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坚持“与时俱进”和“始终不变”的辩证统一

2006-03-2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黄丽喜 我有话说
党的先进性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中国共产党自从诞生之日起,它的路线方针政策、执政基础、历史地位和所肩负的任务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生过不同的变化。但不论在哪个时期,它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坚持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奋
斗目标,始终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正因为如此,才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永葆党的先进性,仍然要坚持“与时俱进”和“始终不变”的辩证统一。

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与时俱进,但党的指导思想不能变

我们党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不同的形势,制定了不同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我们党不但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而且制定了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具体方针政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五”计划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改革开放新时期,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党又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进入新世纪,我们党又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当前形势发展和我国国情的具体方针政策。实践证明,在各个历史时期,由于时代背景不同,其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也就不同,党必须根据时代的要求,从实际出发,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指引人民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如果因循守旧,停滞不前,我们党就有丧失先进性和削弱领导能力的危险。

但另一方面,我们又要看到,不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怎么变,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却不能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我们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江泽民同志指出:“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虽然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但它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因此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实践证明,不论什么时候,也不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什么变化,都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决不能偏离它,更不能否定它。

二、党的执政基础要不断巩固和加强,但党的性质始终不能变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加快,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党的执政基础的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群众基础来看,随着非公有经济组织、社会团体、民办企业单位等的大量涌现,产生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同时,劳动者就业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人员流动大大加强,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各阶层之间的社会经济地位和生活方式及利益认同日益明晰化。这种变化,也要求我们党与时俱进,把各种经济、社会组织和社会各阶层中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充分体现党在政治上对他们的信任,并通过他们影响和带动其他人员更好地为国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从而增强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保持党与人民群众最广泛的联系,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从社会基础来看,虽然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但深层次的社会转型、企业转轨、产业结构调整等,既带来了更大范围的利益结构的变动,又使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变得更为复杂。这也要求我们党与时俱进,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解决新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但是,我们党在不断巩固阶级基础、扩大群众基础和稳固社会基础的过程中,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性质始终不能变。因为这一性质既体现了党的阶级基础的先进性,又体现了党的群众基础的广泛性。我们党必须把自己的阶级性和群众性统一于先进性,才能不断巩固执政地位。

三、党所处的环境和肩负的任务会因时而变,但党的奋斗目标始终不能变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到现在,所处的环境和肩负的任务发生过根本性的变化。我们党一成立,就处于外无民族独立、内无民主自由的战争环境中,其主要任务是争取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在新中国成立后的20多年中,我国又受到外部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其主要任务是尽快使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对外开放,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温饱问题得不到解决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党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在和平建设时期,“党的中心任务是进行经济建设,环境改变了,生活条件也逐渐改善,生死考验也有,但毕竟不像战争年代那样发生。在这样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的内容、形式和特点,必然同战争年代有很大的不同。”

但是,不管时代环境和党的任务发生什么变化,也不管我们党遇到的考验和挑战多么巨大,我们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目标不能变。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也是我们党一成立就确定的最终奋斗目标。因为它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全人类的最高利益,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它也是我们党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因此,党制定每个时期的具体目标必须以最终目标为指导,党完成每个时期的具体任务必须以完成最终的任务为目的,党在每个时期解决问题和矛盾时必须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如果忘记远大目标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发展方向,如果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只有坚持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坚持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我们党才能实现最终的奋斗目标――共产主义,其先进性也才能得到最完美的体现。

四、党员队伍状况会发生变化,但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始终不能变

我们党自成立到现在,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党员队伍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一是党员队伍空前发展壮大。据统计,1921年党成立时全国党员数量为50多人,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为448.4万,改革开放初为3500多万,目前为6800多万。从改革开放初到现在,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党员数量几乎增加了一倍。党员数量的大幅上升,且35岁以下青年党员数量明显增加,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数量也明显增加,这给我们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二是党员队伍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变化更加显著。过去,不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在党内,工农成分的党员占了党员队伍的绝大多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员成分除了工人、农民、军人及国家工作人员外,知识分子及科技工作者等社会阶层的比重大幅度提高。三是党的干部队伍处于整体性的新老交替时期,且数量巨大。进入21世纪后,不仅新中国成立前成长起来的干部,而且“文革”前党培养出来的干部,都将陆续退下来,一大批“文革”后成长起来的年轻干部逐步走上领导岗位,我们党要把所掌握的权力逐步移交给“文革”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党的领导干部,党的领导干部将进一步年轻化。党员队伍状况的这些变化,在给我们党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使它面临新的挑战。

但是,无论党员队伍状况如何变化,无论挑战多么巨大,我们党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始终不能变。在发展党员时,无论何时何地,也不管对象是谁,必须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加强思想教育,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帮助他们学习党的章程和纲领,引导他们端正入党动机,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持党员标准,严格程序,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绝不能无原则地敞开大门降格以求,也绝不能简单地把财富多、交税多视为发展党员的条件,严防把不具备党员条件、甚至动机不纯的人发展入党,更不允许用权钱交易的手段破坏党员发展工作。同时,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对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和严格监督。对那些理想信念动摇、党员意识和执政意识淡薄、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要及时进行思想教育;对那些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严重脱离人民群众的党员,要及时进行整风;对那些贪图享受、以权谋私、贪污腐化、行贿受贿的党员,要坚决开除出党;对纪律松驰、软弱涣散、凝聚力号召力不强的党组织,要及时进行整顿;加强党性修养,提高党员素质,严肃党纪党风,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只有这样,才能永远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才能确保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