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扎根区域经济土壤的职业教育

2006-06-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纪明 黄卓 我有话说

2004年,央视黄金时段播出的一则“蒙牛牛奶广告”,以其生动活泼的卡通画面和幽默个性的广告语,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尤其是青少年朋友。而这则广告的创作者,却不是什么“大师级”的人物,而是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系一名普通的学生杨金泉。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享有“楚天之秀”美誉的湖北孝感

,是一座人文气息浓郁的现代化大学。

大胆探索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

建校之初,学校面临着地理位置相对不发达、教育经费有限、教育资源欠缺的发展困境。为了突破困境,校领导带领广大教职员工开始探索“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依托专业办产业,兴办产业促专业”为主要内容的产学研结合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学院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办学之初,由于受传统学科教育的影响,学院部分教师对开展产学研结合持怀疑甚至抵触态度。”党委书记李友清对笔者说,“有的教师对与企业联系有畏难情绪;有的教师担心学生到企业实习,会影响课堂教学;还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在企业主要是干活儿,实习内容不一定与教学内容相吻合。”为此,学院党委组织广大教职工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结合学院现状,分析开展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的必要性,并认真总结和推广产学研结合好的院系、专业的做法和经验。通过大讨论,全体教职员工从思想上认识到了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成功之路。

“这极大地推进了学院产学研教育的开展,在全院范围内形成了与行业、企业全方位合作的局面,确立了‘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双向参与、共同发展’的产学研结合原则。”李书记这样总结道。

成功实践专业实体化模式

为了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最佳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湖北职院与企业、行业进行了不同层面、不同方式的合作。如: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以学院为主,加大校内实验室和实训中心的建设;充分利用企业、社会资源,着力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等。“在具体实践中,我们感到这些模式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这对拨款很少的院校是一个极大的压力,而且设备的价值也没有充分利用起来。同时,企业由于自身竞争的压力,一般接受实习生的积极性也不高。”李书记说。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院提出了“依托专业办产业,兴办产业促专业”的专业实体化模式。“这是一种让各院系围绕本单位专业建设,引进社会资金和技术,学院和教师出资,以股份制的方式成立实体,把教学、科研、生产、经营和服务融为一体,通过服务地方经济,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社会’多赢的一种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在专业、产业、实业三者的关系中,专业是依托,实业是纽带,产业是目标。产业发展起来了反过来强专业,专业、实业、产业相互支持,良性循环。这种模式已经成为湖北职院产学研教育模式的基本方向。

目前,学院已建立了15个专业实体化的企业。如:机电工程系依托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引进孝感市四方模具厂成立孝感市鄂职四方模具有限公司;人文艺术系依托广告艺术设计与建筑装饰设计等专业,引进原金艺柯达公司成立了孝感市富通广告有限公司;医学院依托康复医学技术等专业组建了惠济康复中心;外语系依托英语专业成立了“迪欧”咖啡屋;护理系依托高级护理专业成立了安琪尔美容实训中心……这些专业实体化企业的成功运作,使学院实现了“建设一个专业,树立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的目标。

专业实体化模式成效显著

经过几年艰辛地探索与实践,湖北职院“专业实体化”的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结出了累累硕果。首先,通过实体的成立,学院引进了资金、设备、技术和智力,同时学院可以按股分红,极大地改善了学院的财政状况、办学条件,有利于学院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学院各类产业总收入为3600万元,实现利税680万元。同时,公司、企业的组建过程实际上是对师生的一次创业实践教育,对转变教师观念、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丰富创业知识、促进就业率的提高都起了很大的作用。据介绍,广告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创业率达20%;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每届毕业生都能全部就业;其他采用该模式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也都达到95%以上。

“通过发挥专业的知识优势和人才优势,也使产业的发展有了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使得产业的起点高,产品的科技含量高,从而促进产业做大做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比如四方模具公司的主导产品丁基胶塞模具,行销江苏、湖南、浙江、山东和湖北等省,产品供不应求。”机电工程系主任告诉笔者,“同时,这些企业的知名度也随着学生的毕业和学院知名度的提高而同步提高,企业的员工可根据需要,随时到学院学习,从而利于学习型企业的建立。”

“依托专业办产业,兴办产业促专业”的思路使学院真正找到了立足和发展的根基,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走上了快速健康发展的道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