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技创新促进奶业产业化

2006-05-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伊利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潘刚 我有话说

我国农业开始进入产业内部结构调整阶段,其中以发展畜牧业增加农民收入作为调整的重点,使国内的畜牧业在短时期内有了很大的发展,成为我国农业发展中增长最快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中,奶业的发展作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部分,不仅已经对改善城乡居民膳食结构,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方面产生了非

常良好的效果,而且正在对推动畜牧业经营方式调整、改善农业经营模式、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伊利集团在此方面作出的积极努力和有益尝试表明,企业可以通过在上游资源整合、技术成果应用和完善科技服务等方面发挥带头作用,促进国内奶业的产业化发展,对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意义深远的贡献。

一、关于奶业产业化的理论分析和国内奶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奶业产业化实现了快速发展。但以奶业产值占畜牧业比重衡量,发达国家奶业具有较高的比重,奶业产业化程度较高,如美国占21%,加拿大占26%,澳大利亚占31%,我国只有5%。目前我国每天人均蛋白质摄入量为76克,来自奶类产品的蛋白质仅有1.5克,发达国家则高达15克。同时,我国奶类消费极不平衡,奶类消费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居民消费量较低,仅为城镇居民消费量的1/10。上述情况表明我国奶业产业化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

奶业产业化主要具有以下特点:①经营模式侧重于产业经营而非家庭经营。②奶业产业化门槛较高,需要大量资金、较高层次的人才和先进适用的技术以及迅速有效的营销网络。③资产专用性较强,奶业中的奶牛是大型动物,不同于鸡鸭猪羊等小型动物,生长周期很长、资金回笼慢。并且奶业生产设备专用性强且价格不低。这些生产要素一旦投入到奶业中就具有了很强的资产专用性而难以退出。④技术要求高。奶业发展从养殖环节开始就离不开先进技术的参与,在整个产业运行中更需要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投入,奶牛良种繁育、养殖、信息网络、服务体系、营销网络等领域则更需要国家公共科技平台和企业研发部门的共同支持。

近几年来,国内奶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产量、规模、技术以及引进外资方面均获得了较大发展,并继续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主要表现包括:奶业发展进入快速增长期(见图表),奶业产业带初步形成,乳品加工企业实力明显增强,科技进步对奶业发展促进作用显著增强。

二、科技瓶颈制约国内奶业产业化发展

发达国家奶业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现代科学技术在乳品加工、奶源基地建设、乳品质量提升、营销网络扩大中具有重要作用。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推动奶业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同时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我国奶业产业化受技术水平低下的约束而主要表现出以下问题:

(一)产业化程度不高,整体技术水平较低

我国奶牛饲养以小规模生产、分散的农户饲养为主,生产方式不适应奶业产业化要求。现代奶业发展已经步入了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阶段。中国奶业发展的科技贡献率在“十五”期间有了显著增强后,也仅达到了50%的贡献率,与发达国家仍存在明显差距。

(二)奶牛种源特别是良种奶牛不足,单产低

尽管我国现有奶牛存栏量已突破1000万头,但其中良种荷斯坦奶牛不足三分之一。我国成年奶牛的平均单产仅为3500kg,而美国、以色列等国家成年奶牛的平均单产达到8400kg,丹麦、法国和日本等国的平均单产也在6500kg以上。我国2~3头奶牛的产奶量才相当于国外一头奶牛的产奶量。

(三)原料奶质量问题突出,牛奶安全检测体系不健全

原料奶生产中,手工挤奶比重过大,运输和储存、加工环节的技术较低,致使原料奶质量不稳定,原料奶的乳蛋白率、乳脂率等营养指标及细菌含量、抗生素残留量等卫生安全指标均与国外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

(四)加工能力低,品种单一

我国的乳品加工企业有1700余家,日处理百吨以上鲜奶的厂家不到40%,半数以上为小规模乳品加工企业。现有的奶类制品主要有液态奶、奶粉、奶酪、冰淇淋、发酵乳等。50%的鲜奶被用于生产奶粉,其中主要是加糖奶粉。液体奶以巴氏杀菌奶(消毒奶)为主,约占液体奶的61%,而干酪、奶油、脱脂奶粉等制品生产比重则不足5%。

(五)饲料饲草生产和加工业落后

饲草饲料是整个奶业产业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据统计,当前我国三分之一的耕地所生产的粮食直接或间接地用于饲养家畜,再加上约14%的直接种植饲料作物的耕地,全国合计将近40%的耕地实际用于饲料生产。饲料问题对于中国的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至关重要。

(六)服务体系落后,不能满足奶业产业化需求

奶业的产业化发展离不开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的支持。公共服务体系主要由政府提供,包括制订及实施战略规划、培育规范奶业市场、建设良种体系、提供检疫防疫以及保护资源环境等。社会服务体系主要由市场提供,包括为原料奶的收购、冷藏、储运、乳品质量监测、饲料添加剂供应等各个环节提供信息、装备、科技、饲料、人才和标准等服务。由于整体技术水平较低,导致服务体系明显滞后,质量标准、监控体系、行业标准等都不能满足产业化发展的需求。

