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播撒希望的种子

2006-04-0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练玉春 我有话说

走进北京农村,人们会发现,在几乎每个村庄、每户农家的身后,都有北京教育工作者积极而忙碌的影子。而一直以来,在京郊广袤的田野上,首都教育始终在默默地为农村播撒着希望的种子。

“教育,一个都不能少”

“鱼香肉丝、宫爆鸡丁、炖鱼……我都学会了。”67岁的张凤山,是北

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菱角村的村民。说这话的时候,她正在门头沟中等职业学校的热菜部观看她“师傅”、高级厨师马春乐演示四川名菜“麻婆豆腐”的烹制过程。

已经为家里人做了50多年饭菜的张凤山,仍然愿意赶四五十里地来学习她熟悉的厨房功夫,原因就在于她家去年也开始做餐饮休闲的“农家乐”。而自感厨艺枯竭的她,知道要吸引更多客人,自己的厨房本事,还需要“提高提高”。大队干部通知说,这培训班不仅免费,还车接车送、管午饭,张凤山就报名当了学员。

而在门头沟区教委副主任王东生的眼里,可不只是烹饪培训班要吸引这些大妈大婶,他希望更多的培训班教给更多的山里农民更多更新的技能,在他看来,也有办法做到这一点:

“我们的办法就是‘一校挂两牌’。从2002年起,区内学校平时进行正常的教学,其余时间都用来进行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培训农民。做到了‘教育,一个都不能少’。”

于是,门头沟区71所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在原来的校牌旁边又挂上了“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或者“成人学校”的标牌。妙峰山民族学校校长姚存就壮大了“队伍”,方圆110公里、17个自然村的村民都成为了他的“学生”。

“大学校长名片送到农民手中”

“每次下农村,我都带上满满一盒100张名片。有时候,一堂培训课下来,名片就被农民要个精光。”北京农学院院长王有年教授一到农村,就感叹自己的名片不够用。

王有年是果树研究的专家,北京农学院是北京市属唯一一所农林本科院校,而北京市平谷区是闻名全国的水果生产基地。于是,来到平谷区各个乡镇村庄的王有年和北京农学院的师生们拿起了锄头、果枝剪、喷药筒,而拿着院长、教授、博士的名片的农民,管这些来自大学的人叫作“三农院长”、“三农教授”、“三农博士”。

农学院规定:一年之中,在农村250天以上的教师,即使没有发表专业论文,只要在农村做出了实际的工作,得到了农民的满意,也可以提升教师的职称。而每个周二、周三,是北京农学院的“无会日”,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教师有时间下乡,做技术指导、做项目课题研究。

2005年,北京农学院和平谷区产学研全面合作协议签署,更把下乡当过农民的王有年“服务农民”的理想从果园推向整个平谷农村。

大华山镇苏子峪村成为这一全面合作的首先受益方。经农学院专家工作组前后8趟、80多人次的实地考察,一个星期不分昼夜的起草、修改、定稿,长达70多页的《苏子峪村区域发展整体规划》摆上了北京市和平谷区领导的案头,1000多万元的基本建设经费随之定向飞落苏子峪村。每提到这事,村支书张国全就一句话:“王院长和农学院为咱苏子峪村造福呢!”

大学生落户在农家

“‘一村一个大学生’计划,圆了我的大学梦。我还可以把自己学到的东西直接用到家乡。这让我很有成就感。”25岁的乔书锦,高中毕业后在平谷区西沥津村村委会工作。2005年,“一村一个大学生”项目在平谷区开始推行。乔书锦抓住机会报了名,就读行政管理专科。

一年多来,每两个星期,乔书锦就要到10多里外的北寨村学习基地,和另外54名同学一起集中学习。虽说路很远,但乔书锦觉得自己的梦想更近了。

“我原来在村里,只是提些意见,学习之后,开始提一些专业建议了,像本村环境保护、村容村貌治理。我自己觉得对工作帮助挺大的。”

北京市还吸引着更多的高校大学生落户到农村来。年初,北京市启动了“大学生村官”计划,用优厚的待遇、优惠的条件在北京各高校中招聘大学生村干部。在应届毕业生中引起了轰动。2000个名额,有1万多名大学生报名竞争,让北京市的教育官员都有些始料未及。

作为这一切工作的策划者、协调者和指挥者,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和北京市教委最近成立了由教委主任为组长的“加强北京市郊区农村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立时就提出: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农村工作和农村教育各项措施落实。

不言而喻,任务是艰巨的。但北京市的决心同样坚定:北京的教育资源必须投放到北京农业发展、农民培养、农村建设之中去,这项工作已经开始了,而且会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教育兴,则当兴农业。这本是一个不可割裂的进程。这个进程必然建设出北京的新农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