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把真情融入群众心田

2006-03-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陆健 我有话说

郑九万,浙南山区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党支部书记。当他危在旦夕时,村民们一天自发筹集了近七万元手术费挽救他的生命;当他动手术时,村民们走了几十里的山路赶到医院手术室门口等候了9个小时;当他康复出院回家时

,所有村民到村口迎接,像过年一样放起了鞭炮。

一个穷山村的村民们为什么如此爱戴他们的村支书?“老百姓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批示中给出了答案,“郑九万同志的先进事迹正是这句话的生动写照。”浙江省委最近授予郑九万“为民好书记”荣誉称号,号召广大党员向郑九万学习。

在与死神的较量中,村民们流露出难以割舍的情怀――“哪怕全村人讨饭,也要救活他”

2月下旬,春寒料峭,细雨霏霏,记者驱车赶赴大山深处的永嘉县山坑乡后九村采访。这里四面环山,只有23幢房屋,65户人家。

经历了一场大病,村支书郑九万看上去显得比55岁的年龄更苍老。他不善言辞,说的话很朴实:“我没什么成绩,就是我生病后,村民对我好,组织上对我关照。还是百姓的分量重!”

他的这份感慨源自5个月前那场与死神惊心动魄的较量。10月5日凌晨4点多,被一阵剧烈疼痛惊醒的郑九万迅速失去知觉。听到他老伴的呼救声,村民刘良平和几个村民二话没说背起他就往山下跑。在山路上奔跑了两个小时后,郑九万被送到就近的卫生院,值班医生检查后说:得赶紧送大医院。于是他又被连夜转往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医生诊断结果:动脉瘤导致脑血管破裂,情况十分危急!

医院开出了病危通知书,并安排在第二天上午做手术,费用至少要6万元。他的两个儿子在外打工,一下子到哪里筹这么多钱?无奈之下,村委会主任打电话向村里人求助。村里顿时炸开了锅,村民们心急如焚:“郑书记是为大伙累倒的。哪怕全村人去讨饭,也要救活他!”

村民刘英文,拨通了在温州做生意的哥哥的电话:“借1万元钱,救命的!”哥哥听完妹妹的简短介绍后,只说了一句:“我去借。”很快,1万元钱送到了病房。

72岁的陈菊蕊送来女儿过年过节时送的1300元;患严重肝腹水的困难户刘宋云送来了准备抓药的300元;养殖户刘春华把刚刚从别人手里借来的买鸡饲料的7160元送到了医院……就这样,你100元我50元,仅一天时间,这个年人均才2000多元的小山村,硬是凑了近7万元,有的甚至捐出了买油盐酱醋的钱。

第二天上午10点,老支书要动手术。天还没亮,30多个村民带上干粮和水,走了几十里的山路赶到医院。原定3个小时的手术整整做了9个小时,村民们一直守候在手术室外。当医生告诉大家手术成功时,大伙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有的还激动地哭出了声。没到医院的村民都等候在村公用电话边,“老书记手术成功”的消息传来,小山村响起了欢呼声。

12月7日是郑九万病愈回家的日子,一大早欢迎横幅就挂到了路口。山路上、村口早已等着翘首盼望的村民们,还像过年一样放起了鞭炮。大伙还张罗了一桌酒席,郑九万端起酒杯,掏出了心里话:“我的命是大伙救的,如果还有下辈子,只要村民和党员信任我,我还愿意当村支书。”

想村民之所想,他真诚地把群众冷暖放在心头――“总为别人着想,他是大家的贴心人”

后九村家家户户都姓刘,郑九万家是唯一一个外姓,但从1986年村支书换届开始,连续五届20年,村里所有党员都将选当家人的票投给了他,这种情况在当地农村并不多见。

当地的干部说,“百姓的分量”这简单的5个字是郑九万用赤诚的爱民之心换来的。他想村民之所想,真诚地把群众冷暖放心头,用质朴的言行赢得了大家的拥护和爱戴。记者从被采访的每个人中也找到了相同的答案:“他心里始终装着老百姓。”

在村民刘贤好看来,“九万是最硬的一个”。山里人说“硬”就是处事公、没私心。“九万家里不富裕,但他从不贪集体一点便宜。上面拨下来的救济款,一定是先分给最困难的人。”

