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南方之强”势如虹

2006-06-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郑保东 叶世满 王瑛慧 我有话说
素有“南方之强”美誉的厦门大学,已走过八十五个办学春秋,如今,这所古老学府正乘着“十五”“211工程”建设的东风,和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铿锵旋律,以如虹气势演绎新的华章。

“十五”期间,厦大坚持“以贡献求支持,以创新求发展”,在重点学科、师资队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显著的建设效益和一批高

水平的标志性成果,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迈上新台阶,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科建设:协调发展强核心

学科发展水平和学科结构构筑了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批一流的学科。

“十五”期间,厦大在没有并校资源的大背景下,坚持“不求最大,但求最好”,按照“发扬优势、突出重点、培植特色、加强应用”的思路,通过重点建设11个学科群,带动或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实现学科调整和结构优化,形成文科与理工科、基础与应用学科、传统与新兴学科协调发展的局面。2001年到2005年,厦大国家级重点学科从7个增至13个,省级重点学科从10个增至6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数从2个增至14个,可招收博士的专业从34个增至131个,可招收硕士的专业从75个增至2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7个增至12个。

瞄准国际前沿,巩固优势学科。厦大物理化学学科是公认的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学科,“十五”期间继续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并名列化学学科第一名;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连续三次在全国评估中被列为优秀实验室(A级);“化学生物学福建省重点实验室”获准建立;分析化学首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材料合成与制备化学也均有院士级学术带头人,正在形成自己的优势与特色。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被授予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称号。通过“十五”的建设,化学学科逐步形成了大化学的学科布局。五年来,厦大经济学科一直居于全国前列,在原有财政学和统计学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基础上,新增金融学与政治经济学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彰显出颇具影响的学科优势。

瞄准未来方向,发展主流学科。为适应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厦门大学瞄准那些能代表未来经济、科技发展方向的主流学科,大力发展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以及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使之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十五”期间,与“985工程”相呼应,组建6个科技创新平台和5个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推动跨学科大联合,培育出新的学科增长点。

瞄准主战场,工科实现飞跃。厦大曾是一所工科强校。但由于历史原因,厦大的工科服从国家需要并入其他高校。改革开放后,厦大重新恢复建设工科,近十年,特别是“十五”期间,厦大的工科有了长足发展。厦大通过重点发展材料科学、精密仪器、电子、通讯等,完成了工科的“设点布阵”。工科的学科分布基本与国家、省、市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吻合,厦大工科各专业将为培养高层次的工科人才提供平台,为厦门、福建及东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出贡献。厦大工科现已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9个专业可以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

人才培养:桃李芬芳育英才

长期以来,厦大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办学环境吸引成千上万优秀学子踏浪而来。

十五”期间,厦大办学规模有所扩大,目前在校生33000人,其中研究生11969人,留学生1098人。从培养层次看,本科生增长85.8%,而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硕士生增长了311%,博士生增长了222%。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比例从2000年3.2:1发展为目前1.5:1。

一流生源应当有一流培养。厦大正确处理规模、结构、质量关系,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质量、多样化”原则,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先后实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双学位制”、“主辅修制”、“三学期制”等制度,人才培养累累硕果:在第四、五届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厦大荣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12项,名列全国高校前茅;12门课程入选全国“精品课程”,名列全国第五;化学和生命科学等2个实验教学中心入选首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位居全国高校前列;连续4届获得“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在第六至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获2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2003年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唯一特等奖;厦大学子代表中国大学生参加PhilipC.T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辩论赛和WillemC.Vis国际商事仲裁模拟辩论赛中用英文“舌战”洋学生,均获得中国大陆最好成绩。2篇论文进入“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近几年,厦大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保持96%以上。厦大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喜创“国优”,被教育部评为“优秀”。

舞台搭建:自主创新天地宽

“十五”期间,厦大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为参与国际竞争,吸引优秀人才搭建宽广舞台。

近几年来,厦大新增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即“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还新增“水声通讯与海洋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化学生物学福建省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医学分子病毒学研究中心和福建省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拥有5个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新增11个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9个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新增厦门市生物医学工程中心、厦门市MEMS中心等4个市级研究中心。

与此同时,厦大还分层次支持若干个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较大发展及应用前景的研究机构或研究中心。如,新建特种先进材料实验室、萨本栋微机电研究中心、纳米科技中心等若干个重点“研究平台”。人文社科也新增世界贸易组织(WTO)研究中心等20个跨学科研究中心。“特种先进材料实验室”整合和吸收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科研力量,逐步建立了国防先进原材料科研平台,为学科建设提供了硬件保障,为学校实现在材料和能源等高新技术领域的跨越式发展积蓄力量。目前,特种先进材料实验室已建立“先进陶瓷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走向世界:交流合作寻对话

一流大学必定是一所开放的大学,与国际学术界在同一话语系统。厦大在立校之初就把“阐扬世界文化”作为一大任务,“十五”期间,厦大开放式办学思路更加清晰,“国际化”成为厦大人频繁“点击”的关键词。

