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上好学 教好书 治好教 管好校

2006-03-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夏斐 通讯员 胡忠巍 邹永宁 我有话说
2006年新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中共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市委书记苗圩就亲自挂帅,对全市教育工作进行调研。在?口区七十九中、双环小学及市第一聋哑学校,苗圩认真了解了开学情况,并特别表达了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期望:“希望孩子们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这不仅仅是一种重视教育的姿态。

上好学、教好书、治好教、管好校!”武汉市近几年确立了这样的教育工作目标,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5年,武汉市委市政府下达给市教育局的50项工作目标全部圆满实现,其中的16项更是超额完成。而早在2003年,市教育局就出台了一份长达6000字的工作方案,提出十大便民措施。这一方案所涉及的10件事情均是社会所关注的焦点,方案不厌其详,细致地规定了诸如事件责任人、承办人、办事期限和联系电话等等。“办好教育为人民”,这样的教育理念,这样的便民举措,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和积极响应。

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积极维护教育公平

2004年2月9日,正是开学的日子,武汉市市长李宪生在这一天里走访了好几个农民工子女较多的小学,仔细考察并询问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入学、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学校扶贫帮困等方面的进展情况,同时还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这就是要让农民工子女“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也正是在这个学期,武汉市公办中小学大招新生成为了国内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多家中央媒体对武汉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问题进行了集中报道。数万名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在新学期正式成为了公办中小学的学生,而且免收借读费,其他收费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仅2月9日这一天,就有约9万农村孩子进入了城市课堂,圆了他们“在武汉读书”的梦想。

2005年1月,国务委员陈至立、教育部长周济等来到湖北省最早向农民工子女敞开校门的公办学校――武汉市武昌区徐家棚小学视察。“孩子们都很聪明可爱,你们一定要好好教育他们,不管他们来自哪里。”陈至立叮嘱校长李文艳,一定要让每一个孩子们都享受平等的教育,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今年2月15日,春节长假刚过。武汉市教育局对外宣布:武汉市提早一年落实国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政策。“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直以来,武汉市委市政府就把义务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2002年和2004年,全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先后召开,进一步确立了义务教育在全市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提出了义务教育新的奋斗目标和保障措施。根据国务院的规定及要求,2007年,我国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并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国家课程教材)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同时,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与当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同步享受“两免一补”政策。而武汉市委市政府根据本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实际情况,决定提早一年落实这项优惠政策,确保贫困家庭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影响上学。

2004年,市级教育费附加安排中,用于农村教育的经费达1.43亿元,所占比例首次超过了中心城区。同时,一些长期困扰农村教育的老问题,如教师工资、公用经费、危房改造、“普九”欠债等也都有了实实在在的解决方案。全市1036所农村中小学基本实现了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任务。农村中小学的办学硬件设备也得到了比较好的改善,完成了10万多套农村非标准课桌椅的更换。全市小学和初中的入学率分别达到了99.67%和98.43%,均高于国家规定标准。

武汉市“助学行动计划”也于2001年正式启动。2005年,武汉市设立市级资助贫困生专项资金1000万元,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因贫困而辍学。全市30个贫困村开展了“两免一补”的试点工作,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免收杂费、教科书费和适当补贴生活费。2005年全市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及免收借读费中小学生达37.46万人次,资助及免收金额9444多万元。从浙江来武汉务工的余先生在2005年新年时,就满怀深情地写了一篇《感谢学校给了我一个家》,来表达他的喜悦和感激之情:“去年喜闻武汉市实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借读免费,我怀着试试看的心情,来到了就近的41中,学校领导热情接待了我。9月1日,我的大女儿顺利进了中学,小女儿和儿子也进了小学。听大女儿说,学校条件非常好,以前在老家没上过信息课,她乐坏了。而且老师很关心她,同学们也不歧视她,她高兴极了。”他还写道:“一家四口终于在武汉安了一个完整的家。听我们一起来的几个老乡说,明年也准备把子女接来,送到我大女儿的那所中学。”余先生的女儿在老家没学过英语、电脑,现在却成了班上的尖子生,看到孩子的进步,他感到无比的高兴。

