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三大约束条件下的企业选择

2006-04-18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第二期

缘起

进入“十一五”以来,我国企业也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国内市场需求增长将继续滞后于生产能力增长,产品出口仍将受到多种经济与非经济因素的制约;包括煤炭、石油、稀有金属等在内的各种非再生资源的供应继续趋紧,资源缺口严重;劳动力、原材料、燃料和动力、场地使用费等各种要素的价格不断攀升,高成本时代日渐逼近。受此影响,我国企业的未来发展将直接受到有效需求不足、资源供应趋紧、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的约束。面对如此格局,我国企业如何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做出适宜的战略选择,不仅关系到每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关系到整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

企业发展需要正确的战略选择,同时,企业总是生存于一定的社会基础之中,需要对企业的外部环境进行研究,因而也需要对企业生存的相关政策进行研究。现在我国大学里专门研究企业某个职能的系较多,但缺少将企业作为整体研究的院系。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新设立的企业战略与政策系(这在全国高校据悉还是第一家),以著名经济学家魏杰为首的研究团队,多年来致力于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研究,在企业战略管理、企业领导力、企业联盟与竞争、公司精神管理、公司治理、企业产权制度等方面都有不少建树,发表了一批有份量的论文和论著,部分论著在短短几年内重印十次之多,企业界反映强烈。其中,魏杰教授先后出版了《企业战略选择》、《企业突围》、《企业前沿问题》等九部相关著作,金占明教授的《战略管理――超竞争环境下的选择》被众多高校、培训机构和企业作为必读教材。目前,该系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结题三项、在研五项。

本期“经济学前沿视界”走进清华园,围绕“三大约束条件下的企业选择”这一主题,邀请以魏杰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就此展开讨论。

新时期我国企业战略转型的基本思路

李东红

在“十一五”期间,面对有效需求不足、资源供应趋紧、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等三大约束,我国企业如果继续走低成本、高消耗、低附加值、粗放式经营的发展道路,不仅无法获得新的优势,而且会丧失已有的局部优势,我国企业唯有适时进行战略转型,才能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我国企业的这一历史性的战略调整,着重需要实现八大转变。

从主要立足国内市场转变为面向全球

近年来,在“走出去”战略的驱动下,一些企业已成功走出国门。但总体来看,绝大多数企业仍然只是立足国内市场配置资源和提供产品与服务,这使企业直接受到市场空间不足的制约。因此,各类企业都应树立全球视野,在巩固国内市场已有地位的同时,借助增加出口和海外直接投资等方式,向他国乃至全球市场提供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拓展生存空间。同时,企业要努力从全球市场获取所需的各种资源,提高要素投入的质量和资源配置效率。即使是那些最终定位于国内目标市场或完全从国内市场获取资源的企业,也应从全球竞争的高度、在充分分析国内外竞争格局后做出最优或满意选择。

从低成本导向转变为高附加值导向

20多年间,在同来自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竞争中,我国企业最大的优势就是低成本。在全球许多国家消费者心中,“中国制造”已成为廉价品的代名词。近年来,我国企业的低成本战略在国际市场上屡屡受阻,遭到许多发达国家政府、企业、工会等的围堵。而且,低成本导向使许多企业长期在产业低端市场徘徊,投资回报率低、抗风险能力差。随着高成本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发现,借助低成本谋求竞争优势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我国多数企业今后只能依靠高附加值的产品获取竞争优势,把企业生存和发展建立在领先知识与技术的基础之上。

从单纯追求规模扩张转变为追求综合竞争力提升

经济规模普遍偏小,一直是我国企业的劣势之一。例如,以2005年《财富》杂志评出的全球企业500强和同一年中国企业联合会评出的中国企业500强相比较,中国500强的平均资产规模仅为世界500强的5.61%,年平均营业收入仅为7.3%。经济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企业的竞争力,扩大规模,培育一些可以与跨国公司相抗衡的大型、特大型企业,仍是今后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但是,经济规模与竞争力之间并非简单的正相关关系,规模大的企业未必竞争力强,单纯追求规模、甚至盲目扩张会直接削弱企业竞争力。我国企业必须改变过分强调扩大经营规模的做法,在“做大”和“做强”之间,优先选择“做强”,把“做大”作为“做强”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从经营严重同质化转变为高度异质化

