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割除这个毒瘤”

2006-06-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汪嘉波 我有话说

地下信息市场成为俄罗斯犯罪集团赚大钱的途径

黑市交易对今天的俄罗斯来说仍然是难以洗净的污渍。据说,如今俄罗斯地下市场中利润最多的交易就是倒卖信息。记者近日从俄罗斯媒体上获悉,日渐猖獗的地下信息交易迫使克里姆林宫采取坚硬措施,对其穷追猛打,重拳出击,以维护社会和国家安全利益。

在重商主义的时代背景下,任何信息都有了商业价值。人事档案中的陈年旧事,政府机构的内部消息,银行业务的账目表册,公司企业的商业秘密,所有这一切都成了需求旺盛的商品,都潜藏着丰硕的的财富,同时也都在为犯罪份子提供着广阔的新天地。据俄罗斯媒体调查,在地下信息市场上,无论是个人隐私,还是商务或国家机密,区别仅仅是价格不同而已;只要肯花钱,就可以获取那些可以被称之为隐私、机密或“极具商业价值”的信息。当地下信息市场变为一些俄罗斯犯罪集团赚大钱的新途径时,它的运作秘密竟然会像侦探小说那样令人着迷。

哪些信息被窃取和贩卖

在莫斯科的几家电子器材市场,不少非法信息的买卖竟然完全是公开的。在这里,顾客们用不着隐藏自己对非法信息的兴趣,他们可以高声询问,而商贩则会面不改色地将厚厚的“商品目录”递到他们手里。一些摊床上甚至悬挂着“最新检索系统”等“信息商品”的价目表。据说,交易是“公平的”,称得上“按质论价,讲究信誉”。最便宜的是某家通信公司的电话查询系统,只需500卢布。购买者可利用它查询到某个电话号码拥有者的姓名、住址及其他信息。如果愿意多花点钱,比如付80美元,马上就可以得到几张外表看起来极为普通的光盘,可盘里装的却是某家通信公司150万手机客户的数据。

从去年夏天开始,俄罗斯最大的手机公司MTS所拥有的500多万用户就一直担心自己的个人信息会被不怀好意的人加以利用。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学生伊戈尔对记者表示,在那些仅用几百卢布便可购得的信息数据库光盘中,任何一位用户的手机号码、家庭住址、出生日期、婚姻状况、信用卡信息及纳税情况都成了公开的、随时可以被人阅读的东西。有人因此受到敲诈或威胁,也有人因此在人际关系方面倍感尴尬或陷入困境。

莫斯科信息黑市上的商品丰富得让人难以置信。税收部门的数据光盘“备受欢迎”。据报道,在一套名为《莫斯科法人收入情况》的数据库光盘中,总统普京的收入情况也在其中。这张非法光盘中共有900万莫斯科人向税务机关提供的个人信息。据销售光盘的商贩透露,光盘的发行量虽说不大,但不愁买主。此外,各商业公司的财务报表,中央银行的秘密业务,也是各种“畅销光盘”的“经典内容”。只需花上100美元便可买到某家银行的季度报表及该季度的全部业务资料。按伊戈尔的说法,如此高级别的商业机密只能限制在公司领导层的范围之内。信息时代的信息价值被放大到极致,因此也就有了更可怕的能量。信息黑市不仅使银行信誉受遭遇寒潮,而且也让任何一家与该银行保持业务联系的公司品尝到苦果。试想,即便是对普通百姓而言,得知自己的身份证、驾驶证、毕生证等证件上的信息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好心情。

据调查,市场价格最贵的信息数据库可达到6000卢布。一个好的资料检索系统,其价格不少于1000美元。另外,信息黑市的价格多半取决于“商品的新鲜程度”。例如,电信公司的客户信息在2002年刚出现时,其价格高达3000美元,而目前只需100美元。商贩总是保证说,他们出售的商品是“最新鲜”的。但事实上,“新鲜光盘”上的信息多半会是两三年前的“旧货”,其准确度是要打折扣的。

