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211”给高校带来了什么

2006-04-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邢宇皓 通讯员 黄敏 劲松 我有话说

神舟5号载人飞船总指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北航校友袁家军向北航校长李未赠送神舟飞船搭载的北航校旗。

“211工程”是中国政府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从1995年起开始实施。

“九五”、“十五”期间,“211工程”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产生了一批标志性的成果,高校成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的生力军。

“十五”期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211工程”建设过程中,在包括学校整体条件、重点学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大部分都取得了快速、稳定的科学发展。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中,北航校友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载人航天副总工程师、副总指挥以上高级人才中,北航校友占四分之一以上。

凝练特色

重点学科星光夺目

2005年3月28日,人民大会堂荡漾着国歌的旋律和热烈的掌声,北航教授张军从国家领导人手中领取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证书。

张军主持完成的重大科研项目是“新一代空中交通服务平台、关键技术及其应用”。仅从称谓来看,这个课题就显得非常复杂。确实,破解这一难题的过程,不仅见证了北航信息学科的成就与发展,更标志着我国在空中交通管理领域向前迈出了革命性的一步。

在“新一代空中交通服务平台”建立之前,我国大部分的空中设备,包括空中服务设备,都依赖于国外进口,“七国八制”造成了技术标准各异,代差悬殊,协议繁杂。而且,由于信道密集,话音很容易被干扰,给航空通信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况且,国外公司在线维修的过程中,很容易采集和猎取到重要的数据。因此,变革陈旧的空中交通服务系统,建立新一代空中交通服务平台已刻不容缓。

在张军等新学科开拓者们的努力下,北航抓住“211工程”建设的大好机遇,于短短5年时间里相继建起了“交通运输工程”本科专业、“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硕士点和博士点,并建成了我国第一个民航数据通信及新航行系统实验室与研究基地,成为我国空中交通管制领域高层人才培养基地。张军教授放眼国际前沿,着手建设新一代空天地一体化的空中交通服务平台,实现了空天地、国际化等十多种专用网络互联。通过这个平台,不但可掌握国内飞机的飞行情况,甚至能在实验室里看到其他空域众多飞机的实时飞行情况。在“9・11”撞机事件发生之时,美国境内机场临时关闭,而中国的3架民航客机正从太平洋上空直飞美国,机上七八百人的生命安危立即引起党中央和广大群众的极大关注。正是得益于该空中交通平台,了解了这三架客机的安全飞行情况,及时通报了他们于凌晨降落在加拿大机场的消息。张军说,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民众需要的高质量服务,是科技工作者的欣慰。最近,他被教育部批准为2005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11工程”建设给众多高校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充分施展的舞台。王田苗是北航机器人研究所原所长、国家“十五”“863”计划机器人技术主题专家组组长。近几年他的工作频频“抢眼”,而他和北航众多专家一样低调、质朴。他的实验室里不但有洄游于福建碧波之下、参加了国家博物馆有关中心水下考古工作的仿生机器鱼,有能辅助手术操作的微创脑外科与骨科机器人,有能适应各种环境行走的模块化移动机器人,还有夺得了全国空中机器人大赛固定翼组冠军的能自主飞行的空中机器人等,在海陆空的三个平台上,王田苗教授开辟着中国特殊环境下的服务机器人前沿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基地。在“十五”“211工程”支持下,他开辟了“仿生机构理论与特种机器人技术”这一新的学科方向,建立了北航蓝天创新团队,正在组织参与微小型仿生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工作等。2006年3月,王田苗参与主持的骨科机器人远程手术又获得成功,他和有关医生、专家通过远程骨科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为延安市胫骨粉碎性骨折的28岁农民实施了胫骨骨折内固定术。该项目的实施,对于基层边远地区的医疗单位共享国家大城市医疗专家的知识经验和提高偏远与农村地区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对于北航先进制造技术学科整体的建设发展而言,王田苗博士的诸多工作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这里有学科领衔的姚福生院士、先进制造技术学科带头人周贤宾、刘强教授,还有两位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学者和两位“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他们在学科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创造、引领作用。

北航共有10个底蕴雄厚、特色突出的学校重点支持建设的学科群,其综合实力均位于国内前列,其中8个重点学科得到了“十五”“211工程”建设的支持,巩固了学校在航空、航天、动力、信息、交通、仪器、材料和机械等领域形成的明显比较优势,被注入了开拓发展的动力,并取得骄人成绩。

在教育部和国防科工委的指导下,基于“整体规划,突出重点,加强优势,注重实力,优化配置,协调发展”的学科建设指导思想,北航在“十五”“211工程”建设中,形成了以重点学科为核心,重点学科、主干学科和带动学科相结合的多层次学科体系,促进了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了重点学科特色突出、多学科交叉集成优势明显、学科创新能力发展快速的新局面,基本实现了一批学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目标。“十五”期间,北航在重点建设的8个学科领域共主持微型飞行器力学研究、隐身技术、航空发动机结构完整性和可靠性基础研究等国家重大基础研究6项,参与10余项,主持的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自主创新