价格战是我国许多企业经常使用的竞争策略。任何一个产业,只要有一个企业获得了成功,便会有大批企业蜂拥而至,结果导致市场供求失衡,激烈的价格战时有发生,产业市场环境恶化,企业竞争力普遍受到削弱,不少企业陷入困境。不可否认,向获利水平较高的产业移动,是企业发展中的重要选择。问题在于,无论是产业中的现有竞争者,还是新进入者,都应避免提供过分同质化的产品与服务,努力挖掘顾客丰富多彩的潜在需求,想方设法向市场提供独具特色的优势产品或服务。

从简单模仿转变为自主创新

在企业自身规模小、技术基础薄弱、人才稀缺、管理落后的情况下,模仿不失为一种快速缩小同领先企业之间差距的有效途径。不过,模仿只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有效,特别是在与领先企业之间存在巨大技术差距时更是如此。随着跟随者与领先者之间差距的逐步缩小,模仿的积极作用在减弱,消极作用却不断增强。因为,一贯的模仿战略将使后进企业对领先企业形成依赖,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领先者并不会把最新的技术和管理知识提供给模仿者的情况下,后进者将长期处于劣势地位。当前,全球超过70%的先进技术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跨国公司依靠其掌握的核心技术,通过建立产业技术标准、构筑产业进入壁垒、垄断高端产品市场、收取高额专利技术使用费等方式,在全球竞争中处于明显优势地位。为了打破这一格局,我国企业必须背水一战,加大技术创新方面的资金和人才投入,在跟踪、学习的基础上开发出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新技术,获得相对持久的竞争优势。

从产业发展前景导向转变为核心能力导向

当前,我国许多企业规模不大,却同时在多个业务领域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这是过去追求企业高速扩张的结果。在市场竞争并不十分激烈的情况下,同时选择进入多个产业、甚至进入多个高度不相关的领域,确实能使企业在一段时间内快速成长。但这样的企业很容易因资源高度分散、业务间无法形成协同效应、核心能力难以形成和共享而走向衰落。因此,所有高度多元化的企业,都应努力收缩战线,以培育、巩固、应用独具特色的核心能力作为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对于单个产业能够提供足够成长空间的中小型企业,应优先选择在单一业务领域做专、做精,首先成为产业中的“小巨人”,培育出自身的核心能力,之后再考虑进入其他业务领域;对于必须依靠多个业务领域确保发展空间的大型、特大型企业,要剥离高度不相关的业务,在有限且相关的业务领域中逐步培育出强大的核心能力,并在相关业务之间大力促进核心能力的转移和共享,最大限度发挥核心能力的潜在作用。

从高度纵向一体化转变为谋求产业链局部优势

尽管纵向一体化具有保证原材料供应和销售渠道畅通、节约供给与销售环节的交易费用、在上下游业务之间形成协同效应等优势,但是当前,在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出现越来越多的专业化公司的情况下,高度纵向一体化经营的公司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将不得不面对规模庞大、技术先进的专业化公司的强有力竞争。而且,当企业在产业链的不同环节拥有的生产能力出现不平衡、在内部生产单位提供的产品无法与外部商家提供的产品相媲美时,纵向一体化不仅无助于企业节约成本、改进质量和提升服务,而且会削弱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因此,我国众多传统上推行高度纵向一体化的企业,必须考虑放弃无法形成明显优势的部分业务,把它外包给更加高效的专业化公司,专注于自身最擅长、对谋求市场优势地位最为重要的若干产业链关键环节,集中优势资源在局部环节形成独具特色的核心能力。

从加工制造制胜转变为品牌制胜

我国已成为全球制造大国,我国企业的加工制造能力有目共睹。但企业的品牌知名度普遍不高,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有限。我国还没有培育出家喻户晓的世界名牌企业,很少有企业能在他国市场拥有大批忠诚的顾客群。《商业周刊》推出的2005年度“全球知名品牌100强”中,我国没有一家企业入选;在世界品牌实验室同年评出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中,也只有海尔一家位列其中。未来发展中,我国企业必须在强大的加工制造能力中注入领先技术与知识,以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为载体,坚持一贯的高品质承诺,逐步打造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品牌。

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才是真正的企业

――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魏杰教授

本报记者孙明泉张雁

记者:说到企业,很多人认为只要根据《公司法》在工商管理部门成功注册,就是一个企业。但这想必不会是你们对企业内涵的理解。您认为什么样的企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