谁在窃取和出售信息

据在莫斯科工作的私家侦探卡法罗夫先生透露:市场上的东西种类多,但价值不高。真正有能力倒买重要信息数据库的黑公司廖若晨星,它们一般只与熟人交往,不会将东西卖给陌生人。它们有自己固定的客户,而且通常是在顾客下单后才“开工”。对购买方而言,它们的“产品”尽管昂贵,但却“绝对物有所值”。

据说,在所有黑市信息产品中,与竞争伙伴相关的商业信息需求量最大。也就是说,一家奶制品公司对另一家奶制品公司的任何资料通常抱有极大兴趣。那些大牌侦探公司总是生意兴隆,它们每年都会与一些俄罗斯的本土公司或外来的跨国企业签订价值百万美元的长期合同。俄国家杜马的一位议员甚至对媒体表示,对一些大公司来说,这项“信息保障服务”是不可或缺的,它可以将商务风险降到最低,并为公司的顺畅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保证。有人说,那些名声显赫的侦探公司都有政府情治部门的背景,因而也就有更好的获取信息的渠道、人力、手段和设备。

俄罗斯MTS公司的数据库之所以成了信息市场上的商品,这说明有人窃取了公司计算机内的核心机密。这个窃贼可能是计算机黑客,也可能是公司内部的人。有人甚至怀疑,窃贼是有权对公司进行调查的情报部门中的腐败分子。中央银行的信息被窃取和倒卖,更不是小事,但调查取证工作却难以进行。俄国家杜马银行事务委员会主席列兹尼克认为,类似数据非法泄露事件并非俄罗斯黑客所为。极有可能是因为接触这些秘密数据的税务官员们玩忽职守造成的,同时也不排除个别官员为谋取私利故意出售这些数据。

俄舆论认为,信息流失在多数情况下是公务员想挣大钱的结果。通常,提供信息者是那些能够得到它的人。例如,在中央银行信息失窃案中,肯定有银行内部人员的参与。据说,某家公司的安全部门每月定期从中央银行的一个工作人员那里购买信息。这家公司的程序员将得到的信息填入信息查询系统。负责报道中央银行信息案的俄罗斯记者认为,当某个信息系统接触的人过多了,它就有了被窃听的机会。它被分块窃取,然后再被汇聚在一起,进行批量生产。

按俄罗斯《独立报》的说法,发生在银行、海关、电信公司等单位的信息盗窃案背景复杂。购买非法信息产品者的背景就更难查明。他们中间既有商人,也有政客。他们都想从花钱购买的信息中寻找各自对手的软肋和打击对手的机会。也有人购买信息是为了从事直接的犯罪活动。这些信息可以为抢劫或敲诈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据说,莫斯科的盗车贼在做案前都要查阅车管局的信息数据库,寻找昂贵轿车主人的个人资讯。

此外,“信息光盘”的购买者可以利用银行用户的信息伪造信用卡等证件从事诈骗活动。俄MTS公司的一些用户就曾投诉:他们的身份资料被人盗用,不得不为“银行账户上的透支行为”负责,或无辜欠下巨额电话费。

根据俄罗斯法律,窃取电信、海关、银行等部门的信息属违法行为,但是购买这些信息却并不违法。即使是市场上那些出售“信息光盘”的商贩,一般也仅能受到象征性的罚款处罚,而不能认定他们有罪。这恐怕是俄罗斯“信息黑市”日渐猖獗的一个重要原因。

俄政府目前对倒卖信息现象高度重视,认为它不仅危害民众、企业和政府的利益,而且也对国家安全构成直接威胁。俄立法机构正在加紧制定相关法律,加大对信息倒卖行为的打击力度。克里姆林宫已责令安全、情报、警察等相关部门制定协同作战方案,一定要割除“信息黑市”这个毒瘤。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