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踏实做人 勤恳做事

2006-05-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李勉 邹丽春 我有话说

北京师范大学陈木法院士的低调和对媒体的“不合作”是广为人知的。尽管他领导的概率论创新研究群体硕果累累,但他作为学术带头人,却一直刻意回避媒体的视线。在他看来,自己实在没有什么好宣传的,一则并没有取得多少成绩,二则潜心做学问的人需要安静的环境。然而,这样低调和谦虚的背后,却是一个强有力的团队,

一系列卓著的研究成果。今年“五一”前夕,北京师范大学概率论创新研究群体又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你们写300字的小消息就可以了”

采访伊始,陈木法院士一再强调:“你们写300字的小消息就可以了。”然而区区300字仅够罗列这个小集体所获得的荣誉:从1995至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概率论创新研究群体共获得了13项学术奖励,其中含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1项、何梁何利科技奖1项和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研究类一等奖2项;共发表论文200余篇;主持教育部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余项;1996年以来,该群体主持或参加了5项国际合作项目,参与组织了5个国际学术会议,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20余次。2004年该群体圆满完成了自然科学基金的创新研究群体基金项目,同时获得了该基金项目的第二期资助。

对于这些成就,陈木法院士谦逊地表示:“我很敬重老一辈数学家打下来的半壁江山。我的导师严士健先生早在1958年就创建了概率统计教研室,为我们概率论的研究铺下了奠基石。而王梓坤先生也是我们国家概率论研究的先驱和主要领导者之一。比起老先生们的成就,我们实在微不足道。”

实际上,现任中国概率统计学会理事长的陈木法院士在概率统计学领域同样作出了卓越的成就。他和王凤雨教授的“几何特征值估计”被誉为概率论与微分几何交叉的三个代表性成果之一;他和合作者完成了跳过程和反应扩散过程的系统理论;他关于耦合研究的“三部曲”更新了耦合理论。

研究群体中的其他成员也都在自己的领域有着出色表现。王凤雨教授建立的新型Harnack不等式,被称为“王氏不等式”。他还提出了一般型泛函不等式,综合运用概率、几何和泛函的工作,完成了系统的成果,这对于数学物理有极重要的价值。他关于梯度估计和热核估计等方面的完美结果目前仍处于学术界的领先地位。在测度值过程方面,李增沪教授所提出的“斜卷积半群”概念被国际上认为对于移民过程的研究起了“关键作用”。他还解决了美国科学院院士E.B.Dynkin的一个猜想和关于Fleming-Viot超过程可逆性的公开问题。

这个团队的规模不大,只有9个人,但年龄结构非常合理。就是这样一个集体,所做的工作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要影响,被国际上两个主要的数学评论杂志誉为“马氏过程的中国学派”或“北京学派”。

“先生们的言传身教让我们感动”

概率论创新研究群体历经三代人的努力,已有40年的传统和积累。“概率统计教研室创立以来,严士健先生的‘严’让大家印象颇为深刻,当年就有学生站在讲台上被他训哭过。”陈木法教授回忆说。正是在这位严师之下,出了两位院士高徒――陈木法和唐守正。作为概率群体的第二代领军人物,陈木法教授同样以专心学问、执著耕耘的精神感动了诸多的数学人。在他看来,做学问就是要踏踏实实,在克服困难的同时不断取得进步。至今,陈先生还坚持每天到办公室办公,参加研究生们的讨论班,与学生们交流思想。“我现在还常常为了一位硕士生的论文题目冥思苦想三个月,要真正做出一篇在该领域有所突破的论文非得下一番苦功夫不可。”

群体成员李增沪教授则感慨地说道:“先生们的言传身教让我们感动。我们只是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照着先生们的样子做学问。”李增沪谈到,如今77岁高龄的王梓坤先生仍然坚持参加研究生的讨论班,每次发言总是很多。王先生的喉疾就是因为有一次不顾自己患了重感冒,坚持作了三个小时的报告而得的,长时间说话嗓子就会变沙哑。关爱他的后辈常常会在讨论班上提醒王先生,发言不要超过一小时,但是王先生仍然常常“犯规”,总是想把自己所知道的东西全都“掏”给学生。在老先生们的影响下,在概率论创新研究群体里树立起刻苦忘己、投身数学的纯正学风。

“最大的特点是热爱数学、团结稳定和甘于奉献”

陈木法院士开玩笑说,他们的团队里从来没有发生过因个人利益而争吵的现象,以至于在团队外,当有人要和他争吵时他总是不知如何应对。概率论研究团队呈现着一片融洽的氛围。在面对职称、评奖等问题时,大家习惯了“互相推让”,而不是“互相争抢”,他们把机会让给有发展前途的年轻人。对于比较繁重的行政工作,大家也会轮流承担,当做为大家服务的好机会。

在每周的研究生讨论班上,老师和学生完全是平等的,只要有理有据大家随时可以批驳对方的观点。陈木法院士颇为坦率地说,自己也曾在讨论班上遭受过“质疑”,不过对于这样的局面他并不感到恼怒,而是很高兴大家能够帮他找到问题。

王凤雨教授在总结团队发展经验时谈到,概率论创新研究群体之所以能保持常胜不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拥有优良的学术传统和强大的团队向心力,而优秀传统和团队精神的形成是和几代学术带头人的无私奉献分不开的。

“王梓坤院士、严士健先生、陈木法院士无一不是共产党员。正是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熏陶下,我们抵制住了各种利益诱惑和学术界的不良风气,潜心于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说这句话的王凤雨教授,已于200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所在的数学学院分党委,也于2003年、2004年连续被评为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团队的最大特点就是热爱数学、团结稳定和甘于奉献。”李增沪教授说,“对数学的热爱把我们聚集到了一起。我们十分热爱这个团队,并且愿意为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剽窃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虽然文章已经排版了,我还是让他把我的名字撤下来了,因为我没有具体的贡献。”这是王梓坤院士对一个学生要求文章联合署名事件的态度。他认为虽然联合署名可以提高学生文章的知名度,也能为老师带来一定的好处,但重要的是要坚持实事求是。这不仅仅是王先生个人面对联合署名时的态度,而且是整个研究群体在面对类似事件时的基本做法。

“剽窃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当谈到有关学术剽窃的话题时,陈木法院士如是说。“一个人拿给社会的东西,如果不是最好的,便是一种犯罪行为,更何况学术剽窃呢?”在概率论创新研究群体中,很多人的文章放在抽屉里一压就是好几年,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东西不够成熟,就不应该拿出来发表。他们还教育学生在引用别人的成果时一定要注明出处,遵守公共学术规范。老师们常常在讨论班上批评学术界中的剽窃丑闻,让大家引以为戒。

对一个学术群体而言,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产生不仅仅在于遵守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共同的理想追求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概率论群体虽然只有9个人,但是他们所创造的成就却令人瞩目,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都热爱数学,深刻领略数学之美,愿意献身数学事业。他们将数学视为一种乐趣,将追求真理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长年累月,执著耕耘,踏实做人,勤恳做事。

这是概率论创新研究群体达成的共识,也是大家谨守的行为规范。就如陈木法院士自己所说:“做学问的人最‘见不得阳光’,应该关起门来躲在角落里老老实实地干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