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国新闻界贯彻“三贴近”原则努力创新报道影响力日益提高

2006-04-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新华社记者 曲志红 隋笑飞 我有话说

 

展望“十一五”

《提案议案连着我和你》《两会故事》《我来自基层》《两会接力站》……

这些都是我国新闻媒体在今年“两会”报道中开辟的专栏或专题,光从它们的名字上,已经可以让人品味到一种贴近群众的亲和力,一种新颖生动的吸引力。

的确,在“两会”这个重大时政报道平台上,各新闻媒体各展所长,深入采访,开拓创新,处处体现“三贴近”的要求,让“两会”报道的面貌变得生动活泼,让群众爱看爱听。

“比起以前,你们的新闻好看多了。”一位热心读者在一家权威媒体网站上的留言说。

“两会”报道的不断“变脸”,只是我国新闻界近年来贯彻落实“三贴近”原则,不断改进、创新新闻报道质量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国新闻界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转变作风、改进文风,不断创新报道内容、形式和手段,新闻的导向作用和鼓舞人心、凝聚人心的作用日益凸显,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舆论氛围。

改进作风深入采访,让新闻充满“鲜活”的气息

2005年岁末,新华社国内部推出了“岁末民生调查”系列专题。这是继农民工工资调查、农民工子女求学调查、农民工文化生活调查、岁末灾民调查之后他们连续5年进行的调查式报道。

这个系列报道讲述的每一个故事,虽然不过千字左右,却都见人、见事、见场景,真实记录了普通老百姓生活中的喜事、愁事、难事,反映出岁末之际普通百姓心里的所想、所盼、所喜、所忧。

这样的稿件,坐在办公室里写不出来,靠别人提供的材料也编不出来。一位在这次报道中选择了百姓看病题目的年轻女记者,第一次去采访,早晨6点钟起床,没想到等她到达协和医院门口时,号已经基本挂完了。为了真实体验挂号的难处,她第二天4点钟就起床赶到医院,终于排到了30多名。当时正值寒冬腊月,天寒地冻,她和许多为了看病深夜排队的群众一起等候,一起聊天,真切体会到“难”的滋味。一篇情真意切的《协和医院挂号记》就这样成文了。

“采访离生活贴得有多近,稿子就离读者有多近!”这是参与报道的记者们发自内心的感触,也是新闻战线的一种共识。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新闻宣传工作要在“三贴近”上下工夫的要求,近年来已经成为我国新闻媒体改进和创新新闻报道的重要指导原则。广大新闻工作者带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走向基层,深入群众,从现实生活中采集最鲜活的素材,报道最生动的新闻。像山东电视台“农业科技”栏目,编辑、记者们长期坚持到农村采访、制作电视节目,他们脸色在全台是最黑的,但农民群众却夸赞他们“情深似大海,义重如泰山”。这是一个悄然却深刻的变化。无论是翻开报纸,还是打开电视、广播,我们的新闻报道正在离实际越来越近,离群众越来越近,离生活越来越近。会议报道、重大时政新闻报道、突发事件报道、典型宣传报道等等,都以新面貌、新变化赢得了读者、听众的嘉许。

“这种变化是新闻宣传发展的必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谷长岭教授说,“坚持‘三贴近’方针,进一步密切新闻报道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加强和改进新闻报道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使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的要求上来,落实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上来,落实到实现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上来。”

改变文风开拓创新,让新闻呈现“生动”的魅力

去年年底,人民日报政治新闻版推出了《体验》专栏,以图配文的形式,报道大时代中普通人的生活变化。这个专栏突破常规图片选用标准,用较大篇幅安排具有新闻性和视觉冲击力的图片,增强了报纸的动感和吸引力。“长期以来,人民日报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报道形式,读者反映‘严肃有余,活泼不足’。”人民日报总编室的同志介绍说,在落实“三贴近”要求过程中,人民日报积极鼓励创新报道形式,既注重保持庄重大方的大家风范,又力求具有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宣传效果。要求记者不到现场不写稿,没有第一手材料不落笔。为了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宣传报道,人民日报专门开辟了报道普通人闪光点的专栏《人生境界》,抓住普通群众最感动人、最打动人的一个侧面、一个瞬间、一个故事、一个细节、一句话,反映社会公德建设的成果。许多后来大规模报道的先进人物如王顺友、王书田、白芳礼等,都是这个栏目率先报道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以后,人民日报立即将《新农村》周刊从两块版扩大到三块版,从农民的角度出发,说农民语言,写农民心声,形成了紧紧围绕“三农”做文章,维护农民权益、多方面反映农民迫切需求、反映农村文明风貌和语言通俗、文风朴实清新等特色,成为贴近广大农民群众和农村基层干部的一个知名周刊。这样“以读者为本”,不断创新带来的变化,在许多媒体版面上、节目中都可以看到,都可以感受得到。

经济日报在2004年6月和10月两次大改版,而改版的基本原则就是“按照大局的要求来取舍新闻,按照读者易于接受的方式来写作新闻,按照方便读者接受的思维方式来编辑稿件”。

中央电视台运用大型直播强化宣传效果,由以往单一形式报道向规模化、系列化报道转变,调动多种节目形态,多角度、多层次地及时播报重大新闻事件,增强了报道的时效性和信息量,收到良好的收视效果。像2003年的非典期间,他们连续11天递进播出,共进行了80多场高密度的直播节目,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一位姓赵的新闻学博士追踪、观察了不少媒体近期的报道后谈及自己的看法说:“现在新闻媒体十分注意用平民的视角,联系群众身边实际,运用群众的语言,报道群众关注的话题。如此,也就更容易引起群众的共鸣。”

以人为本贴近生活,让新闻凸显影响力和感染力

“近两年改革发展的实践证明,‘三贴近’是实现最大传播效果、提高国家电台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几年来,他们的改革、创新及制度安排都围绕着提高节目竞争力、影响力来进行,而要做到这些,最首要的还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最大限度地满足听众的需求。

据介绍,自2002年以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面推行“频率专业化,管理频率化”改革,成功地推出“中国之声”“经济之声”“音乐之声”等9套专业化频率,从整体上提高了节目质量。其中,“经济之声”每天滚动播出40次《财经快报》,做到全天各种动态信息指数的随时插报,以最快的速度为听众提供及时的经济信息服务,目前听众信息反馈每月平均超过15000件/次。

通过坚持在电视宣传工作中落实“三贴近”,中央电视台重大宣传报道节目的整体竞争力不断提升,对观众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明显增大。据中央电视台总编室提供的统计数字,2005年全台15个频道总体收视份额达34.14%,连续5年保持上升趋势;2005年观众人均收看中央电视台节目的时间达到52分钟,日均观众规模达6.8亿人。

新华社在重大政治性报道中贯彻“三贴近”要求,不断探索增强正面宣传效果的新思路。2005年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报道中,新华社策划了大型系列报道“我的见证”,几十位记者分赴全国各地,行程近6万公里,寻访了420位抗战亲历者,获得了大量珍贵线索和口述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参与策划报道的新华社解放军分社社长贾永说,关注大事件中人的命运、人的情感,并通过一个个具体人的具体经历透视历史,使这组报道呈现了一种“原生态”新闻的真实可信,而且充满人情味和人性关怀的气息。这组文章发出后,他们接到了上万个热线电话,稿件后来结集成书出版,也受到大量读者的喜爱。(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