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关于编写《史学概论》教材的情况与思考

2006-06-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岂之 我有话说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课题

《史学概论》教材是中央实施马
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首批九种教材之一,教材的编写始于2004年4月,经过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编写组多次研究,全书提纲于2005年7月确定下来。目前正在进行初稿修改,估计要经过多次修改才能达到提纲规定的要求。现将我在集体讨论基础上的初步体会写出来,就教于读者朋友们。

一、关于唯物史观指导与历史学学科特点问题

20世纪后半期,我国出版了多种由大学教师执笔的“史学概论”类著述,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经验。现在重新编写《史学概论》教材,需要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将唯物史观的指导与史学学科的特色密切结合起来。书名“概论”,说明这是一本学习历史学的入门书,为大学历史系本科生学习提供一把适合的钥匙。它的内容应包括史学理论、史学方法和史学基础知识。

从“史学概论”的框架结构来说,20世纪后半期出版的相关著述,不少采用历史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史学方法论的模式,主要从历史哲学角度提出问题,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来说,又不尽合适。因此,新编《史学概论》需要在教材体系上有所创新,即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与历史学学科特色的结合上多下功夫。新编《史学概论》的大致框架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历史与历史学、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历史编撰、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20世纪西方史学评析、史学工作者的基本素养。

新编《史学概论》第一章“历史与历史学”,开宗明义,直接触及教材主题。历史是过去的事,历史学是研究历史发展过程本身的学科。历史学包含着矛盾:就其内容而言是客观的,就其表述而言则是主观的。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历史学本身就是在这种矛盾不断展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白寿彝主编的《史学概论》对此有很好的说明:“史学是通过史料研究历史发展过程本身的学科。如果说,客观的历史是一个有机的发展过程,史料是历史过程留下的一些残骸或遗迹,那么,史学的任务却是要从历史的残骸或遗迹中去重新认识那曾经是活生生的历史,并以文字为主要手段将它重现出来。”(白寿彝主编《史学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7页)

如果说历史与史学有主客体之分,那么这种矛盾怎样才能达到统一,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怎样才能与历史过程本身相符?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出了重大贡献。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人学”。这个“人”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主要是生产实践中的人,也就是说,通过人们的实践、特别是人们的生产活动才能洞察社会历史的本质。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历史发展作了这样的表述:“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32―33页)毛泽东将此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在矛盾的统一体中体现出历史的规律性。

在新编《史学概论》中,我们力求准确地说明唯物史观的基本论点。同时,作为一本史学方面的教材,本书主要以史学的视角,着重从中国历史和中国革命实际(包含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出发,在唯物史观中国化的丰硕成果的基础上论述历史的辩证法。在该书第二章第二节“历史发展的辩证运动”中,我们从三个方面对此加以论述: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新编《史学概论》还根据国内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唯物史观研究的新成果,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如果片面重视经济的发展而忽视其他方面,将面临无连续性的困境。为此,必须理顺发展思路,按照唯物史观的要求,以人为本,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不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逐渐实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由此看来,只有强调唯物史观的最基本点和我国历史与现状相结合,才会在教材中写出新意。在新编《史学概论》第三章“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中,我们还着重论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对中国历史、中国近代历史社会的探索,这些都有助于人们认识中国社会的过去、现状和未来,也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6页)

二、关于唯物史观指导与历史学内容的丰富性问题

2004年5月28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提出大力推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界要切实担负起自己的历史责任,瞄准学术发展前沿,打开认识视野,拓展思维空间,既立足当代又继承传统,既立足本国又学习外国,大力推进学术观点的创新、学科体系创新和科研方法创新,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这是针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整体而言,而对于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组成部分的史学,以及具体到中国史学的某些问题,以上原则也是适用的,而且带有开拓性的指导意义。我们编写《史学概论》新教材,就要努力去做,争取写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教材。为此,我们需要在新编《史学概论》教材中,将唯物史观的指导性与史学本身的丰富性加以结合。同时,又要如实估计历史学本科生的接受程度,使他们学习《史学概论》课后在史学知识、理论、方法上有所提升和发展。因此,教材的广度和深度应做到恰如其分,这是编写教材过程中始终要注意的问题,具体而言,要解决好以下三方面问题。

