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化当然应该唱主角

2006-06-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奥运景观雕塑活动执行策划组织者 邹文 ●本报记者 我有话说

记者:这几年,中国城市建设中出现一种现象:建设的步伐越快,社会的担心越多――担心浪费;担心外国设计师拿中国当试验场;担心破坏文化遗存;担心做足做满,不给后代留余地,“垃圾”增多。城市雕塑在这种普遍的忧患情绪下常常被

诟病,似乎没人希望大兴雕塑。我的印象是,搞雕塑,尤其是“大干快上”雕塑的举动,都不太受欢迎。在这种情况下,你们为什么要大张旗鼓地发起“2008奥运景观雕塑方案征集大赛及国际巡展”?

邹文:我在北京城八区做过数千人次的民意调查,发现大多数人不是不喜欢城市雕塑,只是不喜欢低俗劣质的城市雕塑。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城市雕塑的历史很短,数量也相对有限。雕塑艺术作为文明建设工具的职能没有充分发挥,雕塑作为现代文化成果被社会成员经常和普遍共享的象征意义没有被体现出来。我认为,中国的雕塑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少就少在精品的缺席。我们举办这项活动,从城市雕塑的角度说,是想在全球范围内为优秀的精品雕塑开源,借奥运之机初建一个资源供应充足的景观雕塑方案库。

记者:据我所知,在希腊发源的古代奥运会,与雕塑艺术的关系很密切,奥运会的现场就曾有数千雕塑。奥运塑造人的健美,雕塑表现健美的人,相得益彰。许多运动员,渴望自己的形象成为雕塑――那是对冠军的最高奖赏。现代奥运会的近几届举办国,也都曾帮助雕塑走进世人的视线,很抢镜,也抬升了雕塑的地位。奥运是雕塑家们认为可资利用的机运吗?

邹文:确切地说,我们很希望雕塑艺术能为奥运所用。在社会生活中,雕塑是很边缘的,但我们作为一个雕塑工作者,并不因此自卑。我相信雕塑艺术三维立体的特性,宜于通俗审美;户外公共场所展陈,是很好的公共传播工具。艺术的使命在于引领创新,更是理想的创新工具。既是工具,就该善用之。

记者:你自信奥运用得上雕塑这种“工具”?

邹文:我首先相信奥运本身是需要运行创新的。整体文化的可读性在于差异,即特色,奥运应该一届办得不同一届才能体现奥运自身的发展和主办国的文化色彩。中国办的奥运应折射中国文化的魅力,让奥林匹克精神效应最大化地传达给人类中的四分之一人口。一句话,奥运在中国的举办需要运行的创新。

记者:国际奥委会对奥运举办国有许多运行规范的约束,你不认为这是对“创新”的节制吗?况且,雕塑既然较为“边缘”,很难想象靠雕塑艺术能体现本届奥运的创新。

邹文:“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是第29届奥运的理念与特色,为国际奥委会所赞同。其中“人文奥运”尤能体现29届奥运的特色。在一个数千年文化古国的首都举办奥运,文化当然应该唱主角。事实上,奥运可分为赛期运行和非赛期运行。赛期运行仅不到一个月,非赛期运行则可长达8年之久,基本上全部工作都是在做文化。奥运之于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意义,更多地体现为一种鞭策力和凝聚力,在赛期到来之前,长期运行于文化的轨道。“人文奥运”等于广义的奥运。

记者:此前,奥运已经举办了25届(有3届停办不算),各国相互借鉴、互为影响,又受规划制约,非赛期运行几成套路。比如,需完成“标徽”、“口号”、“吉祥物”的征集设计与宣传的“规定动作”等,各国概莫能外。那么我们如何体现创新?

邹文:首先应该相信,发展中的奥运尽管一届比一届精彩,却从不意味着登峰造极,没有了再发展的空间和余地。我提出本项活动的策划案,就是因为分析出了第29届奥运在北京举办存在三个余地:一是在空间上存在向全国扩大的余地,奥运应该不局限在北京而应走向全国,走向国际;二是在时间上应有一项活动渐入高潮地深度持续3年,以伴随奥运准备工作的运行,应该体现后奥运的长效传播,为未来留下记忆和遗产;三是在社会心理空间要贴近群众,让尽量多的中国人都能感到奥运来到自己身边,让北京以外的人减少与奥运的疏离感,毕竟运动员两年以后才来,比赛没开始,大多数人并非体育迷。若要填补这三个余地,就得使用合适的工具、合适的方式。雕塑及其巡展正是较之歌星演唱会、奥运历史图片展、运动健将巡讲等更理想的工具和方式。

记者:你是否认为雕塑公共性很强,可于户外24小时全天候展出,而且按国际惯例,作者认可的11件之内的复制品均为原作,雕塑的观众就成为原作的现场观众?据我所知,本项活动的一个重要策划是沿途征求观众投票,以求把观众吸引进来。你们曾连续4年在全国的20多个(次)城市举办雕塑巡展,这算是必要的创新吗?

邹文:请你看美术史,找不到大规模的雕塑巡展。雕塑巡展很麻烦,但4年前我们敢为天下先,尝到了让人兴奋的成就感――受到城市欢迎,公众的欢迎,证明雕塑巡展可以切实有效地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奥林匹克精神所主张的,正是广泛的参与,普遍的共享,你真找不出比雕塑巡展来体现这一主张的更好的办法。所以在“雕塑”前加上“景观”这一主语,也是为了提示雕塑的公众所有权属关系,让观众有参与意见的主体意识。观众参观、投票,就是参与奥运,互动奥运。我们希望借此体现人文奥运的一大运行创新。

记者:从你的规划资料看,巡展采用了相关城市分担工作经费的机制,似乎如此便规避了奥运经费的很多制度性的两难处境。巡展的运输,作为一种流体广告,还会把奥运宣传搭乘在中国式的“大篷车”上。再来说说雕塑本身吧。它们同奥运结合,体现了哪些创新?

邹文:首先,征集作品时体现了过程的创新。从2005年8月8日北京奥组委正式向全球作新闻发布以来,此次活动即从“景观雕塑”的新角度扩大了奥运宣传。至少有100多个国家的雕塑家更了解了将在中国举办的奥运。评选时,奥运代表的国际化的公平竞赛规程和办法,也首次引入中国美术作品的大规模评选――无层级筛选,即采用了所有报名应征者均同时面对最终评选的方式,尽量避免新人新作被“基层”筛选忽视的情况。再有,全部巡展作品都设计了随声誉扩增而抬升附加值,以增大现实采用机率的文化产业功效,使它们埋伏了两种可能性:放大可为景观艺术,供奥运场馆或全国优良环境空间建设之用;缩小可做奥运纪念品和旅游纪念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