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韩剧热的冷思考

2006-03-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傅晓微 我有话说

近几年来,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的电视荧屏上,韩剧风光无限。与此同时,一股韩国文化热也迅速在国内兴起。是什么使人对韩剧如醉如痴、欲罢不能?韩剧的独特魅力何在?笔者认为:韩剧之所以热,与其内容完

全符合中国观众群理想中的审美价值观,与其对传统道德文化的弘扬密不可分。

传统文化的魅力

纵观在国内热播的韩剧,其中绝大部分是以传统的文化道德标准作为立戏根本的。和我国一样,韩国也在向世界上所有民族的先进文化学习,也在竭尽全力发展经济。但是,他们主要吸收的是发达国家的文化精髓,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抛弃传统文化全盘吸收他国文化。韩剧中所表现的那种重视家庭亲情、尊敬长辈、待人有礼,正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我们喜欢韩剧,也在于韩剧所传达的那种和谐氛围。我国和韩国同承儒家文化之脉,有相近的道德认同承和相同的文化背景。以韩剧《大长今》为例,它在展示韩国饮食文化的同时,也时时提到来自大明(中国)的珍贵饮食原料,如冬虫夏草之类;韩国御医书库里有名有姓的医学经典,是张仲景的《伤寒论》;剧中还有医官手拿封面赫然写着《周易》的经典钻研医学的醒目镜头。就是韩国幼童颂读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晨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也来自我国古代启蒙教材《千字文》。从这个意义上说,《大长今》所反映的,也是中国医学的精华,甚至比我们的一些同类题材的电视剧反映的更丰富、更具体。

韩剧的另一个主要特点是真实可信。拿题材相同的国产电视剧《神医喜来乐》和韩剧《大长今》做比较,我们或许可以找出些答案。神医喜来乐的医术更多来自师承。他一出场,已经是神医,他身上更多展现的是“高于生活”的一面,剧中靠的是表现他怕老婆、贪嘴和婚外恋等瑕疵来增加喜剧效果,这是国产电视剧近年来的一个不大不小的特点。而《大长今》中的徐长今从小父母双亡,肩负为母亲洗清冤屈的使命,她的厨艺和医术一点一滴的积累过程,剧中有清楚的交代。她的每一步成长,都牵动着观众的神经。故事的叙述非常自然,就像在诉说我们身边发生的事,让人忘掉了时间、空间的距离。

《大长今》虽然也设计了诸多噱头,但它们恰好是为丰满主人公完美纯正形象而设计的。所以,徐长今与喜来乐相比,少了狡黠和委琐,多了几分大气。长今人格的十全十美和把君主(国家)、百姓利益看得高于自己生命和名节的完美无瑕,是喜来乐难以比肩的。另外,两部作品的结尾,都是好人好报,恶人恶报,但长今在历尽沧桑之后的美好结局非常鲜明;喜来乐虽然战胜邪恶,结局也不坏,但毕竟是隐退的结局,让人感到压抑。

创作理念的不同

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的差异,也反映出中韩电视剧在创作理念上的不同。同为反映都市题材的电视剧,国产都市剧大多描写“转型”期的现代都市生活,剧中人物现代而前卫,追求西式的生活方式,脱离实际。而韩剧即使描写都市生活,也着力宣扬一种东方人的传统美德。

在国产都市剧《好想好想谈恋爱》中,四个白领女主角陶春、黎明朗、谭爱玲、毛娜把西方观念的皮毛当成了现代生活的本质。在追求现代生活,唾弃传统的同时,迷失了精神的根。四个女主角在披着现代外衣的虚无的满足感中时时与幸福失之交臂。例如毛娜虽然遇到有情人,但自恃天生漂亮,可以让一个又一个男人拜倒在石榴裙下,并不珍惜感情。在病中才发现自己太孤独,太可怜,发现“我应该结婚”,等到病一好转,又忘了先前的处境……

