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读者来信

2006-06-07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编辑同志:

您好!

前几天拜读文章:《“学术刊物”是这样推动学术腐败的》(光明网2006年4月2日)文中有这样一节:这是某一作者向两学术期刊投稿后收到的回复,“本刊不接收本科生和硕士生文章,但可考虑发

在增刊,500元每篇,两篇均可采用”,“如果愿意添加一副教授作为第二作者,并交纳1500元版面费,即可在该杂志正刊发表。”

版面成为“商品”可谓新奇,但更新奇的是学术成果也可以成为“商品”。比如,有的杂志就明确告诉投稿者,只要多支付100元,便可以由副教授职称以上人员给予代笔。更有甚者,现在市场上竟有专门负责包上稿的机构,他们负责替国内许多知名杂志筹稿,并且明码标价。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版业也在走市场化的道路。学术期刊与一般性的商业期刊有所不同,学术杂志往往没有广告收入,杂志的发行量也比较少,入不敷出是常有的事。所以对大部分单位来说,学术期刊是一个“包袱”,很多单位为了甩掉这个“包袱”,就抛出了“产权改革”论,让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于是,无奈之下,许多期刊就只得收取版面费,以强撑下去。这样,版面就成了“商品”,谁出的价高,就上谁的文章。学术腐败也因此愈演愈烈。

对学术期刊走市场化的路子,我是有几点疑问的,须得提出。

首先的疑问是:学术刊物是不是“包袱”?

其次的疑问是:发表论文是不是就得“购买”版面?

再次的疑问是:学术刊物能否自负盈亏?

我认为,学术期刊市场化和收取版面费是既不利于推进学术期刊本身的发展,也不利于学术公平公正;既不利于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又不利于学术进步和科技创新。

西安政治学院经济学教研室翁清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