必须更好地帮助贫困家庭子女等弱势群体学生!从今年1月18日起,武汉市启动了“校外课堂”活动,由政府拿出专项补贴,安排中小学生免费参观科普场馆。参加免费游的中小学生,以贫困家庭子女、残疾人家庭子女、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农村留守孩子等为主,并由武汉市各区教育局组织,按照“小型、分散、长期”的原则,组织学生参观。

今年寒假及下学期,有四条“科普游”线路将由政府“埋单”,向2万名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四条线路分别是:逸夫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农民运动讲习所;武汉植物园、逸夫博物馆、施洋烈士陵园;田田生态园、武汉水生标本馆、二七纪念馆;红心教育基地、武汉植物园、市博物馆。

从“普九”到“普十二”:提供充足教育资源

今年1月26日,武汉教育2005年度十大新闻评选出炉。排在十大新闻之首的就是“全市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初中毕业生升学率首次达到85.0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在着力搞好义务教育工作的同时,武汉市还加快了在全市范围内普及高中教育的步伐,民族教育、工读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诸多方面也都得到了加强。

85.06%的初中毕业生升学率,标志着武汉目前已经基本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这也成为继1997年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武汉教育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全市教育从“普九”变成了“普十二”,“上学难”已经开始得到解决。

“上学难”解决了,“上好学难上加难”如何解决呢?为了满足日益高涨的“上好学校”需求、缓解优质高中供不应求的状况,从2003年起,武汉市为应对未来几年内的高中教育入学高峰,启动了“优质高中建设”工程:拟斥资20亿元重点建设好20所优质高中,进一步扩充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并将此列为市重点建设项目。市政府实行土地优先划拨、减免18种建设规费、贴息贷款等政策。新扩建的校园实行高起点建设,环境优美、现代化教学设施齐全。根据预测,“建设工程”完成后,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高中生比例将提高到70%以上。

“西藏班”、“新疆班”相继开办。2005年8月18日下午5时,588名西藏中学生到达武汉,标志着湖北省西藏班正式从荆州整体搬迁到武汉,被命名为武汉市洪山高中西藏班;9月1日,洪山高中西藏班正式开学。9月8日,武汉一中新疆班也正式开学,湖北省首届新疆班的80名少数民族学生在武汉一中开始了新学期的生活。洪山高中西藏班和武汉一中新疆班的正式开学,翻开了湖北省和武汉市民族团结与民族教育的新的一页。

2004年初召开的武汉市民族教育工作会提出,将进一步改革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招生制度,努力改善全市各民族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同时继续落实对少数民族学生实行的中、高考优录政策。还设立民族教育专项资金40万元,将其列入年度市级教育部门预算,并倡导和鼓励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向各民族中小学捐资助学。截至目前,武汉市共有民族中小学(幼儿园)共5所,其中少数民族学生五百余名。

2005年,武汉中等职业教育继续呈现稳步上升的良好发展态势。中等职业学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路逐步清晰,主动服务经济社会的意识与能力显著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毕业生就业率持续稳定在92%以上的高水准;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取得明显实效,重点骨干示范学校和专业、实验实训基地的龙头辐射作用突出;学校布局结构进一步合理;民办职业教育良好发展,多元化办学格局初步形成;成人教育工作尤其是农村成人教育,以及社区教育蓬勃发展。

统筹普职发展,扩大招生规模。在高中阶段坚决执行5:5的招生弹性计划,确保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顺利完成省教育厅下达的招生硬任务。2005年招生47,398人,比2004年增长了9.3%,普职招生比例更趋接近,达到了5.58:4.42,进一步实现了协调发展。

