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精品”铺就育才路

2006-06-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夏静 通讯员 张才刚 我有话说

打开华中农业大学网站,“南湖教苑”――一个以创建国家和湖北省精品课程为专题的网站,是首页里最为醒目的内容。名师主讲,直观生动的“精品课程”,以网络为载体,突破时空限制,走近华农学子,也走近无数求知者。

华农人坚守着“勤读力耕,立己达人”校训,扎扎实实把功夫下在最实处――课程建设上,使课程成为精

品,使教师成为名师,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

精品理念:基础与前沿

在华农,“精品课程”的概念可以追溯到1996年。1996年至今,学校先后启动建设了四批共158门校级“优质课程”。第一批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课,如英语、计算机等,涉及面宽,受益面广;第二批提升到专业核心课程,确保专业基本方向;第三批扩展到新办专业主要课程,使新办专业迅速与社会需求接轨;第四批为实验课和双语教学课程,超过30学时的实验课从理论课中独立出来,单独考核,另记学分。目前,正在进行第五批通识教育类课程立项建设,包括“诗词鉴赏”、“中国文化概论”等。

十年的“优质课程”建设实践,学校摸索出了“五个一”的目标体系,即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一套先进适用的教材和教学用书、一套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教学文件、一套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学方法手段、一个条件良好的实验室及实践教学基地。教育部、湖北省在开展“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华农的“五个一”标准被作为参考。

2003年,华农遴选了19门特色鲜明课程,给予专项经费资助,参与创建首批“国家精品课程”。到2006年,华中农业大学“精品课程”建设已经颇具规模,已建成国家精品课程11门(居同类院校第一),湖北省精品课程25门,一大批体现华农特色,展现学校优势的课程被纳入到“精品课程”的建设体系。

以提高质量和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基础性与前沿性并重,普遍性与独特性并存,是华中农业大学“精品课程”的建设理念。在以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的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工程”中,这一理念无疑是合适的,也是成功的。

精品模式:名师与名课

名师主讲是建设“精品课程”的基础。但课程内容网上资源共享,使得许多教师担心自己的研究成果得不到保护,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华农采取激励政策,吸引博导、名教授参与“精品课程”,亲上教学一线,讲授本科课程。学校提供硬件保障和经费支持,并根据“精品课程”级别给予重奖;在职称评审、晋职晋级、评优评先中,“精品课程”与科研成果、教学成果同等对待。如今,教授踊跃上讲台,名师带头搞教改已蔚然成风。

自己多教一点,让学生多学一点,是杨秀萍教授的“为师之道”。她和荣秀兰两位老师在分别主持本学科“精品课程”建设时,已近退休。为了参加课程建设,她们和青年教师以及学生一样,仅凭一张草席,连续几个晚上席地而睡,以非凡的毅力和极端负责的态度高质量完成了任务,惠及的范围远远超出了自己的学生,超出了华中农业大学。在分别荣获“国家精品课程”后,两位老师就退休离开了教学一线。

湖北省“教学名师”赵斌教授率领的团队,被誉为“挑战极限”的团队。作为学校第一批参与精品课程建设的学科,如何将传统教材教法与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是摆在课题组面前的一道难题。课程建设的关键时期正值2004年暑假,团队成员克服高温酷暑,牺牲休息时间,连续奋战在工作室。对于每个成员而言,熬夜成为一种习惯,甚至于创造了连续13个晚上奋战到凌晨两三点的“纪录”;学校教务处一位参与协作的工作人员,在两周之内“减肥”8斤,成为当之无愧的“减重冠军”。经过不懈努力,2004年《微生物学》获“国家精品课程”称号。

名师上讲台,进网络,授名课。“名师+名课”的模式,是华中农业大学“精品课程”建设成功的关键,也增加了“精品课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精品目标:创新与育人

人才与创新是高校的灵魂。华农拥有一批领跑学术科研前沿的“大师”,生命科学领域大师级科学家张启发、“油菜院士”傅廷栋、“养猪院士”熊远著、“兽医院士”陈焕春。他们取得了被媒体誉为“六个一”(一枝花、一株稻、一头猪、一支苗、一棵树、一粒豆)的标志性成果。

“精品课程”建设的全面展开,使华农的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有了更高的平台。赵斌教授主持的全国第一本彩色版的《微生物技术》教材正处于积极准备的过程中,不久即将出版。教材所用数百张彩图,大部分由参加课题的学生自己动手绘制,80%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彭克美教授的国家精品课程《家畜解剖及组织胚胎》建成后,适逢“中法文化交流年”,被教育部选送参加中法交流,他也被邀请到法国讲学。张献龙教授主持的《植物生物技术》教材,颇具创新价值,被学术权威作为研究参考,短时间内三次重印。

华农“精品课程”的建设,学生的参与功不可没。青年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参与“精品课程”建设正好为他们找到了展现自我、实现价值的机会,还可以获得一定的创新学分。这样,既保障了“精品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和思维能力,不少学生还因此走进实验室,从事相关学科的研究。

用学校教务处处长徐跃进教授的话来说:教务处长就像食堂管理员,教学管理做的就是调配“知识营养”的日常工作。依此而言,“精品课程”就是最合学生“口味”的“营养大餐”。“精品课程”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革新。一名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在参与“精品课程”多媒体教学设计制作中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和优势所在,毕业后被一家知名电脑公司相中,从事程序设计和软件开发。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