三、以科技创新促进奶业产业化的实践与思考

随着奶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科技进步对产业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强。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将科技创新与经营实践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应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实践,并取得了明显成果。

(一)以科技创新促进奶业产业化实践

2002年-2005年,伊利集团原奶事业部承担的“十五”国家奶业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农牧交错区奶业现代化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项目”的各项子课题“奶牛技术服务体系、牛奶快速检测、DHI及牛群档案建立项目”均按原计划完成。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下,以企业为主导,在技术依托单位协助下,伊利集团以课题研究推动技术创新,取得了技术攻关方面的重大突破:

1.建立奶牛疫病监测及防治体系

企业针对奶牛防病治病方面问题开展调研活动,提出并推广使用了相应的防治措施,有针对性地制定出五项牧场园区疫病防治的地方标准。奶牛疫病监测及防治体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奶牛疫病防治措施,对农牧交错区的疫病防控起到了示范作用。

2.建立奶牛精饲料多元生产和配售服务体系

为与农牧交错区饲料资源配套,伊利建立了符合农牧交错区奶牛生产特点的饲料多元配售服务体系。主要以开发奶牛饲料为主,利用销售网络和技术服务体系,加强对奶牛饲养管理方面的服务指导。奶牛精饲料多元配售网络和服务体系,在同行业内首创了以奶站为中转的销售服务网络。

3.建立和应用牛奶快速检测体系

伊利集团构建的牛奶快速检测体系实现了牛奶质量的快速反馈,使原料奶微生物检测速度从原来的48小时提高到现在的8分钟,其他各项指标检测速度均提高了20倍以上,并建立了国家认可的原料奶检测监督机构。牛奶快速检测体系利用自主研发的信息互联网络数据平台系统,实现了检测数据共享、化验数据的快速传递,从而使检测项目实现全面高效,达到了国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

4.建立技术咨询服务专家网

围绕综合服务体系,伊利集团构建了技术保障平台,形成了覆盖乡镇的科技信息流通主干网,将奶牛品种改良、科学饲养技术、规范性疫病防治技术,优质饲草种植加工利用等应用技术,通过网络进行推广,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数据库系统,推动联结主要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互动式信息网络的最终建立。

(二)以科技创新推动奶业产业化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从伊利集团的尝试可以看出,科技创新必须有效地应用于实践才能真正成为生产力,企业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奶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促进上游奶源发展

在奶业产业链中,奶牛饲养是奶业经济的基础。相对于加工和流通环节,奶牛养殖环节对经济投入的要求较大而经营利润较小,传统经营的养殖模式决定了所生产的产品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难以达到大规模产业加工的要求,也影响了下游奶业加工和流通的发展。因而,巩固和发展奶源是奶业产业化的首要问题。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伊利集团即着眼于上游奶源建设与发展,在着力提高奶农科技素质的同时,在资金方面也对奶农提供必要支持,在企业发展与奶业的产业化经营融为一体方面作出了持续的努力。

2.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创新真正发挥作用依赖于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而企业在这一环节中担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1995年开始,伊利集团即着手进行奶牛种群的改良工作。由企业垫资补贴,为农户提供优良种牛冻精,并与加拿大DHI项目组合作,签订了奶牛种群改良协议,进行奶牛种群改良的试点工作。在承接“十五”国家奶业重大科技专项课题之后,与内蒙古畜牧改良站、黑龙江畜牧改良站和北京奶牛中心等单位合作,为进行奶牛品种改良的奶农提供技术支持和相应的建档工作,为奶牛种群改良提供准确的基础性数据。

3.完善服务体系

奶业的产业化发展需要具备完善的科技服务。伊利集团充分发挥了企业的优势,切实加强对奶农的科技服务。包括加大对农户进行广泛宣传、培训,免费发放防疫药品,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进行防疫预防体系的建立和重点疫病的防治工作,保证牛群在快速增长过程中不发生疫病。多次聘请内蒙古畜科院和内蒙古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深入基地,为农户传授科学养牛知识,进行现场指导。专门设立“奶牛120”的服务热线,为奶农答疑解惑。此外,还开设针对奶农的配种改良、兽药配备、饲料饲喂、疫病防治等一条龙服务项目。

4.推动小农户市场准入

伊利集团的作法是:使企业在带动农户发展,迅速扩大专业分工规模,加快农户市场化进程中发挥核心作用和带动作用,提高奶源生产的组织程度,促进小农户向大市场发展。通过对从个体散养到“公司+农户”、“公司+牧场小区+奶户”、再到“公司+规范化牧场园区”的经营模式的不断创新,在农户和市场之间建立起有效性不断提升的合作、衔接关系,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推进了乳品的加工增值,而且创造了效益持续改善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大大推进了农户的市场化进程。

随着奶业产业化的稳步发展,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将会日益显著。伊利集团的实践证明,奶业企业能够通过促进现代奶业产业化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开展重大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引导奶牛养殖和奶产品经营由分散向专业化方向过渡,实现规模化发展,促进我国奶业产业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为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1998年-2004年牛奶产量和年末奶牛存栏数

数据来源:中国奶业年鉴(2005)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