调整布局结构,整合重组资源。2005年,初步制定了“十一五”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规划。江岸区将5所职业学校整合为2所,江夏区将区成人中专、区电视大学、区教师进修学校、区职业学校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为区职业学校,全市中等职业学校调减到114所。

大力建设基地,提升基础能力。重点建设了市二轻工业学校、市财政学校、市一职教中心、市仪表电子学校等4所学校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市机电工程学校、市建设学校、市第一轻工业学校、市交通学校等4所学校制造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市第一商业学校、市财贸学校、市供销商业学校等3所学校现代服务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市农业学校农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其中,市二轻工业学校成为国家级数控技术培训基地。

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也是武汉职教的一个新特点。2005年,全市教育系统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将工作重点放在农村新增劳动力(初、高中后毕业生),从源头上堵住没有培训的新增劳动力进入社会,提出了100%培训、100%转移的目标。全年配合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67961人,其中农村新增劳动力培训19583人,转移39134人。全年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91501人次,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劳动者,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

在高等教育方面,全市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不断提升,普通高等学校和市属高等院校的重组改制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2001年,经过教育部正式批准,新江汉大学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角湖畔组建,下设13个学院,占地1600余亩,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14300余人,全市普通高等教育由此进入了一个以本科为主、多科性发展的全新阶段。2005年全市高考录取率为73%,高于全省6个百分点。

新三好、新中考、新理念、新课堂:锐行改革促发展

2005年春季,武汉自评“新三好”的新举措轰动全国。

2005年春季开学起,在江岸、江汉、桥口、武昌、新洲等区的小学、初中起始年级和市十一中、洪山高中、吴家山中学、黄陂一中等四所示范高中学校,组织开展《武汉市教育战线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考核评价暂行办法》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将原来的学校“三好学生”标准推进到学校、社会、家庭的新“三好”标准[好公民、好学生、好孩子(好子女)]。这是武汉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向纵深推进,不断创新考核评价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新的考核评价体系由只注重学生学业成绩,提升为注重良好习惯、行为规范等多方面素质;改变了教师单方面评价学生的方式,加入了学生自评、家长和社区评价;学生受表彰的范围扩大了,每个班受到年终嘉奖的学生比例达到80%。而且“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与各类升学脱钩,除去了学生“评先”中的功利色彩,让学生们追求进步的初衷变得更加单纯。“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成为了武汉中小学生自我要求的新标准。武汉市政府秘书长、教育局原局长谭仁杰说,“新三好”以学生逐渐扩大的生活范围以及他们在其间所担任的不同角色,从社会、学校、家庭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肯定每一名学生值得肯定的长处。该标准更彰显了学生的社会性,强调教育培养的是社会意义的“人”,打破了以往只认学习成绩的三好生评比方式,显得更加人性化,同时也更加科学。

还是在2005年,武昌区近2400名初中课改年级毕业生在全市率先尝试“新中考”。

所谓“新中考”,即针对参加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初中生的中考招生模式。单独命题、单独招生、计划单列,学业成绩以等级的形式出现,在录取中既看学业成绩等级又看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在新中考中,“唯分数论”被打破,综合素质即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五项评价写入了录取标准,而且成为学生将升入哪一类学校的“资格条件”。去年中考,武昌课改区就有17名成绩优异的初中毕业生,由于综合素质评价未达标,最后被“挡”在了省示范高中门外。据了解,“新中考”今年将推广到武汉全市,估计将有近8万名初中毕业生将于今年接收“新中考”的考查。

不仅考试形式变了,而且“调节生”也正式成为了历史。今年武汉中考招生,普通高中将取消“调节生”计划,指令性计划将扩大到70%以上。在“上学难”逐步解决之后,“上好学难”也正一步步得到缓解。

