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长征第一路的勃勃生机

2006-07-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冯蕾 我有话说
开栏的话

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创造的一个伟大奇迹,是中国共产党85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中最惊心动魄、最感人肺腑的壮丽诗篇。从今天开始至8月13日,本报和10余家中央新闻媒体记者组成的采访团重新踏上红

军走过的长征路。他们将通过第一线的现场记录,带领读者走过瑞金、兴国、井冈山、遵义、安顺场、会宁、平凉、延安、安塞……;他们将以红军长征沿线公路交通的变化为着眼点,追忆红军足迹,感受巨大变迁。

2006年7月28日,从瑞金市驱车半小时,便到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内务人民委员部交通管理局旧址。土色的墙壁,斑驳的青瓦,把记忆拉回到七十年前的峥嵘岁月。94岁的老红军刘家祁身着当年的军装,在今天记者团出征的旗帜上写下深情的寄语。“长征路上看交通”活动的启动仪式便以这土色的高墙和鲜红的旗帜为背景拉开了序幕。

从这里行车二十分钟,便到了长征第一路――云万公路。这条公路宽5米,长二十余公里。道路两旁,树木郁郁葱葱,响亮的蝉鸣让夏日的赣南充满生气。

在云万公路沿线,记者来到沿坝村,见到了村民赖九发,42岁的他是红军的后代。“我爷爷当年参加了长征,离开家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赖九发戴着一顶黄色的庄稼人的草帽说。然而,年收入十几万元的他已不再是普通的庄稼汉。他的改变与一条路有关。

赖九发说,他原来是云石山乡人民政府聘的社办干部,住云石山乡帮坑村,家庭成员5人,主要收入靠乡政府发的工资。云万公路修通后,水泥路通到了他家门口,交通变得十分便利。他便辞去了乡政府的工作,回到家里承包了屋后的山地,自办果园,种植了60多亩脐橙,去年仅脐橙收入就达到3万多元。今年他又扩大了脐橙的种植面积,达到将近200亩,预计年底脐橙收入10万元以上。他感慨地说,以前早想承包屋后山地,但那个时候,从国道上果园的路全是泥沙路,下雨天泥能没到膝盖。从国道上果园有八公里长,肥料、农具都要肩挑背扛,自己扛不动,花钱请人来回扛三次,一天要付二十多元钱,如果按照现在60亩的面积,光给别人的运输费就得花上三千。“现在路通了,从香港、澳门来的车直接开到果园,直接下单子。”赖九发高兴地说,“现在,一天能来好几个单子。去年2月份,家里盖上了钢筋混凝土的小楼,三层的。”

离这里不远,记者遇到了当地的运输户宋晓东。

宋晓东30岁出头,他从事石灰和建筑材料的运输。“云万路没修好时,路况很差,开车很费油,车的损耗也很大,一年损耗的费用超过1万元,路修好后,家里马上换了一辆六轮运输车,从工地到县城,运输时间可以节约一两个小时,现在光跑运输,一年能挣五万多元。”宋晓东说。

在云万公路沿线,群众纷纷谈起自己的切身感受。他们说,过去村里路不好,卫生也讲究不起来。现在路修好了,村里人也开始穿上锃亮的皮鞋;过去下雨下雪出不了村,只好在家里喝酒、赌博,现在下雨下雪丝毫不影响外出做生意;过去是骑自行车,现在家家户户买了摩托车,有的还买了小车;过去只见老表们进城逛世界,现在城里人也开始上山下乡感受农村风貌,体验“农家乐”。

瑞金市交通局局长刘立文告诉记者,2003年,交通部将云万公路改造列为革命老区项目,安排了602万元改造资金,江西省政府安排了500万元配套资金,赣州市政府也配套了200万元资金。云万公路按三级公路标准改造,路基宽度7.5米,工程总投资2200万元。2004年云万公路竣工通车。这条路成为瑞金市第一条达到三级公路标准的县乡公路,也使瑞金最后一个未通水泥路的乡――万田乡实现了通水泥路。

一位村民在写给瑞金市交通局的感谢信中说:“平坦的水泥路就像一座丰碑立在百姓心中,让我们看到党和政府建设新农村的决心,使我们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倍增信心。”

用瑞金市副市长邱俭云的话来说:“铺下的是路,树起的是碑,连接的是心,通达的是富。”

如今,一条条昔日的“摇篮路”变成了水泥路,一条条当年屡烂屡补的“永修路”铺成了平坦如纸的“致富路”。从羊肠小道到砂石公路,再到硬化的水泥公路,岂止是路的形态在改变?与此相伴,农民的思想活跃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活方式进步了,人民群众更开心!

背景链接

历史记忆:1934年10月10日,中央军委作出战略转移的决定,苏区中央党政军首脑机关撤离瑞金,告别留守的战友和父老乡亲,沿着云石山―万田的羊肠小路(云万公路)向于都进发,开始了闻名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云石山―万田公路起于长征第一山(云石山),终至万田乡,全长26.37公里,也被称为长征第一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