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英雄的荣耀

2006-03-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评论员 我有话说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面对自己的生死,面对他人的生死,何去何从?生死之际,每个人都会显现出人生态度和道德品质最真实的一面。孔琳,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人,以舍己救人的义举展现了人性与德行的熠熠光辉。

年轻生命的逝去总是令人唏嘘感慨。但在阅读到孔琳生活之中的种种细节时,我

们的感念之中会更多地生发出敬意。重庆江边那一幕生死搏斗,将一个英雄真真切切地带进了我们的视线。从他送给母亲的鲜花里,我们看到了一位贴心的孝子;从他同事的眼泪中,我们看到了一位谦虚、敦厚而又热情的侠义之人;从他创造的业绩中,我们看到一位精干、负责的优秀员工;从吊唁的花圈里,我们看到一位心系客户、为人排忧解难的现代青年。像很多英雄一样,他过着一种平凡的生活,却处处流露出不平凡的品质。这是英雄的真正本质――他们随时出现在危难之际,又随时隐没在人群之中;他们带着火热的心而来,又带着平常心而去。就这样,英雄永远都生活在我们的身边。

任何时代都会有自己的英雄。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上,无数英雄的出现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世界。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力量,乃在于他们的一言一行展示了社会最基本最宝贵的道德品性――忠于祖国、热爱人民、团结互助、无私奉献、诚实守信、艰苦奋斗……英雄们用最生动的形式、最真挚的情感,给人们留下了关于荣与辱、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最深刻的印象。英雄以言行来诠释光荣,我们以光荣来定义英雄。

新时代,我们的身边依然有英雄不断涌现。今天,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使得一些人尤其是年轻人产生了对于英雄的偏颇之见。他们将解构英雄误以为是使英雄回归生活,他们将躲避乃至亵渎崇高误以为是个性的潇洒与张扬。在他们那里,英雄消失了,荣辱观念也就模糊了。然而,年轻的孔琳再一次给人们证明,那些远离英雄、混淆荣辱的人是多么的卑微而又可怜,一个崇尚英雄的社会却是何其激人奋进、暖意浓浓!“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真正的英雄满怀勇气选择崇高的生活,而败德之人则没有勇气追求崇高,只能苟活于世。

英雄孔琳离我们而去了。他是勇敢的、光荣的。受他拯救的人,跟他交往的人,读到他故事的人,都会感激他、敬仰他。从他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传统美德之美,感受到了时代精神之新。当下,全社会正掀起“知荣辱、树新风”的热潮。在此过程中,我们要真切地回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发现英雄,学习英雄;在生活中,分清荣辱,辨别善恶。英雄在我们的身边,荣辱观念也在我们身边。让我们从身边开始,从点点滴滴的生活之事开始,知荣明耻,牢固树立起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荣辱观。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