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培养学会“审美的生存”的一代新人

2006-04-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曾繁仁 我有话说

从美学学科的独特视角思考构建和谐社会问题,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会审美的生存的一代新人。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也是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根本动力之一。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人的自由发展的社会”,也就是“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这种人的自由

发展就是“人也按照美的规律建造”,对于一切压迫人、欺侮人的剥削制度的消灭。而从20世纪以来诸多西方哲人的思考来说,所谓人的和谐美好生存就如海德格尔所说是对传统的人的单纯“技术栖居”的超越,而走向人的“诗意的栖居”;也如马尔库塞所说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中“单向度人”的克服,而走向人的审美的生存。总之,人的和谐美好生存就是人的诗意的栖居,审美的生存。所谓诗意的栖居、审美的生存不仅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而且更是人的一种生存态度。“审美的生存的人”是一种将审美提到本体的高度,作为世界观、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他人、自然与自身的人。只有依靠这种具有审美世界观的人,才能建设人人都能美好生存的和谐社会。因此,培养学会审美的生存的一代新人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这就将美学提到当代世界观建设的本体的高度,将审美教育提到美学的中心位置。

审美的生存的一代新人应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他人,这是社会美好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尺度之一。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他人是以20世纪以来逐步发展深化的“共生共荣”理论为指导的。20世纪以来许多有识之士深刻思考“主客二分”思维模式在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所造成的种种弊端,在此基础上,当代西方哲人提出了“主体间性”理论和“交流对话”理论,我国也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正式提出“以人为本”的命题。这些理论观点的核心是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他人,以共生、共荣、共赢与共同美好生存为其目标。以这样的审美态度处理国与国的关系,以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美好生存为其旨归。以这样的审美态度处理国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地区、城乡与贫富差距,就应通过法律、财税与行政等种种手段缩小这种差距。同时,大力张扬一种回报社会、关爱弱者与贫者的“仁爱”精神。这是一个成熟社会所应具有的美好健康的社会风气,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的良好社会品德,应该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审美的生存的一代新人应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我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美学界也提出了生态美学的理论,此后又将这一理论发展为生态存在论审美观。这是中国美学工作者结合中国的文化与国情在美学领域的一个创意,是美学工作者社会责任的体现。众所周知,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在我国显得特别紧迫。我国是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资源与环境的压力非常巨大,如果再不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尊重自然,不仅我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无法正常进行,而且我国人民的正常生活都难以为继。事实证明,大力倡导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发展当代生态审美观不仅是美学学科建设的需要,更是当代我国社会与经济建设的需要。

审美的生存的一代新人还应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身。长期以来,尽管人们对他人与自然的关爱不够,但对自身的关爱则更少。这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二律背反,也就是社会的繁荣发展与人的生存状态常常处于相悖的情形,就是说社会越发展,人的生存状态则常常越加紧张也越有压力。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进一步发扬建设当代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在理论建设中,特别是美学理论建设中实现由传统认识论到现代存在论的转型,将人的生存问题提到理论建设应有的高度。当前,我国文化生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下逐步走向多元,影视文化不断发展,大众文化日渐勃兴,人们在从未有过的广度上接受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与审美的享受。但由于盲目经济利益的驱动,导致庸俗低劣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泛滥,使人们健康的精神生态受到某种威胁。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在保证文化与文学艺术丰富多样发展的前提下,适当净化文化市场,杜绝低俗文化,已经成为国人在精神生活上得以审美的生存的需要,也是我们美学工作者与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之所在。

人应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身还包括一个应以审美的态度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问题。我们只有深深地立足于民族文化之根上,才能找到自己深厚的精神依归,真正做到在精神生活之中的审美的生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