而且从本学期起,武汉市中小学将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取代原有的《中小学体育合格标准》。每个学生都将拥有一张健康卡,记录测试结果,并进入学生档案保存,填补了以往学生档案中只有德育、智育材料,而没有学生健康状况材料的空白。新标准将从耐久力、爆发力、速度、身体机能等多个方面,对学生体质健康情况进行综合测试,引导学生主动进行体育锻炼。而先前开展的“处方式”体育教育,还针对学生身体状况的个体差异,由体育专家开出“运动处方”,按学生健康、心肺功能,结合生活环境条件和运动爱好等个体特点,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种类、时间及频率,以便有计划地经常性锻炼,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多管齐下,一直以来在中小学学生中广泛存在的“小胖墩”、“豆芽菜”体格等现象将有望得到良好的控制,真正做到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主动“走出去”!借着打造“武汉城市圈”的有利时机,武汉市教育系统与周边地市的相关部门签署了教育领域合作协议,开展合作与交流。2005年3月30日,武汉市教育局与仙桃市教育局就合作交流在汉签署了协议。此前,武汉已与黄石、鄂州、黄冈、咸宁、天门、孝感、潜江7个城市的教育部门签订了合作协议。根据协议,9城市将在教育思想、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共建活动基地和勤工俭学等方面开展合作与交流。

创新教育理念的确立,也为创新教育行动提供了正确的指南。而要把教育理念转化成教育行为,则需要学校领导、教师和全体教育行政管理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需要政府积极支持、引导、调控,需要教育专家的悉心指导,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武汉市“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探索过程,从一开始就得到市委市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早在1998年,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刚刚提出,一股冲破应试教育寒潮的春风扑面而来,掀起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滚滚春潮。武汉市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创新教育”这一新生事物,并且作出了积极的决策反映:成立了“武汉市《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课题组”;在全市各区遴选了包括武汉市育才二小、武汉市外国语学校等64所创新教育研究实验学校,全市初步呈现出了区域性推进创新教育研究的规模态势。2000年6月,武汉市与中央教科所联合举办了全国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工作会议,会上向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展示了武汉市创新教育研究初步成果,得到与会代表的交口称赞。从2001年起,武汉市的创新教育在前期基本理念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在课堂教学创新和教育环境创新等方面力求有所突破。市政府、市教育局站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武汉教育现代化的高度,突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素质教育的核心,大力倡导和支持创新教育研究和实验工作,从政策导向、管理改革、社会动员等各个方面努力创新,为创新教育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从而理所当然地成为开展创新教育研究和实验的主要场所。市课题组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现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利于增强学生创新意识、不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种种弊端,依据教育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指导中小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建模活动,帮助学校领导和教师从旧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创新各具特色的课堂教学创新模式。市总课题组指导各实验学校的实验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和实验探索,组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创新实践课五十余节,并且在专家的指导下,构建了各具特色的四十多种课堂教学创新模式。如,全国创新教育实验学校――江岸区育才二小构建的“目标激励、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得到了中央教科所专家的好评;江汉区黄陂街小学的“自探共研”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武昌区实验中学建立的符合创新教育要求的创新特质评估体系,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对课堂教学实施创新教育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有力地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促进了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实施。

2001年,武昌区成为国家级课改实验区,其小学一年级开始实行课改。次年,江岸等三区也被批准为省级课改实验区。到了2003年,汉阳等六区也加入了省级课改实验区,一股课改新风吹遍了江城大地。武汉市10个课改实验区的起始年级新学期将同时启用语文鄂教版教材,这10个区的初一语文使用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它的本土气息浓厚,也更加强调以学生为本。

2003年9月,武汉市在31所高中开始试行学分制。华师一附中、武汉外校、育才高中等学校在学分制试验上率先迈开了步子。华师一附中的素质学分制早在1997年便已闻名全国,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曾亲自来校考察学分制,该校目前开发的校本课达50门之多,高一、高二学生在每周二、周三下午上选修课,学生可跨年级选课。武汉外校在每周二、周四、周五下午第三节开放选修课,共开设了34门课程,高一、高二年级学生听课现场非常踊跃,特别是《对象国研究》、《中外文化比较》等课堂,每次课都是爆满。而每周四下午,则被育才高中高一、高二学生称为“我们的节日”,学校在周四下午共开设了《影视剧欣赏》、《汽车驾驶》、《有趣的物理》等36门选修课程,深受学生欢迎。

