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开拓新的学术空间

2006-03-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陶文鹏 我有话说

唐代翰林学士与唐代文学有密切关系,但过去一直缺少专门、系统的研究,傅璇琮先生的《唐翰林学士传论》一书,开拓了一个新的学术空间。

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重点考察翰林学士任职期间的表现,包括参预政治、制作诏诰以及任职时的生活状况、心态,与其他文士的文学交往等等,不仅提供了有关唐代翰林学

士的丰富史料,而且对翰林学士的政治职能、文学活动等整体状况作了深入的考察与中肯的阐述。下编为自玄宗朝至敬宗朝七十五位翰林学士传记,作者注意不与两唐书传记重复,对史料较详者拾遗补阙,对史料较少者详为之论,更注意从具体史料中提升出值得思考的历史文化现象。全书最后还附录了《唐玄宗至敬宗朝翰林学士年表》,根据传中所考,按年编排,逐年记载学士入院、出院年月,及官阶迁转,可以从时间进度考察翰林学士任职及变迁的整体情况,补充了单篇传记所未及之处。

对于唐代翰林学士的研究,傅先生指出:“一是应把重点放在当时文人参与政治的方式及其心态,从而以较广的社会角度来探讨唐代的文人生活及文学创作;二是应着重个案研究,避免笼统而又不适当的所谓宏观概括。就第二点而言,我以为应先从不同的时代段,来看一看这翰林学士群体在不同时期所处的政治环境与文化世态,并对有代表性的人物作某种典型性的剖析,然后可以作出总体性的、有学术价值的结论。”书中既有综合的考论,又有唐代七十五位翰林学士的小传,在对大量原始材料细心考察的基础上,纠正了许多成说的错误:如人们曾把李白、杜甫,与宋朝的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同样列入翰林学士之列,事实上李白只是翰林供奉,未曾作过学士,杜甫则根本与翰林学士院无关。过去根据魏颢《李翰林集序》说李白是因为受张之谗才被迫离宫出走的,这种说法似乎已成定论,实则据韦执谊《翰林院故事》,张为翰林学士当在天宝五载后,而此时李白已被赐金放还。又如以往说翰林院设立于唐初,魏征、李百药、褚遂良、许敬宗、上官仪都曾在翰林院内待诏,实则唐代史籍明载,翰林院是唐玄宗即位后才设立的。有的沿《新唐书・百官志》之误,以为翰林学士未进知制诰不能草诏,傅先生则举出李德裕、段文昌、钱徽、陈夷行等人都是入为翰林学士即已草诏,然后再知制诰等等。这一系列考论不仅对翰林学士的职责、作用、生活方式等作出准确、客观的描述和评价,而且注重反映当时的文化环境和文学氛围,如在为玄宗朝的尹?作传时,注意到尹当时是道士,而另一翰林学士吕向又服膺于佛学,然后指出玄宗作为一国之君,把这两位释、道之士召为翰林学士,可见开元盛世确有开放气度。在为肃宗朝的董晋作传时,不仅考其生平,还重点介绍他任汴州刺史、宣武节度使之际韩愈在他幕府时的文学活动。贞元十二年七月,韩愈入董晋幕,使他有条件约集一些文士,进行有意识的文学交流,开始与李翱、孟郊、张籍等论文说诗,相互唱和;又指出韩愈从事古文运动,主张诗格新变的开始,都是在董晋的节度幕府进行的。傅先生的这些论考,可以说是他关于翰林学士研究构想的具体实践。

总之,该书资料翔实,考订精审,视野宏阔,识见超卓,是一部在求实中创新的富有学术价值的优秀专著。

《唐翰林学士传论》

傅璇琮著辽海出版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