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2005年民族学与人类学的研究

2006-04-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杨圣敏 我有话说

民族学(即“文化人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于20世纪初传入我国以后的近100年来,几经坎坷,近20年来,是一个发展较快的黄金时期。至今,在全国已有近20所高校建立了民族学或人类学系,几十所高校已开

设相应的课程。2000年7月,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的数百名民族学与人类学家在北京召开了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中期会议,是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界全面参与国际民族学人类学学术交流活动的里程碑。2002年,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执委会决定2008年在中国召开第15届世界大会。这标志着中国的民族学、人类学已成为国际民族学人类学界的一支重要力量。

2005年,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成果较多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的基本状况和焦点问题

1、译介国外著作的新趋势与新问题

20世纪80年代,在民族学和人类学恢复的初期,国内学者翻译介绍的重点是通论类和教科书类的著作。90年代以后,中国学者也开始编写出版本专业的教科书。同时翻译的重点则转向了20世纪20年代-50年代的一些经典著作。近年来,中国学者已经更多倾向于重点翻译介绍国外学者更新的当代著作,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来的著作和论文。近年来,西方一些民族学、人类学杂志上的论文几乎可以同步地以中文出现了。同时,也出版了一批对西方民族学著作进行评介的著作。这种评介已经不是单纯的翻译和介绍,而是较多加入了中国学者自己的观点,表明了中国人类学在理论和方法的建设上已有一定程度的本土化积累和信心。

但是,近年来这些翻译介绍的工作,还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就是翻译水平和质量普遍较低,很多翻译生涩难懂,或意思模棱两可,甚至翻译错误。究其原因,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一流的学者已逐渐退出了翻译工作,现在的译者中,一些人缺乏人类学的训练,一些人外文的水平不够,还有少数人受社会上浮躁风气的影响,粗制滥造。2005年,我们还看不到这种情况的明显好转。

2、基础理论与方法的本土化研究成果

最近几年,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界结合中国的国情,结合该学科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和特点,在民族学与人类学基础理论本土化方面的成果较多,而在方法研究上的进展则不明显。

在理论研究方面,较多的成果集中于民族意识、民族认同、民族关系问题,对于如何定义与使用民族与族群的概念,也有较多人发表不同的观点。例如:在有关“民族”的定义和“族群”的认同与关系等理论方面,有较多深入的讨论。其中有学者就民族关系的性质,如何处理国内民族之间的关系以及政府应当如何引导族际关系发展方向的问题提出了很有创建性的看法,也引起了学者们的激烈争论。还有学者撰文分析“nation”(国族)及其派生概念“nationality”(民族)和“ethnos”(种族)及其派生概念“ethnicgroup”(族群)的区别。在“民族”与“族群”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如何使用方面,学者们争论很大,远没有达成共识的迹象。

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研究方面,也有较多的成果。如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与发展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有学者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与建立和谐社会,或与人权法制结合起来进行讨论,并指出:依靠法律手段来解决民族问题是人类的最佳选择。这些新的提法,值得引起关注。可见,近年来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的建设,学界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评价有逐渐提高的趋势。

在民族学、人类学方法的研究上,近年来学者们较多地在实地调查与研究的方法方面进行了探讨。如对口述史方法的讨论,历史学与民族学方法相结合的讨论,信息技术在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的应用,用人类学的质性与社会学的量化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等。这些探讨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趋势,即在研究中多学科的结合与相互渗透已经成为目前进行学术研究的一个大趋势。

(二)应用性与对策性研究

紧密地联系社会实际,从民族学、人类学的角度正确地阐释中国各民族的社会文化,并以此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服务是该学科发展的根本途径。在这种联系实际的研究中,通过对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归纳与分析,才可能不断创新民族学的理论和方法并实现本土化。这也是中国民族学人类学一贯的传统。近年来,中国民族学在结合实际的应用性、对策性研究方面,比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投入了更多的力量,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主要表现在发展问题、环境问题和民族关系等问题的研究方面。

