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旧寨的变迁

2006-06-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国圣 我有话说

提起过去的旧寨,稍微有些年纪的村民都会摇头。但旧寨不再是过去的旧寨了。

在林城贵阳初夏怡人的和风中徐行,小溪潺潺,杨柳夹岸。分不清来向的果香,似乎要把人泡醉了。寻香味四望,漫山青翠欲滴,农舍排

映期间。沉迷中不免有些恍忽:在这里究竟该做一名采访者,还是一名观光客?

贵阳市乌当区高新路办事处阿栗村旧寨村民小组,确实有值得一说的地方。

“这里人多地少,虽然离市区只有8公里,但原来种的都是老品种的蔬菜,不好卖。住的是茅草房、石板房,一些人的温饱都成问题。”村民范明国回忆。

变化从20年前开始。那一年,乌当区党委、政府为阿栗村请来了省、市农科部门的专家,为阿栗村寻找适合发展的产业。根据专家们的建议,阿栗村从浙江引进了5000株科技杨梅在旧寨村民组试种。在专家们的悉心指导下,旧寨人很快掌握了科技杨梅的种植技术,并推广到其他村民组。到2000年,全村科技杨梅的种植面积达到7000亩,阿栗杨梅成为贵阳市著名的水果品牌。旧寨人为全村探出了一条致富路。

衣食不愁了,还有了些小钱,小富即安开始盛行。一些村民热衷于打牌聚赌,对村里的事情也不关心。旧寨人却不停步,抓紧农闲时间学技术。“旧寨参加各种培训的人最多。”村民李仁贵说。李仁贵家的10亩山地种有杨梅、樱桃、枇杷、桃子,他本人则学了一手好园艺技术。去年,李仁贵的妻子又参加了区里为村民办的厨师培训,厨艺大有提高。用李仁贵的话说,炒出的菜既是熟的,还是“活”的。

乌当区党委政府最初想在阿栗村选一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其他8个村民组都有不少村民不愿意,旧寨人又站出来了。这一示范不打紧,山中有寨、寨中有林、林中有房、房边有景、四季有花、三季有果的旧寨,成了城里人流连往返的“乡村别墅”。

邻近的任家寨,村民们原来不想搞什么示范,一看旧寨一年到头游客不断,城里人自己来山上摘水果,给的价比运到市场上还高,后悔不已地也要来“示范”。区里还没来得及批呢,他们15天就把全村的垃圾给清理完了,村舍间的道路也自己开始铺了。旧寨的兄弟新寨,开始也推。现在是大伙出力建了组务活动室和村民健康休闲场所。新寨人还夸:“人家旧寨人勤劳、信科学。这样一搞,真是富起来了。”

旧寨带几次头,还真是出够了风头。今天的阿栗村,人均纯收入已经达到了4300多元。村里的阿栗杨梅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图书室也被农业部授予了“农业科技书屋”的称号。旧寨的名称没变,旧寨人的生活却是日新月异。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