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如何解决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

2006-04-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采写:朱振国 侯宏虹 我有话说

教育周刊:目前,我国研究生在校人数已经超过100万人,有人认为研究生教育“营养不良、急功近利”,质量问题十分突出。您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如何评价我国的

研究生教育?

谢和平: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很快,这是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从研究生导师队伍、科研环境等方面来看,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来保障并不断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因此,从研究生教育整体上来讲,“营养不良、急功近利”现象是不存在的。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高校的导师都是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的,原因是我国过去还没有学位教育,大多数教授没有接受过硕士、博士生培养的经历。而目前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的比例已大幅度提高,并且他们大都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以我校为例,在师资队伍方面:2000年我校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61%,到2005年,这一比例已上升到了84%。在科研条件方面:2000年我校的科研设备共有近3万件,总价值为2.8亿元;而到了2005年,我校的科研设备达到了6万余件,总价值为6.8亿元。作为全国高校的一个缩影,从以上我校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高校的师资队伍水平、科研条件、实验室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就为研究生教育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价还涉及评价尺度的问题。一般来说,针对硕士研究生,经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后,培养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独立科研能力,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了进步就是合格的硕士研究生;而针对博士研究生,则必须有创新性成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对研究生的要求、期望值非常高,这是不现实的。

当然,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研究生的自身素质存在一定的问题。现有的研究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独立教育和独立意识较为缺乏;他们从小学到大学接受的都是应试教育,创新教育和创新意识较为缺乏;在他们进入研究生教育阶段后,仍延续本科时的学习方式,仍以老师教为主,这些对研究生的教育质量都有影响,也给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另一方面,在研究生导师队伍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讲“严师出高徒,名师育英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关键在导师,但是,目前还存在有导师不严格要求研究生现象,还认为研究生就是要靠学校去管理,这种观念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国外,导师对所指导研究生的质量全面负责,因为所培养研究生的质量反过来对导师的声誉有重要影响。我们的导师也应该对自己指导的研究生的学习进程、学术水平、科研能力负责。要当一个好的导师,前提是一个“严”导师。

教育周刊:我国研究生导师队伍在人数、师德、学术水平等方面是否存在不足和缺陷,如何看待并如何解决相关方面的问题?

谢和平:从总体上看,导师数量相对于研究生数量来讲其实并不缺。虽然在应用性学科、管理学科等热门学科可以看到有一个导师带10多个、20多个研究生的现象,但是,这并不能代表所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状况。这实际上涉及学科专业设置的不合理问题,局部造成了导师与研究生的结构性矛盾,表现为在某些热门专业导师少、研究生多,而冷门专业则显得导师多、研究生少。

现有的导师评定体制上存在一些问题,它是依据资历而不是从科研水平、科研能力方面来判定一个教师是否具有导师资格,这不但与导师的实际要求相背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导师缺乏的现象。

当然,在导师队伍中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个别导师存在浮躁情绪,个别导师不是踏踏实实做学问,甚至把培养研究生作为副业,而将主要精力和时间投入各种商业活动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高水平人才的培养者,研究生导师不但要学高,而且要身正,必须要对自己的品行严格要求,戒除浮躁、急功近利和随波逐流心理,尊重科学规律和教育规律,恪守学术道德和教育规范。但上述某些现象不代表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个别现象的存在也是事实。

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我校将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首先,强调研究生导师不是一种身份或荣誉称号,而是一个岗位,具有导师资格并不等于就能进入导师岗位;第二,我们要求所有导师必须要有科研经费,没有科研经费就不能招生、不能上岗;第三,对一些特别优秀的青年教师实行激励机制,只要是具有副教授职称、博士学位,拥有一流的学术成就,有固定的研究方向,有研究项目和经费,就可以进入博导岗位。

教育周刊:最后一个问题是,我国沿用多年的研究生培养体制和机制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当中应当有创新。那么如何实现创新?

谢和平: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社会,这就要求研究生教育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它的首要任务,现有的培养模式必须进行创新。我认为这个模式应该是“卓越创新的教育理念,多样的培养方式,一流的条件保障,规范的过程管理”。

第一,坚持卓越创新的教育理念。始终把握研究生教育的精英性、专业性、创新性的本质特征,摒弃与卓越创新理念相背的教育理念,操作上应将该理念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研究生管理部门要解放思想,对于有益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做法不要设置障碍。

第二,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必须坚持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并举,本学科与跨学科人才培养并举,只有多种培养方式相结合,才能不断增强研究生教育的开放性、灵活性和适应性,才能更好地满足经济建设、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以及社会公众对研究生教育不断增长的广泛性、多样化的需求。

第三,创新教学内容。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要突出特色,要重视学科渗透和文理交叉,要克服专业学科分割过细、知识零散的弊端,要从本质上把握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生课程结构和内容应从内向型向外向型、从本体化向国际化发展,增加全球性的课程和跨学科的课程。

第四,创新教学方式。研究生的教学应该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并辅以学生自学、查阅文献、科学研讨、总结提高等多种教学形式,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开拓学生的认知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五,激发有利于创新的师生关系。导师要鼓励创新思维、求异思维,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鼓励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导师对学生创新的努力给予重视和赏识。导师应注意培养研究生在科研方面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对学生的指导以点拨式和讨论式为主,要让他们自己克服困难,在困难中吸取教训,并培养坚忍不拔的科学精神。

第六,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氛围。创新人才的培养要与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平台相结合,要构建大学科平台,彻底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大学存在的科研资源分割、科技力量分散、科研目标偏小的局面。高水平的学科平台需要有一流的学科水平,高素质的导师队伍,高水平的科研项目,良好的实验基地和科研工作条件,活跃的学术环境,而这些必将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