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劳动者之歌”感人肺腑 唱响大江南北

2006-06-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新华社记者 李争艳 我有话说

苏贵聪、李桂红、珠桑、尹静……他们是我们身边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清洁工、灯塔工、理发师、护理工……但就是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勤劳的双手和辛勤的汗水,谱写出一曲曲动人心扉的“劳动者之歌”。劳动创造价值,劳动者光荣。为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宣传基层一线普通劳动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在社会上形

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良好氛围,激励社会各界积极投身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要新闻单位联合同步推出大型人物宣传专栏《劳动者之歌》,至今已报道了数十名工作在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的事迹,讴歌了他们的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

《劳动者之歌》首篇报道《灯塔工苏贵聪:轮船致谢的汽笛声给我最大的快乐》经新华社播发后,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反响。据苏贵聪所在单位广东海事局的统计,这篇报道及图片被《新华网》、《中国青年报》、《科技日报》等50家主要媒体采用。广东海事局党委向全局干部职工提出,要学习苏贵聪同志甘于寂寞、艰苦奋斗的精神;立足本职、默默奉献的精神;认真负责、敬业精业的精神;视灯如命、爱塔如家的精神。要求通过岗位练兵活动和班组竞赛等活动载体弘扬和光大苏贵聪的“四种精神”。

在中原郑州,当更多的人看到朱和平的事迹后,纷纷赶来参观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专门设立的朱和平先进事迹展。人群中有学生、工人、农民、打工者、下岗失业人员、个体户、离退休干部,有出差路过的干部,还有从周口、驻马店等地远道而来的农民。他们无不为朱和平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任劳任怨,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环卫事业的精神而感动。在留言簿上,参观者留下了“好人虽西去,精神留人间”“点亮人灵魂的灯塔,叩响人心灵的大门”等等发自肺腑之言。

在《劳动者之歌》所描绘的光荣的劳动者群像中还有农民工兄弟的身影,他就是由农民工成长起来的高级技师徐龙杰。中国石油吉化集团党委工作部副部长何长海说,国家出台了加强农民工工作的意见,这时宣传优秀的农民工代表正合时宜。他认为,对优秀农民工的宣传就是对农民工努力工作的最大肯定,有较好的示范作用。自从徐龙杰的报道播出后,集团其他的农民工也都纷纷向他学习,刻苦学技术,农民工群体展现了很好的发展态势。

吉林大学青年教师郑树柏在谈到《劳动者之歌》系列报道时说,宣传自强不息的农民工,可以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让农民看到进城务工有广阔天地,促使他们乐于学技术,刻苦钻研技术,这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体现。同时,宣传优秀的农民工代表,也可以改变社会上一些人对农民工的偏见,引导社会对农民工有正确的认识。

还有很多读者是通过网络了解《劳动者之歌》系列报道的。黑龙江网友“易服芬”很欣赏《劳动者之歌》栏目,他说他自己是一位教师,也可以说是一位普通的劳动者。他说,“五一”是劳动者的节日,但现在更多的人一提到“五一”首先想到的是黄金周、假日经济等等,遗忘了劳动节的本质,《劳动者之歌》栏目非常理性地提醒网友,在“五一”这个节日里最值得讴歌的就是这些工作在第一线的普通劳动者们。网友“笨笨的天才”也认为“劳动者之歌”栏目很具浏览性,从环卫工人到养路者,这个栏目把那些最普通但也最不平凡的劳动者的精彩一面呈现给了广大网友。

陈晰是北京一名网站编辑,她说,新华网“五一”对劳动者的报道很有特色,也很符合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精神。现在媒体对普通劳动者关注较少,这种风气不利于儿童的教育。上周我孩子的老师问班里的同学有什么理想,答案很多是歌星、影星、老板。新华社作为网上国家队带头关注普通群体,有助于扭转这种浮躁的风气。

《劳动者之歌》所讴歌的劳动者群体,还只是广大劳动者大军中的极小部分。他们大都生活、工作在条件艰苦的基层,忍受工作环境的寂寞脏苦,换来大家的欢乐。而当谈到自己的苦与乐时,他们却是那样淡然且心存感激。新华社记者壮锦在采访灯塔工苏贵聪时,因为他的一句话而感动落泪:“轮船致谢的汽笛声给了我最大的快乐。”(新华社北京6月1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