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成才导航

2006-07-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夏静 本报通讯员 张才刚 米浩 我有话说

“第二课堂”,是教室之外的课堂,是立足于实践的课堂,也是“象牙塔”与社会接轨的“桥梁”。在中南民族大学,作为“大学生成才导航工程”的重要部分,异彩纷呈的“第二课堂”为学生营造了又一片成长成才的新天地。

社团:第二课堂的“细胞”

今年,中南民大外语学院2002级学

生徐爽成功地拿到了英国巴斯大学同声传译专业录取通知书,成为该校2006年在中国内地7个被录取者中的第一人。

作为一名非口译专业的本科生,徐爽的成功与他大学四年的社团经历密不可分。他开心地说:“在英语协会的锻炼,为我提供了发展自己特长和兴趣的平台,也使我找准了事业追求的方向,让我找到了成才的另一片天地。”

刚进大学,徐爽就报名参加了“英语协会”,并积极投入到协会的每一次活动中。以社团为平台,他开始频繁地参加各种竞赛。大二上学期,徐爽参加了湖北省第十届翻译大赛,凭借扎实的功底和优异的表现,他获得了英语专业组的二等奖;随后,他又参加了湖北省首届口译大赛,同样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大三下学期,徐爽报名参加了湖北省第12届翻译大赛,获得专业组一等奖。

在中南民族大学,像“英语协会”这样的社团还有几十个。它们之中,有像“民族研究协会”这样的“研究性社团”;有像“剪纸艺术协会”这样的“兴趣爱好性社团”;还有像“未来管理者协会”这样的“实践性社团”……这些社团如同一个个“细胞”,构成了“第二课堂”这一“有机体”。每年4月份,学校定期组织“社团活动月”,给所有社团一个展示风采的机会。在学校积极管理和正确引导下,中南民族大学的校园社团逐渐走向了“专业化、品牌化、特色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竞赛:第二课堂的“催化剂”

在2004年中国电子商务大赛中,2001级信管专业学生张光宇以全省第2名的成绩代表湖北省参赛,夺得银奖,同时成为首批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认证的中国“电子商务师”。在谈到自己参赛的动力时,他介绍了一个名为“半熟部落”的学生网站,对于非电子商务专业的他来说,这就是他的第二课堂。他说:“在这里,我所获得的不仅是实际开发运作网站的技能和经验,更重要是的我学会了一种团队协作的精神和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

2004年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南民大学生团队获银奖1个,铜奖2个,被授予“全国校级优秀组织奖”;2004年武汉市高校文艺调演,获金奖2个、银奖3个、铜奖1个;2005年湖北省新青年小说大赛,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3个;2005年大学生戏剧节,学生自编自导的作品《北平深秋》获得二等奖;2005年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吴晨迪同学获得三等奖,是湖北地区唯一获奖选手……

各种各样的竞赛是“第二课堂”成长的“催化剂”。通过竞赛,社团成员找到了实现自我的途径,也肯定了社团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同时进一步拓展了社团的发展空间。一位正在积极准备组队参加“挑战杯”的同学说:“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确实是一个锻炼能力、促进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途径。在长期的工作中,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后,这让大家学会了更全面地考虑问题,同时也极大限度的锻炼了队员们的意志和韧性。”

实践:通向社会的“桥梁”

“第二课堂”立足于实践。这就为广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吴晨迪同学说:“我不是英语专业的学生,但学校给我提供了很多学习英语的平台。广播台的工作量很大,从编稿、翻译到选音乐、播音,全得靠自己,一般在节目播出前,得花一天半的时间准备。虽然很累,但很开心,因为是在做自己热爱的事情,而且实践活动给了自己很大的锻炼。”丰富的实践经验赋予了她勇气和能力,大一时,吴晨迪就主持过接待威斯康星大学来访者的晚会。

在谈到自己的求职经历时,今年成功签约新华社内蒙古分社的2002级新闻专业毕业生张丽娜说:“穿行于学校的一、二课堂之间,自由和梦想的空间才真的感到切实而不空乏,第二课堂实现了我的梦想。”大学四年里,凭着对新闻的无比热爱,她几乎跑遍了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为校内外的各大媒体采写了大量的稿件,成为同学们眼中公认的校园“写手”。在学校的支持下,张丽娜创办了中南民大历史上第一本校园杂志《大学四年》。经过两年的发展,该杂志已成为武汉高校中一份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学生刊物。

在实现课内理论和课外实践有效结合和转化的过程中,“第二课堂”无疑为广大学生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第一课堂”的专业理论知识通过“第二课堂”延伸到生活,延伸到社会,帮助学生构建更加完善、更加实用的知识体系。学校党委副书记徐柏才说:“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而‘第二课堂’正是课内教学的有力补充,是学生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的主要渠道,更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