魏杰:对于创办和经营企业的人来说,获得法律形式上的企业比较容易,根据《公司法》在工商管理部门成功注册了一个企业的时候,那么法律形式上的企业就诞生了。但是这个企业能不能生存下去,就不仅仅取决于法律上是否允许它存在,而是取决于企业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因为任何一个企业若没有自主创新能力,就必然会被市场淘汰。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能否真正生存的关键性条件是自主创新能力,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因此,法律形式的企业的生存标准是企业必须符合《公司法》,而真正意义的企业的评价标准则是自主创新能力。

记者:我国经济发展目前遇到了三大约束,即需求约束、成本约束、资源约束。企业该如何应对这三大约束?人们的普遍看法是企业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但如何提高竞争力,人们见仁见智。我们很想听听您的见解。

魏杰:我认为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并不是企业某个方面的提升就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因而我国企业应该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我认为全方位地提高竞争力涉及到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制度安排,二是企业战略选择,三是企业文化塑造,四是企业社会定位,五是企业哲学积淀。

记者:您的界定涵盖面更宽,颇有新意。只是这五个方面中,哪一个是更重要的影响因素?

魏杰:恐怕首先是要取决于企业制度创新。企业制度是企业赖以存在的体制基础,是企业及其构成机构的行为准则,是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是企业高效发展的活力源泉,是企业有序化运行的体制框架,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体制保证,因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有赖于企业制度的创新。

企业制度包括六大内容:第一,企业产权制度,包括产权清晰、产权组织体系合理、产权顺畅流动等内容;第二,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包括对人力资本的激励及约束等内容;第三,企业组织结构,包括依据财产制度原则及经营需要原则所设置的各种组织机构的运作及相互关系等;第四,企业管理制度,包括企业管理模式选择及管理方法创新等;第五,企业人格化制度,包括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及人与企业的相互关系的组合等;第六,企业契约制度,包括企业契约制度的内容及实现方式等。因此,企业制度创新应从上述六个方面来进行。

记者:企业制度创新对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确实很重要,但企业战略显然也有很大的作用,从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角度来看,企业战略选择又包括哪些内容?

魏杰:企业战略是决定企业经营活动成败的关键性因素,是企业实现自己理性目标的前提条件,是企业长久、高效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企业充满活力的有效保证,是企业及其员工的行动纲领。因此,企业要提高竞争力,就必须进行正确的战略选择。

企业战略选择包括六大内容:第一,企业产业战略,包括企业对产业的选择及企业产业结构的选择等;第二,企业市场战略,包括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的机制及企业对市场走势的判断等;第三,企业资金融通战略,包括资金融通的机制及资本经营方式等;第四,企业技术战略,包括企业技术创新方向的选择及技术创新资金的筹集等;第五,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包括基于人权的人力资源战略及基于利益冲动的人力资源战略等;第六,企业国际化战略,包括企业产品国际化及资本国际化等。

记者:那么塑造企业文化的作用又在哪儿呢?

魏杰:战略选择是重要的,但离开企业文化也不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实现企业制度和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保障,是企业制度创新与经营战略创新的理念基础,是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是企业行为规范的内在约束。因此,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就必须塑造自身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包括四大内容:第一,经营性企业文化,包括内在诚信理念及能动性创新理念、多层次性品牌理念、有效竞争理念、自觉性法律理念、快速应变理念、比较优势理念等;第二,管理性企业文化,包括人本主义管理理念及有序化管理理念、权责利对称理念、高效率性管理理念、互动性管理理念、共享共担性理念等;第三,体制性企业文化,包括差别理念及契约理念、忠诚理念、团队精神理念、敬业进取理念等;第四,转型性企业文化,包括公平公正理念及和谐社会理念、新型工业化理念、科学城镇化理念等。因此,企业应该从上述几个方面全方面提升自己的企业文化。

记者:上述讨论是限于企业内部的,企业提高竞争力显然还必须考虑外部问题。

魏杰:当然。企业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基础上的,因而企业必须要处理好同整个社会的各种关系,这是企业生存的社会基础,任何企业都必须处理好和社会的关系并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可以说,企业能否处理好自己同社会的各种关系,既是企业能否生存的前提,也是企业能否具有竞争力的基础,因此,企业的社会定位是极其重要的。

