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习型社会”与“知识恐慌”

2006-05-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赵平 郝斌生 我有话说

在建设“学习型社会”过程中,听到有的干部经常提及的两个词:知识恐慌和本领恐慌。这不禁使我想起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曾讲过,延安没有政治恐慌,没有经济恐慌,有的是“本领恐慌”。今天,我们一些领导干部所掌握

的知识本领与所担负的责任不相适应,也有一个“本领恐慌”和“知识恐慌”的问题。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领导者的知识素养和本领才能显得非常重要。什么是知识?知识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不外乎两种,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间接经验就是书本知识。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人的精力非常有限,究竟应该怎样获取书本知识呢?领导同志的学习应体现在学以致用上,体现在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上,更为重要的是要学好与主管工作相关的业务知识,努力成为本行业本部门的内行,提高领导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知识的重要性伴随着人类的科技进步而愈发明显。有人形象比喻说工作能力像斧刃,学识和经验像斧背,斧背越厚,斧刃越锋利。北京市朝阳区法院有一位审监庭庭长,十年办案3300件,错案率为零,调解撤诉率为70%。她为什么如此神奇?除了天资聪敏,其中还有一个谜底:十年间她坚持在岗位上读完法律大本课程拿到学士学位,读完经济管理硕士课程拿到硕士学位。她的学习精神是“韦编屡绝铁砚穿”,不像有些人的学习带有功利性,把长远的事用速成的办法去做,要么是为了职称而临阵磨枪,要么是为了学历而东奔西忙,以致出现一些秘书代劳,司机上课,今天开学、明天毕业、后天领证的不良现象。

科学文化素养是解决本领恐慌的良药,但有了知识还不等于有了本领;知识变成本领,还需经一个实践的过程。《三国演义》中的马谡,兵书倒是读了不少,但战场上损兵折将,丢失街亭;战国时代的赵括纸上谈兵,就连他的父亲――赵奢大将军也逊色不少,但实战不行。因此,读书是学习,实践也是学习。知识与本领起码有两层含义:第一,学以致用,带着实践问题去获取知识,研究学问;第二,理论成果要应用于实践,服务于某一个领域,解决具体问题。

知识经济时代,没有永恒的强者,没有永恒的先生。不论任何人,不论有多高深的学问和过人的本领,都面临一个不断学习更新提高的问题。谁不学习,都会落伍;谁不进取,就难于跟上时代的步伐。只争朝夕的勤学苦读,应对自如的知识储备,加上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才能与时俱进,不被时代所淘汰;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新形势,担当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