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下乡,破解“看病难”(图)

2006-07-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徐可 耿建扩 蔺玉堂 我有话说

    6月26日,石家庄市一批新中国建立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在西柏坡纪念馆前接受免费健康体检。由市卫生局组织的此次活动共为1.5万名农村老党员进行了健康体检,免

收费用300多万元。体检之后,还将为老党员建立健康档案。本报记者徐可摄

     6月下旬的一个下午,记者头顶烈日来到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青同镇中心卫生院。这是市第六医院对口支援的农村卫生院。看惯了城里条件优越的大医院,这里陈旧的楼房多少令我们有点意外。可卫生院院长孟长海却乐呵呵地告诉我们:“现在的条件好多了。要不是市六院支援我们,我们卫生院早就关张了。”

近年来,石家庄市加大城市支援农村卫生工作力度,究竟取得了怎样的效果?一家濒临倒闭的卫生院,是怎样起死回生的?近日,记者怀着浓厚的兴趣上山下乡,对石家庄市对口支援农村卫生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访。

农村处处长的叙说――

“在市级卫生行政部门中,我们在全省最早成立了农村处,真正把农村作为全市卫生工作的重点来抓。我们扎实推进的‘医学专家大篷车’、‘千名医师下乡村’等活动,为缓解农民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进行着不断的探索。”

到了石家庄,听说卫生局居然还有一个农村处,而且还是全局第一大处,颇感吃惊。处长苏丽是一位年轻的女同志,介绍起农村卫生工作有条有理。

市卫生局农村处处长苏丽:“石家庄市共有23个县(市)区,人口927.3万,其中农村人口约占三分之二。由于投入不足、卫生人员技术水平低等多种原因,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相对落后,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比较突出。为了切实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着力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我们卫生局在全省卫生系统最早成立了农村处。

从1998年开始,我们连续8年选派市、县两级卫生技术人员下乡,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创新活动形式,连续推出了‘医学专家大篷车’、‘千名医师下乡村’等一系列举措。‘医学专家大篷车’活动共抽调9家医院的121名医学专家,利用农村大集的机会进行巡回义诊,为农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现场发放‘惠民卡’,成为农民的‘流动医院’。截至目前,‘大篷车’已经走遍了石家庄下辖的17个农村县(市)。在创新活动载体的同时,我们更加注重丰富活动内涵,具体做法概括为‘三送一请’。一是送医送药到田间地头、农民炕头,通过坐诊、巡诊等方式,为农民提供优质、实惠、安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二是送知识送技术,通过举办学术讲座、开展技术培训、疑难病例会诊等多种方式,对乡镇卫生院的卫生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三是赠送医疗设备,帮助基层卫生院完善硬件设施,改善就医条件,提高诊疗水平。四是请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到上级医院免费进修学习,千方百计为农村培养一支‘长驻的业务骨干队伍’。这样,‘送下去’与‘请上来’相结合,实现了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形成了城乡资源共享、医疗卫生事业共同发展的工作格局。”

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民疾苦有着深切了解,又经常带着城市医生往来于各个乡镇卫生院的石家庄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对对口支援工作作出了这样的概括――

市卫生局副局长刘国民:“人们都说农村缺医少药,到底缺什么样的‘医’?少什么样的‘药’?我们认为农民群众缺的是能给他们看好病的高水平的医生,少的是让他们买得起的质优价廉的药品。城市支援农村,就要为农民群众送去高水平的医生和质优价廉的药。”

市卫生局党委副书记赵春来:“我们下大力气搞好对口支援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可以概括为‘四个一批’:即派出一批医疗队,培训一批人才,稳定一批卫生院,惠及一批群众。现在看来,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我们还要把我们不懈努力的工作,交由基层卫生院和农民群众来检验。”

卫生院院长的喜悦――

“自从跟市里的大医院结成对子,我们的条件改善了,技术提高了,卫生院也‘活’了。”

按照协议,石家庄市第六医院承担了对口帮扶灵寿县青同镇中心卫生院的任务。2005年6月,当六院的领导和下乡医务人员来到这里时,这所卫生院已濒临瘫痪。

青同镇卫生院院长孟长海:“由于管理和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青同镇卫生院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逐渐衰落。卫生院多年来缺医少药,农民对卫生院失去了信任,本院职工也都没有了信心,有的自己干,有的去打工,职工从46名减少到6名。2005年9月我到这里任院长时,只有3名临床医生,全年纯收入只有3万元,人均月工资不足200元。”

面对这样一个瘫痪的卫生院,如何开展工作,又如何保证3年改变卫生院面貌?这是市六院领导和专家所面临的挑战!他们迎难而上,对卫生院的技术结构进行整合,确立以发展妇产科为重点,带动内科、外科、中医等科室发展的规划,强化功能配套检查。在设备物资上给予必要的支援。一名副院长现场办公,先后从市里拉来了桌椅、橱柜、病床和药品,接着又筹建起了化验室,一些检查项目渐渐开展起来。

