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和谐社会需要平安

2006-03-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叶辉 我有话说

2002年调任浙江后,省委书记习近平以调查研究开局,跑遍了浙江的山山水水。随之,面对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一些早发先发问题,他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议省委作出了浙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八八战略”和建设生态省的决策,作出了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设“平安浙江”和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策;为了实现长三角经济

的共生共荣,他倡导进一步加强长三角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浙江省与长三角诸省市掀起合作热潮;他和省委其他常委同志心存底层群众,情系百姓冷暖,带头转变作风,进村入户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创新信访体制,实行领导下访制度。近日,记者采访了习近平书记。

记者:构建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您是怎样理解和谐社会的?

习近平:琴瑟和鸣,黄钟大吕,这是音律的和谐;青山绿水,山峦峰谷,这是自然的和谐;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天人合一,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谅解宽容,与人为善,这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各阶层平等和谐,兼容而不冲突、协作而不对立、制衡而不掣肘、有序而不混乱,这是社会分工和社会内部的和谐。和谐就是指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统一而出现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自然界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以及社会内部诸要素之间等诸多元素实现均衡、稳定、有序,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记者:和谐社会需要平安。浙江经济发展势头好,但也发生了一些矛盾和问题,这些不和谐因素是您提出建设“平安浙江”的原因吗?

习近平:建设“平安浙江”不仅仅是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其范畴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方面。2004年5月,省委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针对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作出了建设“平安浙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决策部署,提出了实现“五个更加”、“六个确保”的目标,即:促进我省经济更加发展、政治更加稳定、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安康;确保社会政治稳定、确保治安状况良好、确保经济运行稳健、确保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确保社会公共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平安浙江”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执政理念,蕴含着“富民强省”的新思路,完全符合中央后来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完全符合浙江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具有鲜明的浙江特色。

记者:近年来,群众上访有上升的趋势,浙江实行领导下访制度,这一举措主要是出于平安的考虑吗?

习近平:领导干部下访接待群众制度是一项实践“执政为民”理念的实际举措。浙江地处沿海开放前沿,发展快、改革早,一些矛盾和问题也往往早发先发,其中一个方面的突出表现就是近年来群众信访量呈持续上升态势。为此,必须从源头做好信访工作,主动到基层去解决问题,力求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各级领导干部下访接待群众,不是上级领导越俎代庖去包办下级应该做的工作,而是以自身的行动来倡导一种面向基层、解决问题的作风。现在确实有相当部分干部,因为思想方法不当、掌握政策不够、自身作风不正等原因,没有能力解决有些群众的来信来访问题。这就迫切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深入一线,以自身的传帮带,来指导带领基层干部共同处理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一年来的实践证明,领导干部下访是一项一举多得的有益创举,从源头上减少了信访问题的产生,有利于社会稳定,这也是建设“平安浙江”的一部分。从最新的统计看,去年省市县三级受理群众来信来访总量同比出现了自1992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当然这方面工作还是初步的,任务仍很艰巨。

记者:浙江是一个资源小省,经济大省,前些年浙江经济的发展曾以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您来到浙江后就提出要打造生态省,建设“绿色浙江”。您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冲突会影响和谐与平安吗?

习近平: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经济与环境、社会与环境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经济高速发展,但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缺电,断水,少地,环境受到污染,怎么能可持续发展?浙江的经济发展与资源保障、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创建生态省就是要更好地保护环境,要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走上一条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的经济发展之路。为此,我们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发,做出并展开发挥“八个优势”、推进“八项举措”的战略决策和部署,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推进生态省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际上,生态省建设既是实施“八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平安浙江”的一个重要方面。

记者:您建议省委作出建设“平安浙江”的决策部署,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得到了全省干部群众的高度认同。这一决策实施以来取得了哪些成效?

习近平:首先是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提高了,都认为建设“平安浙江”非常必要,是构建和谐社会在浙江的具体实践。其次,在推进“平安浙江”建设中,各方面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人们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得到提升,全省安全生产事故、刑事案件、群众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等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表明,2005年全省百姓安全感认可度达到96%。可以说,建设“平安浙江”,为浙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积累了有益的经验。我们所说的“平安浙江”是一个“大平安”的概念,还包括建设“法治浙江”和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妥善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等。建设“平安浙江”、构建和谐社会,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经过长期奋斗、不懈努力才能逐步实现;同时它又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工作,需要立足当前、突出重点、积极推进,逐步构建起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