1.关于历史学的研究方法问题

这方面的内容在《史学概论》中是不可缺少的。究竟如何写,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经过编写组多次讨论认为,将唯物史观具体应用于史学研究,需要结合史学研究的实践加以探索。关于史学研究的方法和原则,可归纳为实事求是原则、历史主义观点、阶级分析原则和整体研究原则四个方面。其具体论述并不局限于唯物史观原理本身,还介绍了一些有价值的外国史学成果。例如,在谈到整体研究原则的时候,就提到了法国年鉴学派,他们将人类社会历史的过去作为一个整体(用他们的话讲,用长时段而不是短时段去观察),并通过其重要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去观察历史运动,提出一些有启迪性的见解,值得我们借鉴。

我们在新编《史学概论》教材关于史学方法的论述中,还用了不少篇幅介绍历史研究的具体方法,如文献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这一方法为20世纪我国史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今需要仔细加以总结。而关于史学研究中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也不能不加以介绍,因为史学在当代的发展,从世界范围看,大多得益于多种学科的交流与相互借鉴。至于史学研究与经济学、社会学的历史关系,史学与地理学、人类学的交叉,在教材中也有论述。总之,历史学科发展的过程,既是人类重新认识历史的过程,也是史学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与其他学科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唯物史观自身也得到了发展。2.关于历史编撰问题

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历史编撰成果。透过历史编撰,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定的历史观,而且还有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个人与社会对历史的认知等。因此,关于历史编撰的史料依据问题、编撰形式和结构上的体裁体例问题、表达方式问题、叙述与议论的关系问题,在新编《史学概论》中也进行了归纳和阐述。

史料是历史编撰的依据。迄今为止,为史家利用的史料有四大类:实物、行为、文献和口碑。实物史料指那些可以反映和传递历史信息的物体;行为史料指今人行为中保留的历史积淀;文献史料指人们对历史的文字记录;口碑和口述史料,指的是人们口头讲述的对历史的回忆。史料与研究者的史观具有辩证关系,不同史观的人对同一史料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史学的求真原则要求史家具有科学的史观,同时掌握可靠的史料。新编《史学概论》,通过一些典型的实例,讲述史料的收集、整理、辨析和运用的基本要求,强调坚持“孤证不立”和“无征不信”,同时反对堆砌史料;坚持论从史出,反对按照某种先入的理念和概念取舍、剪裁史料;坚持多种史料的互证,要在对同一问题上的不同意见中发现问题;倡导开放的史料观,反对封闭的史料观;坚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精神,学会尽一切可能全面利用史料的本领。

在新编《史学概论》中,不能不讲历史编撰的构架,包括其外部形式和内部结构,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史书编撰的体裁和体例。体裁和体例主要是中国传统史学和文学中常用的概念,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特定的理论体系,与国外传统史学的表述有一致之处,也有不少差异。因此,我们在教材中谈到历史编撰架构时采用了比较中性的概念,既介绍中国历史编撰传统中的宝贵遗产,也谈到国外相关的编写传统,力求使学生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在新编《史学概论》中,我们有专章介绍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从“重视修史的传统”、“以撰写信史为目标”、“以经世致用为撰述宗旨”三个方面来勾勒这个优良传统的主要方面,同时对我国古代史学的史观进行了必要的评析。对西方史学,书中也有专章介绍,总的处理原则是:不是全面介绍西方史学史,而是选择20世纪西方史学某些重要学派予以介绍,不仅作客观介绍,还要有所评析。

3.关于史学工作者的素养问题

加强史学队伍建设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新编《史学概论》最后一章“史学工作者的基本素养”从确立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注重德、才、学、识和创新意识,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优良学风和文风四个方面,阐述史学工作者应当具有的基本学养。在写法上不仅有理论的阐述,而且有具体的事例,以使学生们受到感染和教育。

新编《史学概论》教材目前正处在修改初稿和重写某些部分的阶段,尚存在如何减少重复、如何简要而准确地阐述史学理论、如何体现优良的学风文风等问题。总之,要做的工作还很多,衷心希望读者朋友们给我们以指导。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