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当代儒学发展之趋势

2006-07-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周桂钿 我有话说

国际儒联近日举行小型专题座谈会,讨论当前儒学发展趋势问题。

参加会议的学者首先肯定现在儒学发展的形势大好,基本是健康的。

儒学要想真正热起来,所有研究儒学的学者都要努力做普及宣

传工作,将儒学传播到百姓那里,人人都会说几句《论语》和《孟子》中的话,还能在行动中贯彻儒学思想,弘扬儒家精神。同时,儒学也要提高与普及相结合。雅文化先影响知识分子,再通过他们影响全社会。我们现代社会有一个儒学复兴这样一个历史过程,怎么样提出一个不仅适合世人,而且让农、工、商各个阶层都能够认同的一个价值观。这就需要创新。

与会者指出,时代变了,儒学要发展,要创新。要温故知新,对传统典籍要作出新的阐释,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从儒学发展史看,儒学不断创新,才能流传到今天。过去,五四时代,重点批判儒学中的礼教,实际上,儒家的礼也分为体用两方面,就儒家礼学的体用分析,表现为中国传统社会中深受儒家学说影响的种种礼制、礼法、礼仪、礼俗之中,其中最根本的就是三纲五伦,这些礼之用都是具体的、随时变化的,而其体则是建立在差异基础上的秩序、和谐,这是具有永恒意义的,并不随具体的礼之用而变化。作为儒家礼学根本精神的差异性。儒家要建立的是一种差异性秩序。差异在同与不同之间,它不会走向绝对的同,也不会走向绝对的不同,而是追求在同与不同之间的一种感通状态,反对抽象的同一与隔绝不通这两个极端。儒学的差异论是解决诸存在者之间关系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模式和价值选择,它既是对中国传统社会生活实际的反思,也是一种要求使现实的社会关系秩序化、合理化的价值理想。这样一种差异思想有其永恒的意义。

从现实意义上讲,当代中国社会现实需要儒家礼学的重构。针对现代社会的伦理关系混乱、道德水平滑坡等现象,从维护政治稳定、建设和谐社会出发,提倡明礼诚信,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即明什么样的礼的问题,如果始终停留在“谢谢”、“您好”等表面性的礼仪上,则现代社会的礼仪、礼俗建设就很难深入。现代新礼建设不能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于它缺少礼学本应有的根本精神――差异性,对人与人、人与群之间的种种社会关系不能作出区别、规范。而中国传统儒家礼学在这方面既有普遍的差异秩序原则,又有丰富的现实经验,可以为我们的新礼乐建设提供借鉴。

我们肯定儒家礼学在现代社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但并不表明儒家礼学的差异性原则是抽象不变的永恒真理,更不意味着以之为指导思想的儒家礼制、礼仪等都是合理的。在当代社会里,儒家礼学的差异性原则在理论框架和实际应用上,都需要有新的诠释与发展。

学者们都发表了精彩的意见,有的学者认为,先秦儒家太注意个人自由主义的发展了,现代儒学还是要吸取宋代儒学的教训,把理学和心学结合起来。中国宋明也有这个经验,把这两点结合起来,比较有利于儒学以后的发展。有的学者认为儒学有两个传统:以思孟为代表的天人统和以荀子为代表的人天统。现在应该重视人天统,这也是儒学发展需要关注的趋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