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在文化传承中保持特色和实力

2006-04-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徐少亚 我有话说
江苏高校林立,而南京工业大学则以其固有的特色张扬着自己的个性。该校校长欧阳平凯教授这样概括学校的办学特色:“我们重视大学文化的传承,走人才强校之路,用一脉相承的文化保持自己的特色和实力。”

在传承中培育人才

“在去年学校进行UIS工程设计时,我们全面梳理了学校的文

化精髓。这个梳理的过程,既是对学校文化解读的过程,也是发扬和传承的过程。”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王卓君教授告诉记者。

“学校要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和赞誉,不仅需要‘大楼’,更要有引领学界的‘大师’和海纳百川的‘大气’”。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南工大人传承着“明德厚学、沉毅笃行”的独特文化,学校领导的风范成为该校育人史上的一本本活教材。

化工高等教育的一代宗师时钧教授,一生倾心于化工研究和我国的化工高等教育,在临别前还与前来探病的徐南平院士交谈。我国著名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唐明述教授,几十年如一日专心于碱集料反应的研究,他的人格魅力同样也影响了广大教师。现任校长欧阳平凯教授一方面致力于生物化工研究,另一方面运筹着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之路,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和学术环境,学校的各类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在事业中吸引人才

吸引人才的关键靠和谐的环境和宽松的事业发展空间,这是南京工业大学所有领导的共识。有了这样的认识,该校筑巢引“凤”,筑巢养“凤”,不拘一格降人才、进人才、用人才。

十多年前,刚刚三十出头的青年教授徐南平、许仲梓、陆小华等人在各自的学科领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学校破格晋升他们为博士生导师。这一打破论资排辈的举措在江苏产生了强烈反响。如今,当年一大批高水平的青年教师都已成长为学校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学校也尝到了“人才”带来的甜头。

全国人大代表、博士生导师张红教授告诉记者:“当我还是一名普通青年教师时,我建议学校开办热能动力工程专业,没想到这个建议很快被学校采纳。这种被承认、肯定的感觉增强了我工作的动力,让我们更有工作的激情。”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许仲梓教授回忆起到学校工作的经历也感慨颇深:“学校对我们一贯的支持和理解,形成了一个心情愉快的工作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我们很轻松。”

江苏一位领导曾对南京工业大学给予高度评价:“学校的领导用超常规的支持和人性化的关爱赢得了全校教师的认可和信任,调动了各类创新人才的工作热情,这样的做法值得肯定。”

在创新中留住人才

“任何一所大学,要想得到社会的认可,就必须不断的创新。离开了创新,大学就失去了个性和活力,也就失去了人才的凝聚力。”党委书记王卓君教授这样告诉记者。2006年元旦,该校党政领导在致词中阐明了新的改革与发展目标:以创新求发展,以特色争一流,实施创新工程和人才工程,向创新型大学迈进。

“不管是自己培养的,还是引进的,都是人才。人才扎堆才能做出成绩,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十五”期间,该校实施了青年教学名师、学术带头人、课程带头人和学术团队培养工程。学校每年都会花费近百万元,用于资助青年教师出国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把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与优秀学术团队的培养结合起来。近年来,该校从海外以及国内著名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100余名,包括洪堡学者、英国《自然》杂志论文撰写者等,学校创造各种条件让他们很快融入到学校整体环境中,为建设创新型大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此外,该校还注意发挥尖端人才的“造核”功能和“聚核”功能,搭建科技创新平台,积极鼓励学科内、跨学科群以及与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联合组建科研团队,承担国家需求的重大科研项目,提升学校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