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走出人才工作误区

2006-05-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许全桂 我有话说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小康大业,人才为本,人才建设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各单位竞相引进人才,培育人才,使用人才,以拥有高层次人才为幸事。人才建设的崭新局面也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是在识人用人方面,一些单位和个人仍然存在认识和实践上的误区,亟需加

以引导。

走出“追求完美人才”误区

通常人们认为,人才应该是完美的,人才等于全才是天经地义的。这种人才观要求人要完人,于是在选人上就求全责备,选出来的一些所谓人才往往是四平八稳,缺少棱角,既没有明显的缺点,也没有突出的优点,表面上看是完美的,实际上这种人才往往缺少创新性,不敢大胆开创工作局面,解决不了具体的困难和棘手的问题,甚至欺上瞒下,息事宁人,和稀泥,群众很有意见。这样也将一些真人才拒之门外,造成大量有个别缺点但有个性特点的人才资源的浪费。

走出“高层次人才则为官”误区

近年来,全国各地进一步加大了人才工作力度,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吸引高层次人才。特别是一些地方通过给高层次人才“戴官帽”的形式吸引、留住人才。如河南等省为了引进高层次人才,采取了对硕士给予科级职务、博士给予处级职务的做法;湖北某市则采取了给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政治待遇”的做法。还有武汉、郑州百名“博士从政”的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应该说,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的文化层次和素质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对硕士、博士从政要做具体分析,首先要看硕士、博士所学的专业与所从事的领导职务的工作内容是否对口。若让一个专业扎实的物理学博士去管理并不熟悉的文化部门,让一个农学博士去从事法律工作,对于人才,是一种浪费,而对于他所占的岗位也是一种浪费。其次要看他们有没有从政的兴趣爱好和组织领导能力,如果对从政不感兴趣,或者只有从政的主观愿望,而缺乏必要的组织领导能力,显然也是不合适的。再次要讲究领导班子的学历、经验、能力等结构,因为学识有书本知识,有实践知识;能力有研究能力,有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等。搭配一个班子要有科学的结构,并非县长、局长都是博士、硕士才最好。“引博从政”的做法违背了凭实绩、群众公认用干部的原则,也与国家录取公务员的有关法规、政策相抵触。对于优秀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来说,他们看重的是施展才华的舞台,有没有用武之地,能不能更好地发挥个人的专长,而不是“乌纱帽”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之类的“政治待遇”。

走出“设定目标培养人才”误区

多年以来,我国一直采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组织上有计划设定目标培养人才的做法,即一个单位在现有的人员中挑选培养对象,人为的设定目标并采取各种行政措施去培养人才。这种做法,培养对象本身处于被动地位,培养目标锁定在个别培养对象上,而忽视了多数各类人才作用的发挥。事实上,在市场经济大舞台的实践中做出突出业绩、摔打锻炼成熟的,群众自然会推举他们到领导岗位上来。这种靠“赛场选马”,而不是靠“伯乐相马”产生的人才,就是在人才市场竞争中产生的“自然领袖”、“自然专家”,这些才是真正的人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