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全面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

2006-03-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耿建扩 我有话说

●将工程列入各级财政支持

●政府部门要制定配套用人政策

建设新农村需要大量掌握科技知识的新农民。针对农村科技人才匮乏的现实,河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高等教育直接向农村输送人才的办学模式,于2003年启动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三年来该工程发展势头较好,得到各级领导和农民群众的认同。首批毕业生已经成为农业先进技术入户到田的实践者,成为农民与学校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成为技术服务、技术传播的“二传手”和农业新技术的“示范源”。目前,黑龙江、辽宁、吉林等省也正在实施这一工程,形势很好。

河北农大校长刘大群代表说,在实施过程中,受传统“跳农门”思想的影响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也存在着生源不足的问题。

为此,刘大群建议:将这项工程纳入政府行为,作为扶植“三农”的具体举措,在学生学费、办学经费等方面,由国家、省列入财政计划予以重点支持,市、县、乡各级财政给予适当补贴,以减轻学生本人和高校的负担。比如,河北省邯郸市从破解“三农”问题的战略高度来认识这一工作,市财政每年全额资助100名农民大学生,效果很好,群众报名踊跃。各省还可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可由组织部门作为牵头单位,负责协调督导,农业管理部门作为具体实施单位,负责生源推荐。

刘大群代表说,学生毕业回村后,由基层组织部门跟踪管理,在承包土地、养殖场,开发山场,创办农业龙头企业等方面予以扶持;政府部门要制定配套用人政策,对工作业绩突出、能力较强的大学毕业生,优先选入村领导班子,或聘为农业技术员,或作为组织部门的后备干部;允许其按规定晋升相应职称;在村服务一定年限(如五年)后,允许其报考公务员,给予加分照顾;在村服务年限计入工龄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