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个人的“非物质”文化调查

2006-08-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暮冬 我有话说

    中国传统的印染技艺有所谓的“四缬”之说――夹缬、蜡缬、绞缬、灰缬,即今天所说的夹染、蜡染、扎染、蓝印花布。其中夹缬在唐代盛极一时,以后渐衰,到明清便如凤毛麟角,渐不为人所知。近代学者提及

夹缬,常将其与灰缬(蓝印花布)混为一谈,已难明其详。它只在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和日本的正仓院被当做国宝供奉起来。

该书作者张琴是位认真的人,为了弄清楚中国夹缬的最后使用地域究竟在哪里,价值到底有多大,不仅花5年多的时间跑了许多地方,还因此3次丢了工作。在这场一个人的“非物质”文化调查里,作者解决了立题时的几大疑问,同时又以蓝夹缬为核心,旁及到蓝夹缬文化圈内的靛农、牙郎、雕版人、印染匠等社会生产链,连同他们的技艺传承、谱系、家族兴衰以及与周边社会经济变革的关系等等,将其一一爬梳,条分缕析,为我们展现了蓝夹缬技艺在社会发展中的演进全景。

不过,书中更为重要的发现,是作者从蓝夹缬的纹样中挖掘出来的乡土精神文化形态。以前在浙南民间,蓝夹缬一直是婚嫁的必备用品,但对于蓝夹缬的纹样,已几乎无人认识。国外学者对于蓝夹缬纹样的解释,也一直停留在“中国民间有重男轻女的习惯,所以夹缬上印着的都是男孩子”这样的层面。2003年11月底在浙江南部一个偏僻的山村,作者看到了一块纹样是昆曲《白兔记》的蓝夹缬,从此,蓝夹缬的纹样之谜开始被破解。

在反复琢磨了近2000条蓝夹缬之后,作者终于发现,蓝夹缬的纹样基本上取材于永昆,即昆曲家族里的“草昆”。在此基础上,作者对蓝夹缬的流传史作了分期判断――依据具体的纹饰内容,从地域的空间流布,到前后历史的时间传递,勾勒出七大阶段。作者发现,这七大阶段的题材转变,正是社会现实的变迁在这个小小区域的反映之一。从世情到人情,作者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尚存于现实的民生画卷,是苦是乐,还是悲喜交集,当由读者去体会了。

不过,作者并未就此停步。从永昆戏文入手,作者开始寻访当年的戏班和演员,从硕果仅存的老艺人身上,又揭开了名不见经传的社会常民和草台班子的昔日生活全景。

由此,这本书已不限于工艺或民间工艺本体的研究,而把蓝夹缬的物质文化形态整合,交叉到其生成演进的社会各相关层面,从而把蓝夹缬的研究课题从一般性的民间工艺层面拓宽到丰富的人文社会生活中,使蓝夹缬从一幅被面成为认识流传地民间文化圈的标志。

图为打破对称结构的蓝夹缬“叙事施”期纹样。选自《中国蓝夹缬》

                 《中国蓝夹缬》 张琴著 学苑出版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