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论点摘编

2006-04-18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英语世界如何面对中国古代经典

英语世界或者说西方学者如何面对中国古代经典?对这一问题的解答,可以为当代中国学者如何面对中国古代经典提供参照。为此,《求是学刊》2006年第2期发表了一组西方学者如何面对中国古代经典的争鸣文章。陈汉生在《理解性阅读》一文中强调,他对

中国古代经典的哲学解释并不是将西方哲学的某些特定学说、概念、问题或任何别的内容强加到中国古代经典,而只是想用分析哲学的方法对这些经典的意义、句法和解释作出尽可能完美,即符合其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说明。安乐哲则在《超越世界汉学的哲学黯淡》一文中提出其对中国古代经典的实用主义理解,着力批判了先前比较流行的对中国古代经典的基督教理解,认为这样的理解与中国古代经典的精神格格不入。这就是说,在陈汉生和安乐哲看来,他们对中国古代经典所作的分析哲学和实用主义的解释完全是从中国古代经典出发的,因此不是在“六经注我”。另一方面,在反对陈汉生和安乐哲对中国古代经典的哲学解释时,莫卡德的《解读的衰落:美国汉学的“哲学转向”》一文也明确地指出,他只是反对对当代哲学的狭隘理解,并用这种狭隘的哲学观去解释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但他并不反对对中国古代经典的任何哲学解释。在他看来,历史实证主义认为可以将“庄子的原意”在原始经典中筛选出来的看法,乃是一种严重缺乏诠释学想象力的表现,因此他也并不是倡导那种与六经注我相反的我注六经模式。因此可以看出,本组文章的作者都同意:一方面,不能将一种外在的西方哲学观点硬套到中国古代哲学经典;另一方面,也不能天真地认为,可以摆脱所有哲学的“先见”去探讨这些经典本身的观点。如此看来,他们实际上所争论的似乎不是如何对待中国古代经典的方法论问题,而是究竟用什么样的西方哲学可以更好地解释这些经典的问题:在陈汉生那里是分析哲学,在安乐哲那里是实用主义,而在莫卡德那里则是当代欧陆哲学。

消费时代的审美趣味

范玉吉在《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撰文指出,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消费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所有的审美都不是源自生命的内在需求冲动,消费时代的审美看似是一种由极大丰富的物质产品给予的自由选择,但实质上这种审美却并不自由,每个人都是被欲望所束缚的带着镣铐的舞者,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审美趣味都有虚假性。文章在分析了以欲望为特征的消费社会逻辑后,指出了传媒对人的欲望塑造和对需要的遮蔽,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现代传媒所生成的传媒无意识,以及传媒无意识在影响人们的审美趣味时所起的作用。

美育并非只是“美”的教育

王元骧在《学术月刊》2006年第3期撰文认为,审美教育的内容不等于艺术教育,它包括从现实生活中所获得的一切具有审美价值的情感体验在内。凡是立足于感性对象和个人趣味,又能实现对个人欲望的超越,使人达到感性与理性、个人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而进入生存的自由境界的内容,都属于审美教育所要培养的情感。它是由美(优美)感和崇高感两方面所构成的。所以,要造就健全的人格,除了美的教育外,还需要崇高的教育。只有同时兼顾这两者,我们对美育的理解才是完整的。

刑法学的西方经验与中国现实

周光权在《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撰文认为,我国刑法学面临改造理论体系与增强问题意识的双重使命,为此,进行跨文化的刑法学研究是必要的。西方国家在刑法理论发展上有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包括法官解释刑法,坚持刑法客观主义,刑法学方法多元化,问题思考与体系思考等。与之相对应,我国刑法学发展过程中却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实践反对理论,体系亟待创新,刑法主观主义色彩浓厚,似是而非的折中说等。作者认为,对我国未来的刑法学理论进行合理化改造有多种可能的路径,即必须以刑法客观主义立场为取向,建构阶层的犯罪论体系,坚持实质的犯罪论,加强对问题的思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