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武训精神扬故里 求实创新谱华章

2006-03-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兆民 张文甫 我有话说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班子合影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有了更加适宜的社会环境。发展职业教育,成为我国的战略
抉择!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壮大办学实力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使命。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山东聊城,是“千古奇丐”武训的故乡,武训行乞办学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这里的仁人志士,艰苦创业成为聊城人民的光荣传统。年轻的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就是在艰苦的条件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敢为人先,勇于创新,走出了一条广为称道的特色办学之路。近日笔者在该院了解到,几年来,全院全体干部职工以武训精神自励,艰苦创业,发奋图强,在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开创了落后地区发展高职教育的新局面。目前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出落”成一所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现代化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占地750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亿元、80多个学科实验室、11个系部、在校生11000余人。

弘扬武训精神艰苦创业谋发展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成立时,办学基础比较薄弱,学院负债累累,在职教师严重不足,教学仪器设备无法满足学生学习要求。面对这种状况,以孙庆珠书记为首的领导班子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横下一条心:摆脱困境,赶超一流。在第一次全院教职工大会上,该院领导班子就把“家底”交给了职工,号召干部职工要同甘共苦,艰苦创业,并向职工做出三项承诺:院领导三年内不出国,不盖高标准住宅,不购买新轿车。他们提出的口号是“甩开膀子挣钱,厚着脸皮要钱,勒紧腰带花钱”,大至基本建设,小至迎来送往,孙庆珠书记都是精打细算。身为书记,他出差非常辛苦,常常是一碗面条充饥,住低标准房间;为了节省住宿费,很多次去北京办事都是当天往返。学院成立时没有搞揭牌庆典,而是把省下的钱用在了教学基本建设上。2002年12月,学院与巴西圣保罗集团公司商洽合作事宜,当时恰逢风雪路滑,院长和有关领导为了及时赶到北京与外商会面,不顾行车艰难,早晨6点钟出发,5个小时多路程走了15个小时才赶到,外国客商深受感动,当即表示要进行合作,并主动提出要支援学院部分教学器材。四年来,学院偿还债务3153万元,偿还银行利息860万元,固定资产增加了5058万元,教学行政用房增加了3.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增加了1100万元,馆藏图书馆增加了11万册,现有专(兼)职教师470人,其中教授30人,副教授178人;客座教授3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师资队伍结构明显改善。

几年来的创业历程,该院广大干部职工以校为家、爱岗敬业、默默奉献,涌现出很多感人的事迹……2002年春天,院长孙庆珠的父亲突然患病不幸逝世,追悼会第二天,孙庆珠就来到学院,忍着悲痛主持召开院长办公会,一连向各部门布置了十几项工作。2003年3月,院党委书记徐传光母亲病危住进了ICC病房。当时正值原卫校教职工宿舍楼拆迁,拆迁户思想波动较大,情绪极不稳定。徐传光顾不上守护生命垂危的母亲,和院长一起赶往北京,向参加人代会的市长汇报工作。在院领导的带动下,全院干部心系学院,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上。在聊城职业技术学院,退居二线的领导干部不是赋闲在家,一些领导任调研员后,仍然协助领导班子努力工作,体现出他们高尚的思想情怀。

近几年,学院建设任务重,资金紧张,院领导带头把年终津贴存入学院,干部职工自发融资1100多万元。机电工程系为购买急需的仪器设备,全系教师自筹资金20多万元。医学系出资15万元与学院共建了口腔实验室,计算机系出资4万元与学院共建了网络实验室。学院馆藏图书不足,全院教职工响应学院号召,踊跃捐献图书,共捐献图书10314册,最多的一人捐献357册,有效地支援了学院的发展和建设。

借风行船拓展空间办教育

资源不足成为制约高职院校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尤其是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聊城职业技术学院。面对这个棘手问题,该院领导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借船出海,赢得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一是广泛借用社会资源办学。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训条件,实现“零距离”培养,院系两级不断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校企合作更加急切。目前,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高唐时风集团、昌润纺织等当地骨干企业成为该院的实习基地;北京301医院、协和医院、山东省立医院、济南市中心医院等省内外知名医院也相继成为学院的实习医院,校外实习基地达到68处。与此同时,他们还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譬如聊城市卫生局针对该院学生实习问题专门下发文件,把临床教学情况作为二甲以上医院的评估指标之一,使该院实践教学得到切实保障。为了丰富网络资源,该院还与聊大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师生可以免费查阅图书资料和学术期刊。

二是积极寻求社会支持和资助。“少花钱、多办事;花小钱、办大事;不花钱、也办事”,在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最流行已达成共识。该院领导不仅以此要求下属,而且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为此,他们经常到一些关系单位“化缘”,寻求帮助和支持。受这种精神的感动,近几年先后有十几家单位向该院提供捐助。例如,聊城大学、山东大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等先后向该院捐赠图书5000多册,同时还捐赠了部分体育器材;2005年10月份,人民卫生出版社一次性向学院赠5万多元书籍。一些业务单位也纷纷伸出友谊之手,仅天津天堰公司就向学院捐赠了价值24.8万元的护理教学仪器设备,山东聊城双力集团将一些实训用机床捐赠给了学院。几年来,在争取社会支持方面,该院领导不遗余力,凡是能想到的都一定跑到,凡是能跑到的都力争有所收获。