1、小民族调研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由费孝通先生任顾问的“中国22个人口较少民族社会经济发展问题调查与研究”项目。该项目自2000年开始在全国的22个人口在10万以下的民族地区展开调查,2002年第一期调查报告完成并上报国务院。2005年,该项目还在进行之中,学者们一方面配合国家民委和各地方政府落实国家支持的各项发展计划;另外根据对22个小民族丰富的实地调查材料进行理论的总结和著作的撰写,2005年继续有多篇论文发表,并且已有多部相关著作完成,将于今明两年出版。在理论的总结中,最值得关注的研究角度是,在民族之林中,那些人口很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的民族,如何既保持住自己的文化特点,又在经济上获得较快发展,社会、政府和他们自己各应采取什么措施?这样的总结无疑对解决世界数百个类似的小民族的发展道路问题都有借鉴意义。

2、民族发展问题研究

在民族发展问题的研究中,首先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学者们开始重新审视什么是我们所需要的“发展”。

更多的论文讨论的是在现代化和国家西部开发背景下少数民族发展的道路问题。在现代化和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如何维持可持续的发展,如何使传统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如何保护环境,也是学者们较多讨论的问题。

3、全球化与民族关系问题研究

关于全球化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问题,有学者认为应特别注意防止西化,防止民族传统文化的衰落。也有学者指出,应该以一种开方性的态度去对待全球化,在这个过程中,少数民族既要注意传承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要注意不断吸收其他文化中的精华以丰富自己的民族文化。只有这样,民族传统文化才可能具有永不衰落的生命力。对于如何处理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教学的关系,也是2005年备受关注、讨论比较热烈的问题。有学者指出:语言文字是各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民族的象征和标志,其使用情况,特别是相互使用对方语言的情况可以反映族群之间的关系。另一部分学者强调发展国语(汉语)教学的重要性,认为这是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整合的重要途径。

4、宗教问题的研究

关于宗教的性质,宗教在当代社会中的功能,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作用等问题,在2005年的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中有逐渐升温的趋势,但缺少分量较重影响较大的作品。同时,在2005年国内民族学与人类学界召开的一些有关宗教问题的学术研讨会上,不同的观点有相当激烈的交锋。例如,在对宗教社会功能的评价上,到底是起消极作用还是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宗教信条与民族的风俗习惯如何划分,观点歧异明显。在宗教信仰与政治态度的关系等问题上也有一些截然不同的解释。对于民族学与人类学的研究来说,要解决这些争论,关键是要联系社会实际,进行大量实证的调查与案例的积累和分析,才有可能取得更深入的认识。

(三)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术研究不够规范

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主要存在于全国的各所民族院校中,当时曾长期以少数民族的研究为主,因此,民族学往往被等同于少数民族问题研究,学科界限模糊,学术研究不够规范。任何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和学科理论。学界多数学者认为,中国的民族学就是文化人类学。因此,用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规范民族学的研究,是民族学今后发展的必由之路。

2、封闭与盲从的倾向

中国民族学的发展,既需要加强与国外同行的交流,不断从国际学术界汲取营养,也要立足本土,以中国各民族和社会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本土研究的经验积累中逐步发展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目前在中国民族学界的部分学者中还存在着对外封闭,在理论和方法上故步自封、自说自话的倾向;在有的学者中也存在食洋不化,盲目全盘照搬西方学界理论与方法的倾向。这两种倾向都不利于民族学的发展。中国的民族学学者需要树立既不封闭,又不盲从的心态,以早日自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3、原创性成果较少

由于学科基础薄弱,学术研究不够规范和浮躁风气的影响,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研究,经验和资料的积累较多,短期行为较多,低水平的重复性成果较多,实地调查比较粗糙,调查时间短,理论分析比较肤浅,最终导致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原创性成果偏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