“十五”期间,学校组织近30批学校高层团组出访,主动开拓合作交流渠道。2004年,学校与来自四大洲七所国际知名大学共建“国际八校联盟”多边国际大学合作组织,在开放式办学,拓展与国外大学合作领域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一步,即由单边合作进入多边合作,由单项合作进入多项合作,由浅层交流进入深层交流。同时,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重心下移,从学校转移到学院,国际(境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势头良好。2001年来,海洋与环境学院、管理学院和人文学院与美国旧金山大学、澳大利亚科庭科技大学、英国卢顿大学建立了合作办学项目。同时,学校鼓励教师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4-2005年,厦大在国际顶尖科学刊物《Science》和《Nature》上发表三篇论文。郑兰荪院士课题组有关C50Cl10研究的学术论文在《Science》上发表,在国际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被审稿人评价为里程碑式的工作。2004年11月26日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由美国佐治亚大学海洋科学系蔡卫君博士与厦大海洋与环境学院戴民汉教授共同撰写的评论性论文,文章对荷兰科学家不久前发表在《科学》的一篇论文提出质疑。2005年,韩家淮教授在《Nature》系列杂志《Na-tureImmunology》发表题为“先天性免疫激活中的限制性炎症反应”的论文。化学学科2001-2005年发表于影响因子大于3.0的的SCI源刊物的论文达188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6.0达31篇。

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多个学科均在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化学一级学科刊物上发表论文。2001年以来,有31篇论文在《ChemicalReviews》、《J.Am.Chem.Soc.》、《Angew.Chem.Int.Ed.》等五个最具影响力刊物发表。厦大在细胞信号传导方面研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在《MolecularandCellularBiology》、《JournalofCellscience》等国际一流学术刊物发表16篇高影响因子的研究论文。

科研创新:厚积薄发显实力

提高科研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是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厦大科研总量成倍增长,一批具有标志性、突破性的重大成果应运而生。

厦大科研经费由2000年0.54亿元增至2005年1.63亿元。共承担“973”、“863”、国家科技攻关、国家基金(含杰出青年基金)、军工项目、省市科技项目等纵向项目1780项,各类横向项目1704项;申请专利342项(其中申请发明专利290项),授权专利124项(其中发明专利77项);共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奖励6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工科研领域获重大突破,“特种先进材料实验室”和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项目获军口重点资助;“ST09区块水体环境调查与研究”项目中标国家908专项。

“十五”期间,学校组建包括“丙谷二肽”、“高效表达转胸腺素基因蓝藻”等核心科研技术为支撑的若干个高新技术企业,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学校通过改革科研管理体制,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耐高温碳化硅材料”“水下图像与语音信号传输”等项目已进入军工预研领域。厦大福建省医学分子病毒研究中心研究出世界首个戊肝疫苗;该中心同时又与香港大学、汕头大学联合研制出世界首个禽流感病毒H5N1快速诊断试剂盒;“丙谷二肽”已取得中试成功并获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药品生产许可证,已进入工业化生产阶段,预计年产值将超过10亿元。厦大科技园已经被科技部、教育部正式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完成了“十五”期间建设基本指标。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继续保持雄厚实力,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9项,2003年和2004年连续两年立项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三;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1项;文科教师共发表论文9229篇,出版著作956部;获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18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3项),获奖总数居全国高校第6名;百册鸿编巨著《台湾文献汇刊》整理出版,以大量史实和文献史料无可辩驳地说明两岸源远流长的血缘关系。2006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出访美国,把《台湾文献汇刊》作为代表性图书赠送给耶鲁大学;《透视中国东南:文化的整合研究》和《中国词史》2部著作获第14届中国图书奖;5个项目入选国家“清史纂修工程”;《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

人才强校:群贤毕至写华章

哈佛大学原校长科南特曾说过,大学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它一代代教师的质量。

厦大坚持“以人为本”,实行“人才强校”战略,以深化体制改革,加强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启动“人才工程”和“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全面推进队伍建设。“十五”期间,厦大共引进和聘用全职教师917人。新增4位两院院士(中科院院士3人,其中,引进1人;工程院院士1人);引进并聘任10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新增12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还聘任双聘院士10人、双聘教授19人。

教师年龄、学历、学缘等结构更为优化。截至2005年,学校共有全职专任教师2213人,具有高级职务教师约占全职教师总数60%,其中教授占全职教师总数27.4%;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占全职教师总数73.4%,其中具有博士学位占全职教师总数40%;全职教师平均年龄39岁;具有外校某一级学历占全职教师总数64.5%。

学校积极探索并大力推进“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模式,初步形成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凝聚学术队伍的人才组织模式。盘活了人才资源,形成良性竞争态势。生命科学学院建立一套与国际化接轨的择人标准,引进一批在学术水平名列领域前茅、能形成团队的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林圣彩教授和韩家淮教授,被聘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由他们作为学术带头人的细胞信号转导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培养了一个研究梯队。引进的沈月毛教授聘为厦大“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如今已成为学院微生物学科学术带头人,他所带领的科研团队在微生物药物学研究方面已取得可喜成绩。

办学条件:一流保障助发展

“十五”期间,厦大网络、数字图书馆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水平已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通过校园网建设、数字图书馆资源存储服务系统和大型共享设备3个项目建设,提高文献资料管理、信息服务水平,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共享,形成为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高效服务的良好运行环境。图书馆建成国内高校先进的海量存储区域网。现有图书409万册,其中纸本图书从2000年235万册增加到309万册,电子图书资料从10万册增加到100万册,具有厦大学科特色的自建数字化资源日渐丰富。校园网成为第二代互联网CERNET2的全国20个核心节点之一,已实现学校多校(园)区间的网络高速互连和各校区所有教学、科研、行政楼的完全网络覆盖。

过去五年新增一个“厦大”――占地2568亩的漳州校区目前已经完成近40万平方米建设任务,2003年新生开始入住,目前近15000名学生在此学习、生活。厦门大学被公认为环境最优美的中国大学校园之一。

“好风凭借力,扶我上青云”。“211工程”建设为厦大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如今,“十一五”发展蓝图已经绘就,建设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成为厦大新世纪的光荣与梦想,厦大人“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追求将永不停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