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亮点频闪看芜湖

2006-06-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建强 我有话说

在安徽芜湖农村采访,记者感到这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产业合作为基础、以城乡统筹为重点的工作思路特别清晰。

乘车沿205国道徐徐前行,记者来到南陵县张桥居民点。在公路西

侧的蘑菇大棚里,42岁的管修海正在精心地照料着他的“双孢菇”。在镇里的帮助下,他从2002年开始大面积种植蘑菇。他告诉记者:“我现在有三个大棚,一年能净挣4万多元呢!”在张桥,像管修海这样的蘑菇种植大户就有十几户。

离管修海的蘑菇大棚不到10米远,就是李翠芳的鲜花大棚。走进花棚,五颜六色的非洲菊和碧绿的天门冬让人顿时神清气爽。李翠芳经营的五个鲜花大棚里培育着大概18000株花苗,每株一年能剪30枝花。她的花不仅装扮了城里人的生活,也让自己的日子富起来――同样是这块地,比起种水稻收入提高了10倍!

南陵县为鼓励农民搞多种种植,经常请专家到田间地头技术指导,规定“每发展一个大棚政府补贴一千元,并提供一万元贷款”,此外还建立了发展基金,帮助农民提高抗风险能力。县委副书记谢为群说:“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让农民找到一条宽敞的致富路。”

实现农村经济产业化,是芜湖市建设新农村的得意之笔。“三山区联群村的做法是构建农技示范推广网、推行专业合作制、打造农业产品品牌”――村党总支书记孙家银很有心得。

靠近市区的联群村在1999年引进厦门格林美农业公司在村里建起了10亩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向村民提供新品种,介绍新技术。近几年这个村靠着种植无籽西瓜、特大牛角椒、毛豆“大粒王”等10多种名特优蔬菜瓜果新品种,很快让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富裕起来的联群村开始走“协会+农户”和“公司+农户”的农业产业化道路,现在村里成立了蔬菜协会、禽业协会、苗木花卉协会、华杨禽业有限公司,目前,全村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5000多亩,注册的“沙凸洲”牌系列蔬菜产品畅销苏、浙、沪。

芜湖市强调城乡统筹,提出了“城乡六个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规划管理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社会事业一体化、就业与社会保障一体化、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

这两年,市里投资50多亿元启动了“通达工程”,如今,28个乡镇有22个通了高等级的公路,公交随着公路走,农民“出行难”的问题解决了;如今,自来水厂的管道已铺到三山、清水和峨桥镇,农村居民也喝上了自来水;芜湖县的11万居民不久前用上了天然气,繁昌县的天然气工程也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