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2006-08-07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和吸收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把我们党的发展思想精华进一步上升为科学发展观,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才能不断开拓新局面。

影响一个国家发展快慢、好坏的因素很多,就发展的范畴来说,有发展机遇、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模式、发展条件、发展道路等,这是发展链条上相互联系的不同环节,各有各的地位和作用。其中,发展道路即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尤为重要。判断一个国家的发展是否成功,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看它是否经过长期探索找到了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发展道路。这已是当今国际社会的共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又有了新认识。这条发展道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为基础,如果用简明的语言来表述,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改革发展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怎样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们党经历了一个探索的过程。毛泽东坚持社会主义社会是有矛盾的社会,批评苏联学术界长期居统治地位的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无冲突论”的形而上学观点。他坚持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认为它们之间又相适应又相矛盾。这比斯大林的“完全适应”观点,前进了一大步。但是,对“又相矛盾”是什么,一直没有找准,因而生产力长期解放不出来。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找到了“又相矛盾”的症结,这就是体制,也就是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由于长期不改革已经僵化,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他把社会主义制度分为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认为基本制度是好的,必须坚持;但是,体现基本制度的具体制度即体制有弊端,必须改革。这一区分,具有重大意义。如不区分,把二者混同,要么不改革,僵化的体制继续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要么改革,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也改掉。原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走的就是后一条道路。邓小平从二战后实行现代市场经济的国家生产力发展都比较迅速中获得启发,经过深入研究认识到,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资本主义可以有计划,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市场,从而打破了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观念,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科学论断。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继续深化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实践证明,“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从第二个层次即体制上解放生产力。没有这个层次的解放生产力,我国20多年的改革就不会有这么快的发展。

开放发展

我国是一个大国,发展必须奠定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但是,自力更生不等于关起门来搞建设。在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和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任何国家,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不可能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下求发展。我国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这就更需要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努力吸收世界文明成果。我国对外开放的一个亮点,是创立经济特区。特区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四个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到目前为止,外商在我国投资总额已达到6000亿美元以上。从改革开放特别是我们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不断扩大外经外贸,2005年进出口总额已超过1.4万亿美元,是1978年的68倍。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积极吸收人类文明成果,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当然,对西方糟粕的东西,我们应剔除,绝对不能学。中国坚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坚持在平等、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经贸关系,是合作与发展。开放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科学发展

现在,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面对时代重大课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深刻洞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客观实际,科学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我们更加注重协调发展,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时代进步的要求,体现了实践发展的需要,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丰富内涵,从而切实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实施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掀起了两大潮流,一是改革潮流,一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科技革命潮流。这两个潮流从体制和生产力两个层面推动世界急剧变化,极大地改变了社会面貌和人类生活。在当代,“科学―技术―生产”的周期日益缩短,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特别是在“两弹一星”、航天技术等尖端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但是,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这不仅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影响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面对这种形势和挑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并以此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发展科技离不开教育。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培养人才,没有人才是搞不好建设的。当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智力开发,增加智力投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八个字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教育重要性的深刻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猛。但是,在教育中“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以考试成绩论高低和学生中“高分低能”的现象比较严重。为此,应当把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增强民族创造能力和培养创新型人才上来。

稳定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社会稳定。我国正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在体制转轨过程中,社会结构的变化、利益关系的调整、思想观念的碰撞,是不可避免的,从而也增加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邓小平指出:“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在动乱中取得重大成就的;反之,凡是发展快的国家无不得益于社会的稳定。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需要抓住如下几个重要环节。一是政策要有连续性。政策不能朝令夕改,否则人们就会无所适从,导致思想混乱和社会不稳。二是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改革进一步促进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是通过深化改革促进更大发展。发展,反过来促进改革,它又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稳定,是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任何时候都应注意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群众的可承受程度。三是要坚持社会公平。在改革中,出现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但差距不能过大,否则将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四是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政治稳定的根本保证。四项基本原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着眼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社会和怎么样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前提。

和平发展

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也就是要有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平与发展是不可分割的,没有和平的国际环境就不可能有大规模的建设与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周恩来为我国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那时,我们希望通过和平的外交政策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上世纪70年代中期后,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战争与革命转化为和平与发展。邓小平敏锐地洞察到这一世界主题的转换,不失时机地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和平与发展的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大战略选择。经过20多年的大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已成为世人关注的国家。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关心中国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中国在发展方法和途径方面,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对各国平等相待、友好合作,积极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同与尊重。

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说的是发展的内容和目标。我们党在实践中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入,从两个文明建设和三个文明建设,到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四位一体”的建设思路,拓展和深化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经济建设,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人口结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政治建设,主要是发展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特别是搞好基层民主和党内民主;改革政治体制,使权力结构合理化,便于对权力制约和监督;加强法制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文化建设,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加强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社会建设,主要是促进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一个与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经济结构,在这个经济结构上竖立起来的政治的法律的上层建筑,以及与这些经济、政治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确立,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它对我们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是发展的实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非常重视人和人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第二章的结尾中这样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后来人们把这段话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1894年意大利友人卡内帕给恩格斯写信,请他用最简捷的语言说明未来社会的本质特征。恩格斯回答他,就是《共产党宣言》中关于“自由人联合体”这段话,此外,再找不到合适的语言了。以后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这些思想遭到误解和曲解,一个时期“人”、“人性”、“人道”、“人道主义”几乎成为“禁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重新恢复了人是最高价值目标。江泽民同志提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要脚踏实地地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所谓人的全面发展,现阶段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把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到重要的位置。“本”就是事物的本源或根基,“以人为本”就是把人的发展作为根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灵魂,也是发展的实质,它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转变。这就是说,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社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人的发展。我们所讲的以人为本与我国历史上的民本主义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不同。民本主义是以民权反对皇权,人本主义是以人权反对神权(君权神授)。我们所讲的以人为本,针对的是传统的发展观,其科学内涵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人对物,即不能只见物不见人,把发展仅看成是经济快速运行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更重要的是满足人们的需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其二是民对官,要摆正社会主人和社会公仆的关系,真正实现领导、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变“官本位”为“民本位”。总起来说,就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当前,我们要十分重视社会公平问题,要把着力点放在关心和帮助困难群众身上,从“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认识高度来重视亲民爱民问题,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实践价值。

上述七个方面,是经过长期探索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条发展道路,有力地保证和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力地保证和推动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有力地保证和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向科学发展轨道转变和又快又好地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和精华。坚持走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发展道路,我们就能不断开拓新局面,取得新胜利。

(执笔:赵曜)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