引领当今科技主流

获得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的北航常务副校长怀进鹏教授说:“要发展就必须靠创新,模仿只能是跟随,永远成为不了主流。”

2003年2月17日,国家科技领导小组在中南海举办科技知识讲座,邀请怀进鹏教授作题为“网络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的报告。朱?基、李岚清等国务院领导同志和国务院各部门的负责人参加了讲座。怀进鹏教授从网络计算机技术及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方面阐述了发展网络计算机对我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和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讲座利用现场展示及多媒体演示技术,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在讲座中,怀进鹏教授回答了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数次提问。

怀进鹏认为:“计算机这个行当变化很大,我大概每三年就要选择一个新的方向。”这位“连头发丝儿上的热情也能动员起来”的副校长,不断向同行们强调着“创新”二字。据统计,“十五”“211工程”建设的这四年里,北航“211工程”建设项目共获得17项标志性科技成果,都拿到了国家三大奖中的一、二等奖。仅在今年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北航就一举夺得五项国家级科技奖励。

如今,我国发动机领域的杰出科学家陈懋章院士已年近70,仍每天早出晚归,扎根在研究和试验的第一线,有时一人同时操纵着5台计算机在实验室里进行研究和运算。有人开玩笑:他就像纱厂里的一名挡车工。

1999年,陈懋章当选为院士以后,继续率领团队在大小叶片理论和应用方面进行研究,并取得重大突破。法国SNECMA公司得知某些结果后,其副总裁等高层领导先后4次与陈院士联系合作事宜,提出了丰厚的条件。但陈院士首先考虑到这是我国自己独立自主取得的成果,应先用于国内,于是婉言拒绝了法方的请求。目前该项技术正推广应用于几个型号上,以提高部队的装备技术水平。而陈懋章又带队向另一重大创新项目――冲压转子发动机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的研究发起冲击。这个研究团队由能源与动力学院5个学术团队凝练组合而成,陈懋章院士运筹帷幄、精心指导之时,支持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孙晓峰挂起帅旗,申报为2004年度教育部首批批准的创新团队。尽管他们所在的“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保持国内第一的地位,他们却时时感到非常紧迫,因为他们的目标瞄准的是国际先进水平。

“211工程”为科技工作者们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十五”期间,北航的科研总经费到款额超过26亿元,其中千万元以上重大科研项目30余项,在基础性、前沿性研究,重大科技突破以及面向产业应用的高新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方面硕果累累,为国防科技工业和国防武器装备现代化,为国民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作出了直接贡献。

汇聚人才

百川异流终归于海

一流人才是建设一流高校的核心问题。北航的教学、科研大厦就由这许许多多的优秀教师支撑发展。“十五”期间,北航实施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人才强校计划,新增选院士1人,引进动力、信息、制导等领域院士3人,聘任航天、自动化和机械等领域院士3人;引进了“长江学者”王东明、杨威迦和孙伟教授等获得国外终身教职的若干杰出人才,引进了张涛、许小剑、苗俊刚等一批优秀留学回国人才,引进了郑志明、李尚志等一批高级专家。通过培养和引进,学校新增“长江学者”13人,使现有“长江学者”人数达到21名,其中特聘教授19人,并列全国高校第八位。新增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杰出青年人才居全国高校第十五位。产生了以“长江学者”孙晓峰教授、张涛教授为带头人的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和以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黄海军为带头人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

新近被教育部批准为2005年度创新团队的北航“高性能非平衡材料科学与技术”研究团队由留日归来的张涛教授领队,团队主要由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组成,承担着国家重点项目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0余项,取得了多项具有突出创新与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获部级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10余项,授权与申报专利20余项。张涛在日本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独立选定并完成了“高非晶形成能力合金”的研究课题,发现了一系列具有高非晶能力的合金体系,引起国际材料学界的重大关注,获得了日本金属学会论文奖等多项奖励,发表多篇有影响的论文,总计被引用5000多次。张涛加盟北航之后,率领团队将学院的相关研究统一在“高性能非平衡材料”范畴,开展了居于国际领先地位的前沿研究。

百川异源,然皆归于海。通过“十五”期间近400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补充和学校蓝天计划、培训体系等项目的实施,北航教师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明显改善,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达到55%(不含在站博士后达到50%)。有效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多元化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政策、团队建设的鼓励与扶持,都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凝聚着老中青不同梯队的教师共同在科教事业和学校发展的征程中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

