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蒋巷村的幸福生活哪里来

2006-05-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建强 我有话说

清风细雨中走进江苏省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记者立刻被这里美丽的景色深深吸引――郁郁葱葱的农田林带,碧水环绕的村民别墅。蒋巷村的村民自豪得很:“我们生活在天堂里!”

天堂般的生活怎样得来的呢?

答案一不屈不挠敢奋斗

在蒋巷村,记者看到一块8米宽、6米高的大牌子矗立在田头,上书30年前“蒋巷人的话”:“水利开道,低圩改造;复垦复耕,土地扩增;绿化林网,生态平衡;农林渔兴,造福后人。”――这是蒋巷人改造家园的蓝图,更是铮铮誓言!村党委书记常德盛告诉记者:在20多年的时间里,蒋巷村人先后打胜了“治土治水”四大战役,在全村劳动力不足400人的情况下,硬是凭着一条扁担两只筐,开渠凿河,修路筑坝,平坟植树,累计让50多万土方搬了家。

村里的老人回忆那段历史时总是唏嘘不已,他们说老一辈的蒋巷人都有点罗圈腿――那是当年挑担子压出来的!人矮了几厘米,可1700亩低洼田却“长”高了整整1米,成为松软肥沃的“海绵田”!到上个世纪70年代时,蒋巷村的稻、麦单产量独占常熟市鳌头,成为全国闻名的“粮仓”。

正是始终保持着这样一种拼搏精神,蒋巷村才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跨越,实现了从单一农业向工、农、商、贸均衡发展的转型,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动典型。

答案二审时度势求创新

蒋巷村人没有小富即安的满足感,在致富的路上敢创新。

俗话说“无工不富”,“换地”成功后,他们在上个世纪80年代又开始立足农业,进军工业。由于缺乏防范意识,这些纯朴的农民的脚刚刚走出水田,就被狠狠地绊了一跤――准备上马的第一个项目就被一个所谓的“能人”骗得血本无归,还拖欠下200万元外债。然而,乡亲们并没有退缩。1992年,经过周密的市场调研,他们选中了当时国外非常流行的彩钢复合板这一轻质建材新产品,在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建起了4000多平方米的厂房,终于凭借优质、优价和诚信,逐渐打开了全国20多个省、市的市场。

企业发展了,集体经济壮大了,蒋巷村以“工业反哺农业”,以财富改善村民生活。他们陆续建成了基本农田保护区、集体工业生产区、文化教育区等。村民家家户户安装有线电视,用上了自来水、秸杆燃气或液化气。村里人人享受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和劳动安全保险。村民的文化生活也多姿多彩。

现在,蒋巷村又利用紧邻沙家浜的优势,重点发展旅游业。村民们说:“蒋巷村也要可持续发展,我们选定的是‘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持家’的发展路数。”

答案三鞠躬尽瘁好带头

蒋巷村一天天繁荣起来,村民们说:“蒋巷村有千好万好,最要紧的是德盛书记好。”

常德盛22岁时先任村大队长,后任村党支部书记。上任那天,他面对烈士陵墓深深三鞠躬,发誓把蒋巷村建设成为真正的人间天堂。

常德盛当“村官”近40年来,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党员干部要一马当先。不管是“换地”,还是创办企业,他付出的心血、汗水都是最多的。

随着村里集体经济的迅速发展,镇里给他核定的岗位报酬也不断上升,但他只拿一个零头。有人统计,近10年来仅这一项他就少拿了120万元。常德盛兼任常盛集团公司的董事长,报酬却分文不取;他亲自推销的产品不计其数,按规定应得的奖励也有几百万元,但他从来不要。常德盛常说:“这些钱我不能要,要了就会失去凝聚力、向心力、号召力。但我也不是什么都不要。我要的是农民长期得到实惠,要的是乡亲们早日过上小康生活!”

鞠躬尽瘁的常德盛赢得了乡亲们的爱戴,在他去北京出席“十六大”的那天,全村老少自发地为他送行,一里多长的队伍一路随他到了镇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