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治水需要智慧 更需要奉献

2006-06-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吴晶 我有话说

苏州因水美而著称,但苏州如何保持水清水美却是一大难题。三年来,由河海大学科学研究院牵头,以博士生导师严以新教授为首席专家,组织该校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水资源环境学院、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商学院以及合作单位苏州科技学院开展多学科的联合攻关,为恢复苏州河水的人水亲和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追根溯源对“症”下“药”

在经过对苏州水环境的“会诊”后,专家一致认为苏州治水的关键要抓两头:一头截住污染源,一头重建水生生态系统,恢复河道自净能力。其中的生态治水项目由河海大学和苏州科技学院的教授专家共同参与,生态治水的核心是建立稳定健全的水生态系统,这就要求首先要尽可能地在河道内恢复水生植物群落,并使其自身生存繁衍。但是,专家们发现,苏州河网水体此前处于一种极不利于水生生物生存、繁衍的状态,水质透明度极低,水体缺氧严重,直接移植、放养具有水质净化能力的水生生物非常困难。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这些困难专家组运用多种技术一一攻破,如以浮床技术、微生物制剂技术解决透明度低的问题;采用曝气技术解决水体缺氧问题;采用调水技术解决水体交换问题。其间先投放耐污、生存能力强、净化能力强、茎秆坚韧的沉水植物,再移栽其他多样性水生植物,并放养滤食性鱼类如花白鲢和螺蚬等底栖动物,形成了完整的生态链,实现了河水自净。

截住污染物向河道排放也是治水关键。苏州不少中心居住区街道狭窄,居民密集,污水收集管道无法进入各家各户。南园水系作为本次项目的示范河段,专家组为其研究开发了3套新型管道埋设技术来提高污水收集率。第一套是微型盾构型顶管技术,在古民居区等常规施工办法不能实施的地段进行埋设;第二套是沉埋管道技术,特为苏州临河而建民居向河道内排放生活污水而设计;第三套是小开挖浅埋管道技术,适合在密集居民区施工。

踏实探索吃苦耐劳

据专家组的河海大学严以新教授介绍说,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每一位工作人员尽职尽责,十分辛苦。在前期的调研中,工作人员每10天就要对苏州河水进行1次监测,由于监测面都较宽(有20几个断面),每一次的工作量都很大。参加调研的人员坐在一只小船上,顶着炎炎烈日,忍着河水里腐烂物的臭味,进行一次次的监测,风雨无阻。而在监测过程中,由于要对底泥采样,工作人员不慎坠入水中的事情更是时有发生。一位水性好的老教授还经常忍着恶臭的气味下到水里去检测。严教授感慨地说:“这里的工作不仅需要脑力劳动,还需要艰苦的体力劳动。”去年11月,苏州城区内因要安装铺设光缆,整个河道的水位下降。河面上的污染物、漂浮物此时更加泛滥,对实验冲击很大。但是项目并没有停下来,专家们始终如一地进行监测和调研。

经过专家及工作人员三年来不懈的努力,苏州河水又重现了草青鱼游的怡人景象。这次治理也为以苏州为代表的江南河网型城市的水环境治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不仅如此,河海大学通过治理苏州水环境,也锻炼了队伍,培养了人才。目前他们已申报国家专利6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组成了水环境领域的学科梯队;培养了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8名,另有2名博士后、6名博士研究生和29名硕士研究生参与了课题研究;共发表学术论文41篇。

触类旁通促进相关学科发展

此次工程的两个主要技术依托单位河海大学和苏州科技学院,利用水利工程学科和环境工程学科优势,综合采用水力调控、水质净化、水生态修复等技术,实现了“水利工程”与“环境工程”、“生态工程”的有机结合,不仅有效地丰富了水利和环境学科优势,而且促进了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

第一,通过研究发现,河网地区的城市重污染河道其生物区系,如浮游植物的种类及数量,与一般湖泊富营养化水体有较大的区别。一般湖泊常以微囊藻水华为主,而污染河道常以硅藻、颤藻水华为主。该项研究大大丰富了污染生态学的内容。第二,城市重污染河道有机污染严重,直接影响到水生态修复与水质改善。对于是否需要清淤,目前还存在较大的争议。该课题研究显示,城市重污染河道清淤有利于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第三,该项目在通过对苏州市古城区河道及园林水体纳污及截污现状的详细调查及相关实验室中试研究,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对于类似城市水体环境问题的治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第四,针对苏州市古城区的历史文化特点、水环境污染特征以及人们对景观娱乐等功能的多方位需求,结合目前国内外水环境治理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该项目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苏州古城区水环境质量改善的总体方案,为整个苏州市以及类似河网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和经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