红杏闹春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中国博士生的研究成果被引入美国大学的研究生课程?这应该是件不小的新鲜事。北航计算机学院的许可就有这么“牛”。攻读博士期间,他从事CSP问题等基础性研究,发表的论文被美国、英国、法国和加拿大等国学者引用28次,进入美国Minnesota大学和加拿大Al-berta大学人工智能和算法研究生课程,2002年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事实上,这个学院让人赞叹的优秀学生可不在少数,博士生吴文峻、盛向治从事的工程性研究“因特网多媒体实时交互系统”,获得8项专利、软件著作版权,论文23篇,研究水平进入国际领先行列,该系统已应用于国内外30多个部门的700多个应用点,创造了知识产权1000万元。博士生吕卫峰和周刚等承担的电信网管系统研究,获得863重点项目支持,经费500万元,再获973项目支持,经费600万元,其研究成果申请专利6项,创造了2000万元的知识产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十五”“211工程”建设带动了北航教学改革的推进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快速发展。通过学科建设和队伍团队建设,学校涌现出一批名师、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显著地提升了学校人才培养水平。全校教师中有900余人次获得各级各类教学表彰和奖励,其中国家和省部级各种教学奖励、精品课程、精品教材近百项。

“211工程”对北航提高教学质量无疑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北航每年直接用于教学运行的投入由600万元增加到1300万元,建设了一大批教学试验室、多媒体教室、教学示范中心。“十五”“211工程”建设对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带动作用尤其显著,学校确定了优先发展研究生教育的战略,提出“拓宽基础,瞄准前沿,构建团队,自主创新”的培养理念,整合课程体系,重新制定了研究生培养计划,实施了以个性化的学术型培养和以整体性的应用型为特点的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设立多种奖学金和培养基金,建设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和研究平台等,取得明显效果。近几年,北航学生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8篇,居于全国高校前列;万余人次参加多种国际、国内学科竞赛,取得大批优异成绩。在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赛中,北航学子每次都有上佳表现,已连续9次捧回“挑战杯”优胜杯,在全国高校中独树一帜。这些无不折射出北航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显著提高。

“十五”期间,北航共培养了19873名毕业生,其中向国防系统输送优秀毕业生6162人。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中,北航校友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载人航天副总工程师、副总指挥以上高级人才中,北航校友占四分之一以上。

据统计,北航在“十五”“211工程”建设中,到位资金1.67亿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7000万元,国防科工委配套资金7000万元,学校自筹资金2712万元,通过合理规划和使用,创造了巨大的建设效益。近几年,北航还积极发展了生物医学工程、光学工程等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新兴、交叉学科,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加强了数、理、化等基础学科的建设,获批3个理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并在经济管理学科取得综合优势,人文学科形成局部优势。“十五”期间,学校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由10个增加到1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由36个增加到4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由65个增加到144个,本科专业由37个增加到46个,已涵盖工、理、管理、教育、文、法、经济和哲学等8个学科门类。学校建设为培养高水平、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创造了非常理想的环境。学生毕业之时可获取北航硕士和法国工程师两种证书的“中法工程师学院”,更开中外合作培养高级工程人才的先河。

总体来说,通过“十五”“211工程”建设,实现了学科发展、学科管理和人才培养模式三个基本转变,即学科发展实现了从以外延型发展为主向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重要转变,学科管理模式实现了从自然生长、常规管理型向突出战略规划、领头人-团队-基地一体化的重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从常规培养向创新型、团队性、基地式的重要转变。实现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办学条件三种跨越发展,即科学研究实现了从工程技术创新为主向原始创新、工程技术创新、集成创新相结合的跨越发展,成果转化实现了由单学科、自主式为主向交叉集成、规模化的产学研相结合的跨越发展,办学条件实现了从满足基本需要为主的常规建设方式向突出整体规划、加强重点、优化环境的跨越发展。实现了文理学科、资源共享、国际交流合作三项重点突破,取得了以17项国家科技成果奖、10项国家教学成果奖为核心的一批标志性成果,取得了以153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3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等为代表的学科集群化成果。

北航教授张军主持完成的重大科研项目“新一代空中交通服务平台、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左二),结束了我国空中服务管理“七国八制”的状态,标志着我国在空中交通管理领域向前迈出了革命性的一步。

北航理学院院长李尚志教授荣获教育部“国家级教学名师奖”。他授课时旁征博引,风趣幽默,经常将深奥的数学理论用简单的事例来描述,形象生动,深入浅出,课堂教学充满了师者的睿智。同学们说,上李老师的课有乐趣。

由北航胡继忠教授担任总设计师的共轴式无人直升机是国内首次自己设计制造的共轴式无人直升机,它结构紧凑、尺寸小,悬停和中速飞行效率高,不存在尾桨的故障,生存力强。目前,这个机型已受到国内外关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