T”型台,陈剑平走得真精彩!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