企业社会定位包括七大内容:第一,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包括企业如何处理与政府的关系和企业影响政府的渠道等;第二,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包括企业如何尊重市场和选择市场等;第三,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包括企业与社会的各自责任及企业如何实现对社会的责任等;第四,企业与宏观经济的关系,包括企业如何分析和应对宏观经济对自己的影响和变化等;第五,企业与产业的关系,包括企业如何选择产业和产业如何选择企业等;第六,企业与社区的关系,包括企业如何选择社区和如何承担社区责任等;第七,企业与环境的关系,包括企业如何保护环境和如何治理环境等。

记者:记得您在一次研讨会的发言中,强调企业哲学也是企业极为关键性的问题,并认为其重要性无论怎么说都不过分,说它涉及企业的命运,是企业生死攸关的根本性问题。那么您认为企业要提高自身竞争力,应如何形成良好的哲学思想?

魏杰:企业的制度设置及所有经营行为,都最终来自于企业哲学,而且企业战胜各种诱惑,战胜困难和战胜自己,都是依靠自己的哲学。企业哲学包括七大内容:第一,立身哲学,包括企业如何对待财富和如何对待诱惑、如何对待选择、如何对待环境等;第二,差别哲学,包括产品差别和服务差别及技术差别、成本差别、价格差别等;第三,资源哲学,包括创造资源和控制资源、组合资源、使用资源、配置资源等;第四,共赢哲学,包括与社会价值共赢及客户价值共赢、竞争价值共赢、发展价值共赢等;第五,生存哲学,包括生存与生存基础的再造等;第六,危机哲学,包括反危机与危机管理等;第七,用人哲学,包括用人哲学的原则及用人中的辩证关系等。

创新与创业

张帏郑徐兵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立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发展,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

创新事关全局,从大的方面讲,只有创新才能实现整个国家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获得竞争优势,从而保障国家的战略利益;从小的方面讲,创新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领先地位的主要手段,没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是不能持续赢利的,可能做大,但绝不可能做强。

创业激励了创新,创业企业对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现代产业发展历史来看,创新型创业企业创造了新的技术、新的行业和大量新的就业机会,例如半导体、计算机、互联网等行业的发展就与创业密不可分。而且,一个地区的发展,也是和创业密不可分的,例如硅谷的发展史就是企业尤其是创业企业进行技术开发与市场应用的历史。

近年来,我们逐步认识到创新和创业的高度重要性,并且在鼓励创新和创业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总体而言,我国企业还缺少核心技术。虽然我国的加工制造业的规模已经很大,但是在计算机、汽车、手机、相机等行业的企业一般都缺少核心技术,许多高科技行业的命脉仍被国外公司控制。技术方面的不足,使得我们的企业只能在国际分工中从事一些低附加值的工作,在全球市场上处于被动地位。第二,对商业模式创新不够重视。我国的企业不仅在技术上落后于国外厂商,而且在商业模式上也有很大差距。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不够重视,使得我国企业没有形成完整的支撑技术创新的价值链,不能很好地实现商业价值。第三,我国绝大多数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有效、活跃的创新主体。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普查资料,2004年我国具有相当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中,只有11.9%开展科技活动,相当多的企业连基本的技术吸收能力都不具备,这就缺乏成为创新主体的基本条件。第四,产学研合作缺乏有效的实施途径,具有较强技术能力的重要机构如大学、科研院所等和企业之间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分工和互动,大学和科研院所的衍生企业也面临着种种问题。第五,没有把创业和创新有效地结合起来,以创业促进创新,相当多的技术发明根本没有进入市场。第六,创新和创业的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不够健全,缺乏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鼓励创新和创业的政策缺乏系统性。

针对目前我国企业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

――重视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结合,促进技术创新成果更快、更好的转化,提高技术创新的商业效益,使企业获得更强的竞争力。麦肯锡咨询公司的专家迈克尔・内文斯指出:“虽然硅谷在技术创新方面闻名于世,但商业模式的创新同样是硅谷取得惊人经济成就的重要原因。”因此,商业模式创新同样值得重视。

――要使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因为相对于非赢利机构(主要是政府所支持的科研机构)而言,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竞争压力和内在盈利动力是它创新的两大驱动力,同时企业有贴近市场、洞察需求变化的优势,所以应该是创新的主体。为了使企业真正成为有效、活跃的创新主体,技术力量薄弱的企业必须提高技术吸收能力,有一定技术能力基础的企业要努力加快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同时,需要进一步完善内部的创新激励机制,形成良好的创新文化。

――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分工合作,实现良好的产学研互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要建立风险分担和收益共享机制,完善技术转移和合作开发机制。