这个严格按照美国《欲望城市》模拟的作品,是典型的照搬西方文化的产物。其中的核心价值观,既有与美国文化接轨的旨趣,又未必符合美国的游戏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文化“入侵”中国传统生活的社会现实。但是,由于中国世代流传的核心价值观绝不是学术界和艺术作品呐喊几句“文化转型”就可以改变的,因而这种非中非西的作品,也不会得到观众的认可。《好想好想谈恋爱》的市场反映无法与《蓝色生死恋》和《阁楼男女》之类的韩剧比肩,也就不难理解了。

一度在国内收视率不低的《中国式离婚》,也是夸张西风东渐大势下当代都市男女生活的作品。由陈道明饰演的宋健平和蒋雯丽饰演的林小枫夫妻,在“现代”生活模式下,只能同床异梦,婚姻危机时时存在。凭心而论,这种《中国式离婚》,只是某些“前卫”人士的“转型”生活,远不是中国式婚姻的主流。类似作品夸张“文化转型危机”,实质上反映了“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入侵中国之后,在都市婚姻观念上的一些“文化景观”。这种标志西风东渐的文化景观,不仅不代表中国婚姻观的“转型”,相反,已经越来越激起国内大多数人的反感。

与之形成对照,韩国都市剧是按照传统文化的标准演绎现代都市生活。在《黄手帕》中,一对相爱的情侣,尹紫英和富家子弟郑英俊,本来可以在法律保护和雄厚经济实力支持下搬出老家,自立门户,但仅仅因为奶奶不同意他们的婚事,便耐心等待了好几年,直到奶奶回心转意,实现皆大欢喜的大团圆结局……在《加油!金顺》中我们看到,当婆婆给了一点关爱,媳妇金顺便感恩不尽地以反复呼唤“妈妈、妈妈、妈妈、妈妈……”来传递那种离我们远去的东方式婆媳关系;《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则反复提到:“在爷爷面前你怎能这样,在长辈面前你应该用这种语气吗?”韩国都市剧中既有现代生活的节奏和色彩,又满足了电视观众久违的“应该如此”的“传统情结”,这无疑成为韩剧征服东方观众最主要的心理元素。

应当引起的思考

韩剧的成功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这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文化建设却相对薄弱。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正日渐远离人们的生活,汉民族传统文化所蕴含的许多精髓已渐渐被我们遗忘,而这些在邻近国家却得以保留和弘扬。韩剧大多是歌颂道德、爱情以及生活中的基本价值观的,它的热播说明这些传统的价值观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反观国内的电视剧创作,我们会发现,很少有关注普通人的灵魂状态与情感状态的作品,更多的影视剧远离大众心理经验和文化经历,从权力到暴力,从江湖到黑幕。编导者似乎总想在题材上取胜出奇,而不是依靠艺术作品本身的道德、精神和情感力量来打动人。于是乎,历史题材、反贪题材、公安题材,什么风行拍什么。充斥荧屏的要么是精于权谋的帝王将相,要么是官场内部的明枪暗箭,这样的剧作偶尔观之或有新鲜之感,但看多了未免就无趣无味了。这样说并不是要所有的影视剧创作都回到伦理和情感戏的老路上来。但是,韩剧在中国的热播,可以促使我们反思: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到底应该为观众创作什么样的影视作品?韩剧在中国的热播,也促使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据资料显示,就在国内各电视台争相购买、播出韩剧,以换取更高的收视率、带来更可观的经济利益的同时,韩国在近5年间只买了五、六部中国电视剧,而且不是用来在电视台播出,只是音像制品,区区几十万美元。而我国仅2004年批准引进发行的韩剧就有20多部。凭心而论,国产电视剧也不乏优秀之作,如《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康熙王朝》、《大明宫词》等一批制作精良的古装大戏;还有一些平实、细腻的生活剧,如《渴望》、《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刘老根》等,韩国人为什么不进口呢,是不是怕冲击了本国的文化市场?在这一点上,我们比韩国“大度”得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