三是招贤纳士,广罗人才。为了聘请名师名教来学院任教或担任客座教授,该院领导常常是三番五次登门拜访。中科院院士陈达任教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院领导怀着求贤若渴的心情多次到南京拜访他,请求其加盟指导。最终,陈达院士被院领导的诚恳、执着和干事创业的精神所感动,毅然推辞掉北京一所高校的高薪聘请,同意担任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的名誉院长。中华康复协会副会长戴红、博爱医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院长吴弦光都是中国康复界的资深专家,几次接触就被学院艰苦办学的精神所打动,主动帮助学院加强康复治疗专业建设,安排国家一流的DT和OT专家到该院授课。与此同时,他们还聘请企事业单位的“能工巧匠”到学院任教,其中有企业的技术厂长、总工程师、高级技师等,形成了一支优秀的外聘教师队伍。目前,该院共聘请客座教授37人,聘请具有高级职称的兼职教师42人,一大批生产实践一线的技能型人才成为该院的“座上宾”。

四是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几年来,该院把对外合作交流作为学院发展的支撑点,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并取得了一批新的合作交流成果。2003年、2004年,他们先后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红岩社区学院、台湾忠信学校结为友好学校,双方将有计划地开展专业共建和教师交流。与台湾阶梯百位名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联合建立软件学院,开办国际认证的IT专业,对方免费提供PASDAK中文处理平台,免费培训课件制作技术。与澳大利亚TAFE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关系,双方积极创造条件联合办学。与美国安帝国际贸易公司达成合作意向,联合举办美国哈佛护士职业培训班,介绍学生到美国就业。目前,该院与新西兰北方理工学院、塔士兰农学院进行商谈,已达成协议今年派7名外语好的学生去新西兰就业,并联合办学,实现了学分互认,逐步建立国际培训中心。多年来,学院把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视为重中之重。设有招生就业处,学院制定了多项就业指导文件,院领导定期听取就业工作汇报,研究部署就业指导工作,就业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为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学院每年都要召开1―2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邀请用人单位来学校招聘人才。今年召开的两次较大规模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有220家用人单位参加,给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6000多个。学院与青岛宏通达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等单位签定协议,2005年对方为学院安排大中专毕业生2000人。此外,学院还建立了用人单位信息库,并在北京、上海、南京、深圳、河北、济南、青岛、烟台等省市建立了就业服务站。2004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88.96%。部分专业如机电工程系的机电专业,工民建专业,用人单位提前半年到学院签订用人协议。

五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学习借鉴先进经验。该院成立之初,面临着由普通高校向高职教育转变等问题。为此,学院积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邀请一些高校的领导和名师举办专题报告,开阔了干部和教职工的视野,使各项工作很快走上正轨。与此同时,他们还积极安排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班,选派业务处室主要领导到一些高校挂职,对提高管理和教学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以上举措,该院在教育资源开发建设、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体制方面迈出了较大步伐,构筑起了一个符合职业教育发展方面的教学体系,学院的发展空间也得以拓展。

累累硕果源自于求实创新

不善弈者谋子,善弈者谋势。在办学思路上,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很早就提出“以就业拉动招生,以招生促进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出口畅”才能“入口旺”。因此这几年该院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在校生已经超过一万人。同时,他们大力推行“四个转变”,即从中专教育向大专教育的转变,从普通高等教育向高等职业教育的转变,从封闭式教育向开放式教育的转变,从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转变。在就业问题上,该院提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办学理念,率先开展了创业教育。这些都集中体现了他们在办学理念上总是先人一步。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年轻的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在自身的发展中已经显现出了蓬勃的生机和无限的潜力。该院把武训的艰苦办学精神与时代创新精神相结合,培育形成了学院的办学精神,即“敬业、奉献、团结、拼搏、创新”。“五种精神”促进了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改善了学院的育人环境,提升了学院形象,以德育德,以行导行,师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近几年,该院获得多项荣誉称号,先后被聊城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集体”和“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被省政府授予“资源节约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2年,在聊城市庆祝建党81周年歌咏比赛中获得金奖,旅游系被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旅游局命名为“青年文明号”。2003年,该院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山东省高校工委和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省高校校园文明评估。2004年,在山东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再创佳绩。专家组一致认为,聊城职业技术学院解放思想、艰苦创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办学上有九个亮点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条件落后地区高职教育做出了榜样。最近,孙庆珠书记获得的“山东省职业教育杰出校长”荣誉称号,更是对学院的极大肯定和激励。

总结过去,孙庆珠书记感慨地说:学院的发展得益于聊城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得益于社会各界的无私援助,更得益于全院教职工的共同努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学院设施将更趋完善,校园会越来越美,规模会越来越大,学院的远景规划将达2500亩,3―5年内在校生规模达到1.5万人。展望学院发展前景,孙书记豪情满怀:“沐浴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东风,我们将以武训精神自励,进一步加快学科建设步伐,建设一批名牌特色专业,尽早跨入全省示范高职院校行列,铸造高职教育一流品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