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化工产业自主创新传捷报

2006-05-1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胡其峰 我有话说

不久前,山东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在浙江宁波大榭开发区的16万吨/年异氰酸酯装置一次性试产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4个拥有大规模异氰酸酯制造技术的国家。见证这一历史性突破全过程的中科院院士陈冠荣为此兴奋不已:“这是中国化学工业自主创新的成功典范!”

异氰酸酯(英文缩写MDI)是一种高分子新材料

,是制备聚氨酯(英文缩写PU)的最主要原料。这种高分子新材料具有橡胶、塑料的双重优点,尤其是在隔热、隔音、耐磨、耐油、弹性等方面有其他合成材料无法比拟的优点,目前被大量应用在汽车、建筑,以及家电行业和鞋类产品上。近十年来,全球MDI需求年均增速超过9%,我国是增长最快、潜力最大的市场,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MDI消费国,预计到2011年,年需求量将达到100万吨以上。

由于MDI生产技术复杂,工艺装置要求高,先进的生产技术基本上为几个跨国公司所掌握,生产相对集中。生产装置主要分布于北美、西欧及日本等工业化国家。其中,德国拜耳(BAYER)是世界上MDI和PU原料产量最大的公司,约占世界的30%。我国MDI的生产始于上世纪60年代,先后在大连、太原、常州等地利用国内自己开发的技术建成年产几百吨级的装置,产量小、工艺落后、产品质量差,但是对当时国内聚氨酯工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烟台万华最早从日本聚氨酯公司成套引进MDI装置,引进时产能为1万吨/年,在1996年前运转率只有70%~80%,工艺相当落后。本来万华想再从国外引进一套MDI技术,但国外公司试图垄断中国的MDI市场,都不肯转让技术。面对跨国化工巨头的技术封锁,烟台万华决心走技术创新的道路。从1993年开始后的10多年时间里,他们进行了一万多次实验,修改的设计方案可以装满几卡车。1999年,他们终于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DI制造技术。产量也从2万吨到4万吨再到10万吨,圆了万华人强企报国的梦。

2005年10月,在美国休斯敦举办的国际聚氨酯技术展览会上,来自中国的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与跨国公司同台竞技,在全球聚氨酯界引起轰动。这家令人刮目相看的中国公司以不凡的实力,进入了MDI这个长期由德国、美国、日本的几大巨头公司垄断的“顶级俱乐部”。

烟台万华创造的奇迹,不仅让强大的竞争对手感到吃惊,也赢得了跨国公司的尊重。去年,在日本召开的国际MDI协会理事会上,烟台万华被选为新成立的中国特别小组组长。

中国石油化工协会会长李勇武表示,烟台万华自主创新改革的历程说明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具备市场潜力的高新技术是引进不到的,技术创新能力更是买不来的,真正的核心技术只能通过自主创新才能得到,只有自主创新才能摆脱中国企业“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在国外跨国公司的封锁领域中铸就真正属于中华民族的自主品牌。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