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加快环城游憩带建设 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2006-04-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叶文 张敏 张一恒 我有话说

环城游憩带的形成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乡发展呈现出面(大中城市)和点(城市周围村镇)相互渗透的发展格局。在这个相互渗透的发展过程中,大中城市周围形成了一个城乡交融、互动的空间地带,即城乡交错带。这一地带由于城市居民的频繁出游而逐渐

形成环城游憩带。从环城游憩带的空间特性及其对城乡结构特殊作用的角度,可以将环城游憩带理解为城市向乡村过渡的互动空间,这一空间是形成经济、人力资源、信息等层次体系和梯度空间的核心部分。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城市居民经济收入大幅度增长,闲暇时间不断增加,城市居民对闲暇消费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城市经济发展带来的城市环境污染以及城市高密度的人口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城市居民开始向往一种远离城市、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旅游方式。环城游憩带以其较低的人口密度、较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满足了城市居民亲近自然、体验文化的旅游需求,使城市居民向环城游憩带频繁出游。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新农村的各项软硬条件将不断完善,这也为环城游憩带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环城游憩带的互动机制

环城游憩带是一个由城市向农村过渡的地带,由于其特殊的空间位置,使其成为了一个较为开放的城乡互动空间。

经济互动主要表现为通过环城游憩带旅游的发展,城市旅游者在当地的各项旅游消费,不仅能增加当地收入,也将城市中更多的物质信息带入农村,使城市的经济的增长部分转移到农村,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而农村的传统产品(如农产品、土特产品、手工艺品等)也突破了现有的流通渠道,通过城市旅游者,流出农村,进入城市。

文化互动主要表现为在旅游活动的过程中,城乡居民相互交流、沟通的机会增多,各自所拥有的文化元素相互交融。农村居民将会接触到更多新的、先进的文化元素,城市居民也在旅游过程中受到农村传统文化的熏陶,由此逐渐缩小城市与农村在文化意识方面的差距。

资源互动主要表现为环城游憩带的发展促使政府、企业等将城市资源用于建设和完善旅游发展所需的各项基础设施。资源从城市部分反馈回农村,改变资源集聚城市的现状,形成城乡资源配置良性互动的局面。

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城市旅游者频繁进入环城游憩带开展旅游活动,而旅游的发展也吸引着更多的当地村民以及坝区农村和山区农村劳动力进入环城游憩带,或通过环城游憩带进入城市,从事旅游或其他行业的工作,由此形成城乡人流互动。

环城游憩带的互动机制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1、促进城市要素流向农村,以城带乡改善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

在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在云贵高原等地,城乡逐渐形成了城市――城乡过渡带――坝区农村――山区农村的空间结构。城市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和完善的交通设施,是一个现代信息快速流通、聚集的开放空间,经济较为发达。城乡交错带是一个既面向城市,又面向农村的开放空间地带,是城乡信息交融、互动的活跃区域,发展潜力较大。而在中国西南高原地区的坝区农村和山区农村开放度较低,城乡要素互动性较差,经济、文化发展比较落后。

环城游憩带的资源互动机制,使城市资源流入城乡过渡带,改善其交通、通讯、文化等基础设施,在满足旅游发展的同时也满足了农村对生活基础设施的需求:通过城乡交错带的快速发展,直接影响坝区农村的各项建设,在坝区农村形成新的环城游憩带。由此将形成城市向城市交错带扩展,城乡交错带向坝区农村扩展,坝区农村再向山区农村扩展的层层推进过程,最终通过环城游憩带的发展,将城乡资源合理利用,以城带乡加快整个新农村的建设。

2、改变农村二元经济结构,为新农村建设奠定经济基础。

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而环城游憩带建设所带来的经济互动,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拓宽农村的增收渠道,农村居民通过提供各种旅游服务和旅游产品而增加收入。旅游的发展将推进农业结构的调整,特色农业、绿色食品、生态农业等得以积极发展。而经济互动促进了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建设,使许多农产品直接通过旅游流向城市。因此环城游憩带的建设将促进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缩小城乡经济差距,缓和经济刚性梯度结构。

3、有利于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改善城乡人口的平等就业环境。

环城游憩带的建设不仅可以吸纳许多当地以及坝区和山区农村的劳动力进入与旅游相关的行业,推动大量的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还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出更多适合于城市工作的农村劳动者,为他们进入城市工作奠定基础,由此改善城乡人口的平等就业环境。

4、促进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培养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型农民。

环城游憩带形成的城乡互动,一方面,现代科技、经济、文化、管理等方面的信息通过旅游传入农村,农村居民在开展旅游服务的过程中,不断接受新观念、新知识,学习新技能,从而提高了自身各方面素质。另一方面,旅游的发展必将带动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文化娱乐活动的丰富。在满足游客需求的同时,改善和丰富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

5、有利于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开发与保护问题。

单纯的开发建设很容易破坏当地的资源、生态环境以及传统文化。通过发展旅游,使当地资源、环境和文化的价值更为突出,当地人民和政府在从旅游中受益后,对保护会有更高的积极性。为了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村庄规划和农村人居环境的合理工作会受到有关政府部门更多的重视,富有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村落、民居等资源也将得到有力的保护。

综上所述,环城游憩带的建设在促进城乡之间经济、文化、信息交流的同时,缩小了城乡经济、文化、意识形态以及价值取向间的差距,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认同感,模糊了城乡边界,减小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刚性。因此,加快环城游憩带建设是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缓解城乡矛盾、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新渠道、新思路。以环城游憩带为代表的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最终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作者单位:西南林学院生态旅游学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