   为扩大影响,让农民群众对卫生院重新认可,他们利用青同镇大集,开展大型义诊活动,16名专家在大集上一字排开,其中有三名院领导是从市里专门赶来的。一天时间义诊400多人次,接待咨询近千人次,发放宣传册2600册。义诊活动让当地农民看到了希望。

青同镇卫生院院长孟长海:“下乡专家每周举办学术专题讲座,和我们卫生院人员一起讨论病案,尽快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他们还为我们免费培训了妇产科医师和化验室技师,帮助我们搭建技术平台,形成特色优势。现在,农民群众生病再也不用跑到县医院了。

在市六院的帮助下,我们又千方百计筹资十多万元,添置了半自动分析仪、心电图机、B超、电动吸引器等设备器材,业务量猛增,卫生院呈现出勃勃生机。今年1-5月份卫生院收入达到7.5万元,超过往年全年的收入。特别是5月份,人均工资由原来200元增加到600元,有的大夫工资已超过1000元,这是多年来没有过的景象。我们这个瘫痪多年的基层医疗机构在一年时间内站了起来。这期间,市六院下乡人员的无私奉献精神感人肺腑:武德英大夫2005年6月份下乡,7月份父亲病故,料理完后事回到青同卫生院不到三天,母亲又突然离去。面对10天之内父母双亡的沉重打击,武大夫眼泪未干就重返工作岗位。杨会欣大夫帮助我们筹建化验室后,下乡期限届满,为了不影响卫生院的工作,不影响当地农民的情绪,她主动提出再延期三个月,直到我们卫生院能自主开展化验工作为止。

市六院已给我们吃下定心丸,帮扶工作刚刚开始,今后每年帮我们办几件实事,三年内让青同镇卫生院大翻身。”

井陉县吴家窑乡卫生院院长王海云:“我们与青同镇卫生院极其相似,经济状况很差。卫生院原来没有眼科,这里的眼病患者要么拖着不看,要么去县城或市里就诊。市四院下乡人员建议我们增设眼科门诊,用眼科的检查收入购进常用药品及器械,在不增加卫生院负担的情况下,不断拓展眼科业务。有了第四医院的大力支持,第二周我们的眼科就开诊了,半个月后成功实施了第一例眼科手术,结束了卫生院无条件开展无菌手术的历史,我们又增加新的诊疗项目十多个,卫生院的效益如今芝麻开花节节高。”

相关链接对口支援让一个个濒临倒闭的卫生院起死回生。经过不到三年的努力,全市标准化卫生院已有150多家。

     农村患者的感激――

“没想到能在家门口看上城里的大医生,病看好了,钱也省了。”

卫生下乡,最大的受益者是农民群众。过去有了病,一是看不起,二是看不了,小病扛着,大病拖着。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就能看上城里的大医生了,而且看病费用也降低了。各大医院下乡的专家们始终信守一个准则:卫生院条件简陋,检查设备缺乏,病人经济承受能力又低,所以在日常诊疗工作中要详细问诊,认真查体,精密思考,热情接待每一位病人,依靠经验技巧克服硬件上的不足,让农民群众在简单的条件下得到有效的治疗,既要解除病痛,又要节约费用。

无极县七汲镇农民刘同然:“俺经常肚子疼,去年开春到县医院一看,是子宫肌瘤,医生要俺住院做手术,可俺拿不起3000块的手术费,只好回家让村里医生将就着看。去年11月,市妇产医院的专家下乡到卫生院,俺听说后赶紧去看,妇产医院的张贺玲大夫和镇卫生院的田月英大夫一起为俺详细检查,又做了B超,她们说俺的病叫多发性子宫肌瘤,肚子里有十多个,最大的一个跟小馒头似的,必须做子宫全切除手术。手术前,俺看到她们又是讨论,又是做各种准备,忙个不停。她们知道俺家里困难,总是想着法为俺省钱,11月15日,俺的手术很顺利地做完了,总共才花了1000多块,花钱不多,病也好了。”

平山县岗南镇青年农民洪彦明:(个子不高,满面笑容,不时撩起衣服让记者看已经痊愈的伤口。)“我在山西太谷县打工时受了伤,腰椎骨折,在当地做完手术回家休养一年多了,需要二次手术取出里面的固定物。找到我们县医院,大夫说不是他们做的,情况不明,没有把握,让我回山西那家医院去做。但我家里日子挺紧,路又远,可怎么去呢?正发愁时,家门口岗南镇卫生院来了市第一医院的下乡专家。我走进卫生院试着问能不能在这里做手术,张立兴大夫了解了我家的困难情况后当即答应了我。张大夫的技术真好,原来人家还是研究生呢,专门下乡帮咱老百姓看病来了。做手术时,我听到张大夫还手把手地教徒弟呢。手术做完,我看到,取出的钢钉、螺丝、连杆等内固定物装满了一盘子。我庆幸碰到了这么好的医生。手术费才花了2000多块,在大医院可要花6000多块呀。病好了,身体壮了,我又说上对象了。原来村里都谣传俺腰有毛病,将来不能生孩子,谈了两个对象都吹了。”

相关链接:近三年,全市1009名下乡专家在农民群众的家门口诊治病人279974例,手术1536例,为农民群众节省医疗费用238.83万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