――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促进自主创新。知识产权制度是激励自主创新的法律规则,知识产权管理则是实现自主创新的必要手段。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一方面是政府要保护知识产权,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另一方面是企业要保护和利用好自己的创新成果,使之成为有商业价值的知识产权。

――为创新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在税收政策上,为国内企业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主要是统一企业所得税,同时在增值税抵扣方面考虑创新活动的特殊情形,制定促进创新的办法。例如用于研发的设备可以加速折旧,对于一些优先发展行业,一定价值额度内的设备可一次或分次摊入管理费。政府采购政策应起着鼓励创新的作用,在国家重要工程或项目招标建设过程中,政府应优先采购自主创新的产品,并为其技术水平提升提供机会。再次,调整进、出口税收政策,降低自主创新所需设备的进口关税,鼓励创新产品的出口。在产业政策中,应体现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投资项目的备案、核准向自主创新和自主开发的自有品牌产品倾斜。

在继续重视技术创新的同时,我们还必须重视创新和创业(包括创建新企业和公司内创业)精神的有机集成。弘扬创业精神、健全创业机制、完善创业环境,进一步完善支持创业的法规政策,大力加强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创新与创业结合(特别是需要尽快改善相应的激励机制)、发展支持创业企业的专业化商业服务机构,尤其是要大力加强孵化器(特别是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建设,使之成为技术商业化的平台、大学和科研院所技术二次创新的平台、成熟企业二次创业的平台。进一步完善创业投资和融资体系,缓解创业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瓶颈,并通过创业投资家的帮助参与来改善创业企业的治理和管理。在积极吸引有丰富经验的国际创业投资机构参与我国创业投资业的同时,要努力为本土创业投资机构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培养出更多既熟悉国际规范、又了解中国国情的优秀创业投资家,争取培育出一大批优秀的创业企业,从而带动我国创业企业整体素质和水平的提升。加强创新和创业教育,使它成为大学生和研究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同时也要通过创新和创业教育,增强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和创业意识,提高其创业能力,尤其是捕捉更好、更大的市场机会的能力,并尽可能避免简单重复前人所走的弯路,以提高科技创业的成功率。

别具特色的学术午餐会

清华大学的企业战略与政策研究团队,每逢周五都会共进简单的午餐,共同探讨学术问题、交流教学与科研的心得。这里撷取几束学者的“思想火花”:

砖块理论与企业竞争中的阳光心态

吴维库博士:一块砖,参与到一面墙的构造时,会受到挤压。参与的是小平房,挤压小一些;参与的是高楼大厦,挤压会很大。不想受挤压,最好是到草坪上去,不过,那会被当作垃圾。置身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犹如一块砖,都要受到挤压。组织规模越大、实力越强、成长速度越快,受到的挤压也越大,于是,许多企业常常感觉到被边缘化了。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不能改变事情就改变对事情的态度,把挤压当作正常!以阳光心态思考,自己也在挤压别的企业,被挤压的企业就是你的支撑力。没有这种挤压和支撑,企业将无立足之地,企业就是在挤压与被挤压中获得生存与发展,这就是竞争。

在包容极端与反对肤浅中追寻企业成长的本质规律

郎立君博士:为什么要包容极端?因为世界上只有少数、甚至极少数人成功了,可以说是“极端”的人成功了。大多数人的观点往往是生活的起点,而不是领先的基点。为什么反对肤浅?因为肤浅与事物的本质不符,无深度、无思想,无以激发他人的学识或反思,无法有效指导实践。追寻中国企业持续成长的本质规律,需要在企业实践中苦苦求索,需要从传统中取其精华,也需要在水土不服的西方思想中凝炼有价值的智慧。而要实现如此宏伟目标,唯有在包容极端与反对肤浅中大浪淘沙始获金。

背景链接:

经济学家与管理学家优势互补

在我国大学院系的设置中,似乎没有看到过企业战略与政策系这样的设置。清华大学为何设置这样的系?魏杰认为,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活动的运行主体,是GDP的创造者、税收和就业机会的创造者、产品与服务的创造者,而且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力也表现在企业身上,需要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不能只研究企业的某个职能;企业需要有管理学家的研究,也需要有经济学家的研究;企业总是生存于一定的社会基础之中,需要对企业的外部环境进行研究。因而设立这样一个系,将管理学家与经济学家组合起来,有利于推动对企业的全方位研究。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