村民陈菊蕊不会忘记,5年前老伴生病急需筹钱做手术,是老书记主动送来了2180元,后来才知道这是他卖掉家中耕牛准备给儿子娶媳妇的钱。

村民刘春华更是不会忘记自己的4次流泪。20多年前嫁到村里,一看如此贫困,她哭了;4年前她到外地做生意亏了不少钱,春节空手回家时,郑书记鼓励她在家发展养殖业,还借给她1000元作为启动资金,那一刻她流了泪;3000多只鸡养起来了,但台风中死伤大半,郑书记再次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出面担保替她向乡信用社贷款3000元,那一刻,她忍不住又哭了;听到老书记病倒的消息,她哭得比前几次厉害得多。

据村民们估算,这些年郑九万资助乡亲的钱累计少说也有四万元,这可比他家的所有家当加起来还多啊。他常常告诫其他村干部:“当干部只有汗水、泥水,就是没有油水。”他当了20年的村书记,可是他家的木头房子是村里最破旧的几幢房子之一,房间里除了床就没有其他像样的家具了,两个儿子的婚房里也只是多了一台黑白电视机。难怪他老伴开玩笑地说自己家是“白天风扫地,夜晚月当灯”。

急村民之所急,他情愿吃苦在前、实干在前――“让大家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

后九村地处浙南括苍山脉深处,海拔800米,20年前这里的贫穷和闭塞远近闻名。当时吃水贵如油,争水打破头,村民用得是煤油灯。

连绵的大山挡住了小山村与外界的交通,但挡不住小山村脱贫致富的急切愿望。急村民之所急,郑九万情愿吃苦在前、实干在前,把这个穷山村当成践行入党誓言和实现人生抱负的天地。从1986年2月担任村支书那天起,他就立誓“要让大家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

村集体没钱,他就先把自己家里仅有的500元钱拿出来,然后挨家挨户做工作,每人集资50元,很快全村人就喝上了自来水。随后,他又联系上了附近的水电站给村里通电。他和村民们循着陡峭的山路,把水泥电线杆一根一根架到了离村子几里远的山头上,让小山村民告别了煤油灯。

郑九万知道,光凭背扛肩挑走山路,脱贫致富永远是个梦。经过他一次次找县有关部门游说,2002年初通乡的机耕路终于开工。这条路可不好修,因为必须靠手工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一条路。他二话不说,先把在外打工的两个儿子召回,全家一齐上了工地。见村支书一家如此投入,村民们劲往一处使,整整奋战了20多个月。2003年冬,一条长2.45公里,宽4.5米的机耕路终于修到了山下,而郑九万却因脊椎盘突出住进了医院。

郑九万没有因此而满足。过去村里只种水稻和番薯两种粮食作物,村民现金收入很少。他就到处打听适合种植的经济作物,当了解到个大、味甜的高山红柿子很受市场欢迎,他立即召开“村两委”会研究引进和开发红柿基地。村民徐玉钗一开始说什么也不愿改种红柿,郑九万几次上门作工作:“你种一点,收获了我们帮你卖,如果亏了,我赔给你。”徐玉钗半信半疑种了5株,结果去年有一株结了150公斤果子,卖出了好价钱。不少村民去年靠红柿就增收了2000多元,如今全村的高山红柿发展到40亩。红柿种植一炮打响后,高山青椒、乌牛早茶、三黄鸡等特色农业项目纷纷上马,不用费太多的口舌,村民们纷纷效仿了。

随着通村机耕路的建成和特色农业的推广,昔日贫穷落后的小山村一天天变样了,大家的口袋也慢慢鼓起来了。乡干部告诉记者,郑九万上任之初,村年人均收入仅600元,到去年已增加到2532元。

“我觉得自己干得还不够好,村民还不富裕,我想让村民富得再快一点。”虽然大病初愈才两个多月,但是郑九万满脑子想的还是村里的事。在他生病住院期间,社会各界纷纷为他和村里捐款,他把捐给他个人的10万元钱马上捐给了村集体。

“现在村集体有了一些钱了,要干的事情更多了。”他边说边摊开笔记本,向我们介绍建设新农村的计划,“村民看病不方便,要加紧联系医院办合作医疗;要建一座厕所,让露天茅坑成为历史;要拉一条有线电视线路,让大伙看上清晰的电视节目……”

把真情融入群众心田!郑九万既没有丰功伟绩,更没有豪言壮语,但是他用自己的点点滴滴、日积月累的行动,实践着对党的誓言――无私奉献,一心为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