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将风度与择菠菜叶

2006-03-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吕贤如 我有话说

大将风度,是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副研究员张季平称赞中科院院士、她的老师常文瑞的话。

解析光合膜蛋白晶体结构是世界性难题。国际科学界最权威的杂志《自然》(Nature)2004年3月18日发表了世界上第一

个光合膜蛋白晶体结构原创性研究成果,五彩缤纷的晶体结构彩图荣登该期杂志封面。这是常文瑞研究组经过6年艰苦努力破解的。

常文瑞谦虚地说,早在1989年,梁栋材院士和汤佩松院士就不畏风险选中了这一课题,才有了今天的成功。

其实,在6年的研究中,一波三折、险象不断。早在6年前,德国专家就断言:你们肯定搞不出来!当时,国外还有其他几组科学家也在进行同一探索,他们研究起点高、起步时间早、实验条件优越,德国专家就是其中之一。这句话带来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在原始性创新领域,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第二就意味着失败!面对几年艰苦努力难免成零的风险,常文瑞毅然选择了干下去。

2002年5月12日,香山国际膜蛋白会议召开,会上一位知名的德国专家在报告中宣称已经解出了他们正在探索的这一成果。而这时,他们虽然取得一些进展,但还没有实质性结果。一时人心动摇,担心失败的阴影笼罩着全组。在这关键时刻,常文瑞再次果断地表示,继续做下去。

研究组又奋斗了近两年,终于迎来了《自然》杂志发表他们研究结果的时刻。这标志着,截至他们的结果发表时,真正解出这一结构的是中国科学家!一种反败为胜的感觉油然而生,全组都庆幸:当初幸亏有了常老师,才没有放弃。

大将风度,是对科学家在关键时刻把握成败的判断力的赞叹,是对科学家在残酷竞争面前果断抉择的佩服。原始性创新需要这样有前瞻性战略眼光的科学家。

在生物物理所采访,我还看到了科学家的另一面。在实验室,科学家们在细心地挑选菠菜叶,菜叶要鲜嫩完好,不能有丝毫破损。在一间暗室,年轻的助手们在轻轻搅动菠菜浆,通过纱布将菠菜浆一点点过滤。从这个环节到培育出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膜蛋白晶体,再到解析出晶体结构,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这些漫长而艰难的探索,是为了一个伟大的目标。光合膜蛋白晶体结构解析的最终目的,是破解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光转化成能源的机理,探索依靠太阳光提供源源不断的生物能源之路――这将是一个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极其伟大的发明!

这个伟大的发明何时诞生,谁也不知道。但是为了这个伟大的发明,科研人员们重复着同样的工作――择菠菜、提取蛋白、培育晶体,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无怨无悔。其中有年轻的博士生,也有经验丰富的研究员。原始性创新,同样需要众多献身于基础工作的科研人员。

原始性创新,是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风险难以估计,需要大量的科学家为之献身。具有大将风度的科学家让人敬佩;完成大量枯燥的基础工作的科学家,同样让人尊敬。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