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回家克林斯曼

2006-07-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华挺 我有话说

另一个“意大利之夏”

德国队回家了,克林斯曼回家了。他没有拿到去柏林的门票,而是回家乡斯图加特(三、四名决赛将在此进行)。

克林斯曼在德意大战前一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依然还会想念自己在意大利的日子,但是那已经太遥远了。对意大利最好的回报,就是在明天

的比赛中击败意大利队。”不知其“在意大利的日子”指的是他闯荡意甲的岁月,还是1990年的那个“意大利之夏”。回忆太美,印记太深。尽管克林斯曼在发布会上笑得很灿烂轻松,但半决赛打响后,他在场边却一改往常的绅士风度,时而手舞足蹈,时而暴跳如雷。

慢热、进球点多、后防坚固、神奇的布冯、开赛来一再的好运气,还有比他们的决赛对手多休息一天,再考虑到之前整个意大利足球陷入“电话门”丑闻后的所谓“哀兵必胜”,有理由相信,他们已是夺冠的大热门。德国队在意大利举起金杯,风水轮流转,这次应该轮到意大利人在对方首都欢庆胜利了!这是另一个“意大利之夏”,一个属于意大利的夏天!

格罗索依旧“伟大”

绝杀!“伟大的左后卫”格罗索依旧伟大。

就差2分钟,德国人就能把半决赛拖入他们擅长的点球大战,然而意大利人此刻突然发力,格罗索的入球将东道主挡在决赛大门之外。

两队踢得并不保守,德国队显示了比前几届杯赛更为细腻的脚法,意大利也不再一味龟缩在后场,连裁判也充分配合,很少吹哨和亮牌打断比赛,一场极具观赏价值的0:0。然而,在加时赛的最后两分钟,格罗索在禁区内接球后搓起一脚,皮球在空中掠过一道美妙的弧线,贴门柱内侧窜入网窝。“伟大的左后卫”再现和澳大利亚之战的最后一刻的神奇!那一刻,相信全意大利人都相信,不光是马尔蒂尼的灵魂附体,连上帝都站在他这一边。

“银狐”里皮确是老狐狸,从德阿之战看出了德国的软肋:体能不足――克林斯曼的阿喀流斯之踵。德国是压迫式打法,体能消耗大,所以他将两名前锋名额在踢完90分钟后才换上,等德国人跑不动时从容进攻。加时第一分钟,意大利已经明显加强攻势,两次击中门柱,德国后卫出脚明显慢了!这才有了后来的绝杀。

去?留?回家想清楚

当加时赛上半时波多尔斯基把与球门近在咫尺的皮球顶飞,克林斯曼抱头失望。他或许在想,如再回十年前,自己上场岂会让这样的机会溜走。

从世界杯前不被看好,到率领德国挺进4强,克林斯曼的执教能力已得到充分的肯定。积极的打法、流畅的配合、年轻人的出色表现,还有渐渐恢复的德国传统:团结、纪律、意志、信心,这些都让那些此前批评他的人改变了看法,贝肯鲍尔就是其中之一。在看台上目睹德国队遗憾告负的“足球皇帝”在接受采访时首先挽留克林斯曼:“我们信任他,球员们也信任他。我希望他能继续(执教国家队)。”

几天后,在斯图加特,德国队的小伙子在毫无压力下将力争季军,为世界杯之行划上一个相对完满的句号。他们应该还有一个目标,帮助队友克洛泽得到金靴――5个进球不保险,因为还有亨利。而少帅的任务就是为家乡人民回报一场精彩的足球――1974年,他就是从斯图加特青年队开始其足球生涯的。

在斯图加特附近的那个名叫波特朗的小镇上,有克林斯曼家的小面包店。不久的将来,他就能远离喧嚣,在自己的家里喝着妈妈泡的咖啡,嚼着最喜欢的面包圈,思考自己的未来。42岁,还年轻。是去?是留?在那里他才会想清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