树师德扬师风铸师魂:加强自身建设“练内功”

2003年3月底,当地一家媒体用一整版的篇幅刊登了一组报道:一位小学生家长给当时的武汉市教育局局长谭仁杰写了一封信,内容是频繁的学科竞赛让家长和学生疲于奔命、苦不堪言的状况,以及与此相关的调查和评论,报道中还转发了局长信箱专班对此事的答复,同时还公布了今年中小学生竞赛活动的项目。报道一经刊出,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自2002年9月份在《武汉晚报》上开通以局长谭仁杰的名字命名的“谭仁杰信箱”以来,该信箱已成为沟通家长、学生、教师的桥梁,率先开创了政府部门与市民直接联系沟通的先河。谭仁杰在回顾《信箱》的建立和发展时说:“群众总是在最需要的时候希望听到政府的声音,需要雪中送炭式的帮助,需要一个说话和‘出气’的地方。事实证明,《信箱》的设立在加强行政能力、宣传政策法规和稳定社会舆情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在提高管理水平、树立教育新行风等方面下足工夫!

武汉首先从群众意见最大的问题改起。市民群众和行评代表对“部分中小学乱收费问题”、“少数学校办学行为不够规范”、“优质教育发展滞后,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等反应强烈。为此,市教育局采取限期整改的措施,从源头堵防违规行为的发生,如清理教材、教辅资料、教学装备等的来源渠道,严查学校办班、补课情况等等。市教育局还将2003-2004学年度定为“师德建设年”,先后召开了6次会议,联络市纠风、监察、物价、财政等多个部门,建立起联席会议制度,多管齐下治理乱收费;先后颁布《关于禁止中小学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暂行规定》、《教师五项禁令》和《武汉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002年教师节,武汉市武昌区全区6000多名教师以家访这种特殊的形式庆祝自己的节日,区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也分别随学校教师深入到学生家庭,了解广大市民对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该区教育局还在当年在系统内开展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理解、尊重、信任和赞赏每一个学生”为内容的爱生案例与体会的征集交流活动,鼓励老师们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爱意。

终身制改为任期制。从2004年7月起,就开始酝酿“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中的精简、分流方案,并开始试点。

“这次改革的关键在于,几十年稳定的教师终身制将彻底被打破,社会上普遍认为的教师铁饭碗将一去不复返,教师会同其他人才一样进入社会正常流动。教师岗位的竞争会变得更加激烈,教师的收入档次将会因能力差异而迅速拉开。”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靳雁这样评价。

由此,教师在学校的工作方式将由终身制改为任期制,由学校与教师签订合同。合同期内,教师为学校所聘用,合同期满,双方可以重作选择。学校挑选老师不再由教育行政部门安排,自己将有更大的自主权。同时,继续引进优秀教师及大学毕业生,以保持教师队伍建设的延续性,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整体素质的提升。武汉市还严把教师“入口关”,对于所有的教师录用,都坚决通过严格规范的考试制度来保证。还扩大非师范专业毕业生从事教育的比例,拓宽了教师来源渠道,改善了教师队伍结构,中心城区中小学专任教师具备相应教师资格达到了100%。

回眸“十五”,令人倍感振奋,展望“十一五”,更加豪情满怀。新上任的武汉市教育局局长谢世腰充满信心地说:“日前,全市教育系统正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践办好教育为人民的宗旨,以改革促质量,以质量促发展,努力形成具有武汉教育特色的素质教育模式。”

以改革求发展,以创新促发展。武汉正在朝着开放性、多元化、多功能、现代化的华中教育中心迈进。

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体育场馆免费向社会开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